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境内的黄河干流上,是一座综合性水利工程,其主要任务为灌溉和发电。枢纽建成后,可使卫宁灌区无坝引水变为有坝引水,为节水改造创造条件。枢纽为低水头径流式电站,有河床电站和渠首电站,泄洪闸为开敞式驼峰堰,明渠导流。  相似文献   

2.
1工程规模及综合利用效益满拉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境内的年楚河上,坝址距江孜县城28km,距日喀则市113km,是年楚河流域一座大型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以灌溉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1.55×108m3,工程...  相似文献   

3.
黄河口滨海区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口与近海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响应的非线性和不连续性,以及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多源性、开放性、耗散性和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以水位、流量、含沙量、叶绿素浓度为输入变量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对黄河口滨海区典型年份生态最小需水量的成功预测。  相似文献   

4.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边坡治理要求兼顾工程安全与生态建设.本文结合该工程根据不同形式生态护坡的适用性与技术要求,针对边坡实际地质情况采用了合理的生态护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介绍了水布垭水利枢纽的布置方案研究过程与最终的枢纽布置方案.根据水布垭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在枢纽布置总格局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左岸布置溢洪道和导流隧洞,右岸布置地下电站厂房与放空洞的枢纽布置格局;通过坝轴线的比较,大坝布置在水布垭峡谷河段偏上游位置更有利于其它主要建筑物的布置与调整;通过大量的方案比较论证,水布垭枢纽布置为: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布置台阶式窄缝挑流消能溢洪道、右岸布置引水地下电站与放空洞.  相似文献   

6.
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工程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来峡水利枢纽建成并运行后,在自然规律、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江河动植物等4个指标方面产生了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综合评价认为,正面效应多,负面效应较少。正面效应主要体现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水环境等;负面效应主要反映在自然规律的变化和部分江河鱼类影响等。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可以减轻或消除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是以灌溉、发电为主,兼有生态用水的骨干水利工程,也是国家西部开发重点工程之一。重点介绍了枢纽布置、结构措施、工程措施、坝基防渗处理、观测设计、施工总布置和科学试验与研究等各项优化设计。工程设计和优化对工程质量、投资和施工工期控制等均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效益,需开展水利枢纽工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研究。以2020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指南》框架为参考,借鉴有关标准规范和研究成果,对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产品价值进行了GEP核算,构建了反映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的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规划,进行潜力生态产品价值的GEP核算。核算出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现有生态产品价值为1 064.72亿元,对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探讨,有助于水利枢纽工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10.
南山水利枢纽由高山蓄水、引水、抽水系统,一级电站、二级电站组成,总装机容量72MW,总水头1110m.该工程具有落差大的主导优势(1m3水可获取电能2.26kW·h).通过采用蓄、引、抽并举的集水方式,在丰水季(3~8月)充分利用水库群空库蓄水,在水库蓄满的条件下,以余水发电;在枯水季(9~次年2月)则以放水库水量、天然来水量及抽水量发电,形成以枯水电能为主的年反调节调度,充分发挥高水头电站的自然优势.本文对南山水利枢纽工程的总体设计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关于黄河河口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黄河河口流路安排、河口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河口流路安排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河口地区防洪、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长期固定人海流路不利于保障河口和下游防洪安全、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解决途径是有计划地使人海流路摆动。来水来沙量的减少、河口附近海域条件相对较好、人类已经探索出一些控制河口淤积的措施、防洪工程建设的加强等为稳定流路提供了条件,延长清水沟流路的使用年限是可能实现的,但要充分认识“少水少沙”条件下河口河道仍然会严重淤积的事实,充分认识河口各种减淤措施的可能潜力和局限性。如何保护好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黄河水资源未来能否在河口得到优化配置的核心,为此,要研究人类希望保障和可能保障的生态环境规模和目标、生态恢复到相应目标最少需要多少淡水等课题。河口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水资源紧缺的基础上,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已有河海划界方法和划分标准的优缺点。重点考虑黄河口的自然属性,依据黄河口河海划界的指导思想,确定黄河口河海划分的纵向标准为"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的交界"处;短时期内现状条件下的黄河口河海界限以纵向水深15 m等深线、横向距岸40 km为界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利用黄河口实测水文及潮汐资料分析计算了海向来沙情况。结果表明:海向来沙量与陆向来水来沙条件有关,两者表现出此强彼弱的特性,并且当陆向来水来沙较小时,海向来沙量较大;海向来沙量的大小除了与陆向来水来沙条件有关外,还与口门的边界条件等有关。同时指出,如果未来陆向来水来沙量持续偏枯或特枯,那么海向来沙量的变化及其对河口治理的影响还有待详细观测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黄河口尾闾变化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口尾闾的变化是由黄河口海岸侵蚀机制与堆积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遥感技术对河口尾闾进行监测,可直观反映调水调沙对河口段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程度,也是调水调沙试验在河口影响的平面形态的最好展现。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河口口门附近不管是河道延伸,还是造陆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调水调沙对河口的冲淤平衡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海岸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万战  张华兴 《人民黄河》2007,29(2):27-28,32
利用观测资料,总结了在黄河水沙、波浪、海岸工程等因素作用下黄河口海岸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不仅受黄河水沙、潮汐、潮流的影响,而且还明显受波浪、海岸工程等因素的影响;②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变的趋势是朝着垂直于东北强浪的方向发展;③刁口河停止行河后河口海岸蚀退的原因不仅是河流泥沙减少,而且还有海堤在波浪作用下引起的侵蚀。建议:①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生态等规划应给黄河口流路充分的空间,而且黄河口流路安排应遵循“先在三角洲两侧、后在中心”的顺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渤海容沙体积,减缓黄河口淤积延伸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②近期把清水沟尾间河道改向莱州湾。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上的拉西瓦水电站、大柳树水利枢纽、金沙江上的溪洛渡、向家坝和虎跳峡水电站在西部大开发中,有其重要的意义,是我国水利水电战略性工程,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7.
黄河河口的治理与三角洲地区泥沙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对黄河口地区的形势与河口治理的新认识和小浪底水库修建后河口地区面临的新形势,指出在今后河口治理中,必须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使河口治理与泥沙利用相结合,泥沙利用与疏浚相结合,以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河口滨海区生态需水量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河口与近海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响应的非线性和不连续性,以及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多源性、开放性、耗散性和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特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最新技术,建立了河口滨海区生态需水量与健康生态特征指标问的非线性耦合关系的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借助Mat lah工具箱强大功能和自主开发接口,快速实现输入数据的预处理、网络的训练和仿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清水沟流路的北汊、清8汊及原河道各个组合方案的行河年限、对下游河道淤积反馈的影响、行河费用、防洪效果及对孤东油田防潮堤安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清水沟流路的行河寿命还有50年以上.同时.建议清水沟流路行河次序为:清8汊河行河至西河口以下65 km左右时改走北汊,北汊行河至改汊最终控制条件时改走原河道,原河道行河至改汊最终控制条件时改走清8汊河,清8汊河行河至改汊最终控制条件时改走备用入海流路.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种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长江口是中国第1大河流入海口,滩涂辽阔,食源丰富,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和最具生态价值的自然景观类型之一。长江口不仅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也是亚太候鸟迁徙的主要驿站。近几年出现了将大量滩涂湿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现象,不利于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如何有序开发长江口滩涂资源,合理保护长江口湿地,对于维持长江口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对长江口水环境、水生态、湿地生态环境的演变进行分析,从维护长江口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