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选择2012—2017年沪深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财务报表重述和审计意见两个方面衡量审计风险,并从关联交易行为、次数与规模三个层面对关联方交易进行解释,实证检验了关联方交易在审计风险中的作用与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关联方交易与审计风险之间显著正相关;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则能显著削弱关联方交易对审计风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审计模式具有审计理念的先进性、审计程序的动态性、审计取证的智能化以及审计成果的有效性等技术特征.大数据审计模式在关联方交易审计中的应用流程包括:关联方交易的风险识别和总体策略、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具体审计计划、关联方交易的控制测试、关联方交易的实质性程序、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沟通、关联方交易审计的意见形成,其相应运行...  相似文献   

3.
审计风险的控制和规避是审计业界一个倍受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审计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风险。文章通过概述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风险,分析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风险,针对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风险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约束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加大违规惩处力度以及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规范、合规的关联方交易是集团型企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特有的交易形式,但是在部分企业中、特别是上市公司将关联方交易作为一种粉饰、调节财务数据的方法和途径,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关联方交易普遍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从而使得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也随之升高。为提高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本文介绍了关联方交易审计的概念、风险及内容,围绕相关审计准则和理论,分析和总结了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较为具体的完善对策,旨在为事务所及审计人员提供优化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方法的思路,防控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进而提升整个资本市场的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关联方交易以及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指出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难点,并深入分析了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各种风险,提出了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期对审计人员降低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关联方及其交易作为潜在的舞弊风险领域,一直是监管者关注和风险提示的重点。关联方交易舞弊风险因素具有多样性,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审计能够揭示和防范关联方交易舞弊风险。本文以紫鑫药业2010年涉嫌虚假财务报告案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揭示其问题和事实真相。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机在于提升股价,实现解禁套现最大化之目的,而内部控制缺陷和审计失职为关联方交易舞弊提供了机会。对此,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完善内部控制尤其是高管诚信守法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监管者应进一步加大会计准则、内控规范和审计准则等执行的监管力度,维护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7.
一、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风险的构成 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风险是指关联方关系、关联方交易、关联方的定价政策的披露及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核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种审计  相似文献   

8.
赵振智  黄静 《财会月刊》2012,(20):54-56
本文分析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成因以及关联方交易审计的程序等,并就如何防范与降低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刍议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并成为上市公司粉饰其会计报表、操纵利润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不仅有害于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也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如何识别非公允的关联方交易,以及如何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关联方交易的动机、类型出发,分析关联方交易审计的特点,提出加强关联交易审计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康均  许辉 《财会月刊》2005,(12):42-43
一、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特征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是指,在对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事项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未能察觉出对财务报告具有重大影响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存在重大的错报、漏报情况,从而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相对于其他项目的审计风险而言,它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关联方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是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调节利润的常用手段。注册会计师必须谨慎地识别非公允关联方交易,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方交易的识别与审计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财会月刊》2006,(9):54-55
关联方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是上市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调节利润的常用手段。注册会计师必须谨慎地识别非公允关联方交易,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关联方交易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均大于一般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稍有疏忽便有可能被指控有重大过失。因此,审计人员对关联方交易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然而,关联方交易也有其一定的共性和重点,关联方关系的存在是关联交易的前提。通过关联方交易操纵盈余可能实现以下目的:例如,通过非公允交易价格来转移利润,由此存在纳税违规及侵犯小股东利益的风险,也存在政策上的风险(如指标的实现);还有可能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或者侵占资产来逃避债务,存在法律追偿和工商地位合法性与否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针对控股股东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效频发问题,分析相关案例发现,关联方关系识别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基于公司经营数据及社会大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构建审计对象关系网络,有助于揭示潜在关联方关系。本文将交易作为节点引入社会网络,使得关联方交易背后的社会关系呈现出特有的闭环现象,为关联方关系的辨识提供了直观判定依据,并从大数据收集、社会网络建模原则、关联方关系审计流程等角度介绍方法的实践路径。基于胜通集团的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有助于丰富大数据审计手段,拓宽证据采集渠道,多视角审核和发现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5.
注册会计师审计关联方及其交易是为了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是否真实存在、记录是否适当、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注册会计师应实施专门审计,识别有关交易是否为关联方交易,在此基础上检查关联方交易。  相似文献   

16.
郑玉刚  龙成长 《企业经济》2005,(12):149-150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与其关联企业间不合法、虚构或隐匿的关联交易大量存在,由此给注册会计师审计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本文试从关联方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从确定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查关联交易的性质及金额是否合理合规、评判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三个方面给出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关联方交易的审计目的和范围对于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有特殊的披露要求,并规定了在某地情况下的特殊会计处理。注册会计师之所以很注意关联方的交易是因为:①在关联方交易中可能包含了不寻常的低价和其他优厚条件,而影响其他人的利益;②管理当局也可能蓄意安排关联者交易以虚列会计报表。因而,关联方交易审计显得异常重要。1、关联方交易审计的目标。①确定所有已进行会计记录的关联方交易在会计期间内是否已发生;②确定所有应列示于会计报表中的关联方交易和事项是否均已列入;③确定关联方交易的交易价格是否公平、合理;④确…  相似文献   

18.
关联方交易审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永红 《财会月刊》2003,(11):62-63
由于关联方企业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关联方交易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由于个别企业集团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以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因此,关联方交易审计是审计人员在年终会计报表审计中关注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如何搞好关联方交易的审计?笔者认为,应以会计账簿为基础,拓宽审计思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审计内容入手:  相似文献   

19.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不单单是一种新的审计理念,更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立足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及审计计划,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本文认为,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应重点评估管理层串通舞弊带来的风险、战略经营风险、关联方交易带来的风险以及业务循环中的操作风险等。  相似文献   

20.
浅析关联方交易审计康德彬,何亮,段勤勇关联方交易审计在国外深受重视,并且由来已久。在我国,关联方交易受人关注还是近两年的事,财政部1997年初颁布了关联方交易会计准则,为关联方交易审计提供了依据。美国《财务会计标准说明》第57辑“揭露关联业务”中对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