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击“泛珠三角”一词,已成为近期经济新闻中颇为引人瞩目的热点,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来自九省区领导和港、澳行政长官共同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领域涉及基础设施、交  相似文献   

2.
罗兵  张岳恒 《特区经济》2005,(11):17-18
一、“独立(单独)财税管辖区”的概念及其特点 200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正式提出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2004年6月,经中央批准,由广东省具体承办的以“合作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于2004牟6月成功举办,在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9+2”各方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框架协议》规定了合作的宗旨、合作原则、合作要求、合作领域、合作机制、论坛安排等事项。经过10年多的时间,“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大大向前发展了。  相似文献   

3.
《重庆经济》2010,(4):60-63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背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种种挑战,不同经济体之间如何抱团应对、共克时艰,成为“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合作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回顾总结“十一五”期区域经济合作经验,分析研究“十二”期面临的新形势,谋划“十二五”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思路,对重庆市加强区域合作、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区域合作组织,经过成员国共同的努力和发展,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多级化的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对该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有限理性和复制动态假设,构建了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演化稳定点,研究了参与人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及相互之间的变动关系,这将为各成员国在各领域的深化合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散长剑 《特区经济》2008,(2):173-174
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江西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途径。江西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使其能够尝试不同类型的区域合作,但江西目前在参与区域合作中存在不少战略性的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6.
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领导在广州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9+2”泛珠三角正式建立,推动了泛珠三角经济合作。而旅游合作与开发,是泛珠三角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并达成了一致协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指出: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9省两特别行政区的区域合作全面启动。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以及两个特别行政区与东南亚有着传统的经济联系。随着区域经济及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双方在直接投资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有了新的契机和  相似文献   

8.
刘又堂 《科技和产业》2007,7(12):36-37,5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最时髦的话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西提出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在全面介绍泛北部湾区域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内容,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大海 《珠江经济》2004,(8):16-19
备受瞩目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的揭幕,标志着中国至今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工程正式启动。自从去年7月广东提出这个构想后,九省区和港澳的行政首长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中央鼓励积极探索,国家有关部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出席论坛的这些区域的首脑,对于发挥各自优势,务实推进合作,共同打造泛珠三角经济区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0.
6月1日至3日,由内地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9 2)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企业界、学术界知名人士,与“9 2”政府领导人一道,围绕“合作发展,共创未来”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和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9 2”政府领导人共同在广州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