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时.指出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重复建设的倾向。一时间,新能源是否出现“过剩”的讨论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投资》2009,(11):9-10
风电设备产业突然变得很尴尬。发展短短两年,它却已成为政府宏观调控防止产能过剩的焦点之一。10月19曰,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指出.国家下一步将风电设备、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等六行业确定为下一步抑制产能过剩宏调和政策引导的重点。熊必琳是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就《抑制部门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3.
与2009年上半年举国上下推崇新能源的态势相反,自从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风电、太阳能、多晶硅等新能源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和产能过剩,强调产能过剩行业不得放宽审批。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新能源过剩,对新能源报道的方向有很大的转弯,使得目前新能源项目的审批、银行贷款等手续趋紧。  相似文献   

4.
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近日表示,目前国家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工业增速稳中趋升,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情况有所缓解,产业发展总体向好。  相似文献   

5.
重复建设一直是一个困扰我国现实经济活动、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但目前国内政策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对于重复建设的理解存在诸多误区,对重复建设程度及其合理性的评价缺乏科学的体系,而产能过剩、过度竞争也经常作为重复建设的替代概念而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重复建设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与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是不同的概念;重复建设的本质是行政性的,治理重复建设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和完善市场体制,即通过制度创新改变和约束政府行为,实现真正的政企分离;不宜将重复建设分为市场性重复建设和行政性重复建设;重复建设可能与投资不足共存;重复建设不一定都是不舍理的,高水平重复建设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不能简单根据产能利用率以及区域静态比较优势来衡量重复建设的合理性,而应该从长期和动态的视角去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6.
在SCP分析框架下以连锁经营业数据为例分析了中国零售业发展状况,认为:零售市场的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态势并不明显,企业需要通过积极打造差异化战略,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等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政府则要注重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规范行业准入制度,克服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具有重大且长远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以江苏光伏产业为例,根据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理论,在分析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判定当前江苏光伏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并分析了其产能过剩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化解江苏光伏产业乃至其他行业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把握河北省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整体情况,利用可变成本函数测算了河北省19个制造业行业2001年—2012年的产能过剩指数。进而,对河北产能过剩的外部市场成因进行实证检验,估计了外需波动对河北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从整体估计结果看,外需波动并不能显著地解释河北产能过剩;从分行业结果看,垄断性行业的外需减弱对其产能过剩有加剧效应,非垄断行业的外需减弱对其产能过剩有减缓效应。因此,河北要想借助外部市场来消化过剩产能,首先应控制无序的制造业兼并扩张,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以良好的制度环境确保企业的高效率出口。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在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地控制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银行业不良资产增多等因素有极大的帮助,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船舶等多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那么,如何有效抑制产能过剩,尤其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税收政策手段,实现去产能化目标,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了"产能过剩"问题,并提出,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2013年1月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会议也强调"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梳理了产能的概念、产能过剩的概念、产能过剩的表现形式与后果、产能过剩的产生原因与治理对策等问题。构建产能概念的三个层次,包括微观产能、中观产能和宏观产能,并分析产能过剩的三种定义,提出把产能过剩后果分为三个级别,认为产能过剩后果是确定我国产能过剩量化判断标准的着眼点。从而总结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以期为深化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话外音     
《中国科技投资》2013,(25):36-36,38
在中国,重化行业、钢铁、汽车等人的制造业,并不适合让小企业做。像水泥、钢铁等行业,都是磨资产投资产业,同时占有很多资源。这种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即使是减毯化发展,也应该理性、柯序。工业发达国家也都曾经历过产能过剩阶段,它们解决的方法也是由大企业进行重组,使整个行业退而有序。  相似文献   

13.
热点与重点并存:新兴产业并购与传统产业整合同步进行2013年年初,工信部等十二部委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支持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九大行业的兼并重组: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强调依靠市场力量重点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并且提出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高技术项目盲目重复建设可能带来的后患做了分析,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提出了治理高技术项目盲目重复建设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改革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从企业治理这一市场化机制视角探索解决产能过剩的新途径,研究发现:良好的企业治理架构能够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企业投资和决策效率,进而通过减少投资失误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缓解产能过剩.进一步地,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地级市共11211家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治理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验证其理论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分权、薪酬激励及管理层更替等市场化治理机制有利于提升产能利用率,这一结论在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和排除一系列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依然稳健;(2)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主要通过促进市场扩张和增加创新两个途径实现;(3)在非国有企业、政企关系较弱的企业以及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中,企业治理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更突出.研究表明,通过市场化机制,即强化企业治理,可有效缓解产能过剩.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铝加工业的发展现状从产能产量、投资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与世界铝加工业强国的差距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目前铝加工业中的主要问题所在,对我国未来几年铝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实行精细化生产、加强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将是我国铝加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指明随着铝加工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产能过剩的风险也正在逐步加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  相似文献   

17.
当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业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产能过剩不仅会造成巨大浪费,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因此,压缩产能过剩行业、推进结构调整就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8.
受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增速放缓、压减过剩产能、市场变化、资源环境约束等叠加因素影响,河北省产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后期、重化工业特征突出、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主导产业集中度和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沿海和环首都优势未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少,化解过剩产能形势复杂,急需遵循"化解、调整、升级、优化"原则破解难题,通过建立转型升级试验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八条路径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多个工业行业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在总结传统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测度产能利用率的新方法:经SFA调整的DEA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弥补DEA法的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忽略。然后,利用这种新方法测度了2006—2016年不同所有制下我国工业中34种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结果显示,无论是工业整体,还是在34个工业行业中,国有控股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私营、外资和中国港澳台资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这表明,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是一种体制性产能过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证了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发现预算软约束、国家资本金占比、投资比重等显著正影响着我国的产能过剩,而出口对我国产能过剩的程度产生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遏制铁合金行业、电解金属锰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范行业发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和《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进行了修订,并将《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和《电解金属锰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