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文志 《西部论丛》2003,(11):30-31
均衡与非均衡信贷配给 均衡信贷配给 均衡信贷配给可定义为即使当某些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中的所有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时,其贷款需求还是得不到满足的情形。价格因素是指银行要求的,且不受政府约束的贷款利率水平。很显然,均衡信贷配给发生在竞争性经济环境下,尤其是借款人之间存在对资金的竞争性需求。均衡信贷配给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一给定借款人群体中的全部或部分受到了配给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理论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信贷规模限制的弱化,我国的信贷配给途径在整体上从以政府控制为特性的非均衡信贷配给,向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特征的均衡信贷配给转化。在现实中,只要贷款的偿还是不确定,并且银行不能有效地区别顾客,给不同顾客以不同的贷款利率,那么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贷款利率能够处于最优水平,信贷配给是会发生的,并且将一直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不完美、信贷配给与公司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不完美条件下的公司投资行为,通过一个标准的借贷模型我们证实了Stiglitz和Weiss(1981)的结论,即信贷市场存在均衡配给和(或)歧视。更重要的是,本文进一步证明,均衡信贷配给意味着企业家使用外部融资的边际成本为无穷大,因此,如果投资项目规模是可分的,此时企业家将有不可抗拒的激励削减哪怕是一个货币单位的投资支出进而贷款需求,这种行为导致信贷配给在均衡中消失,信贷市场获得一个出清的均衡结果。本文运用类似方法还证明了信贷歧视也不会成为一种均衡现象。文章最后还表明,不对称信息产生的外部融资溢价使得企业家对初始计划投资的削减幅度、进而其最终实际资本支出取决于厂商拥有的净财富水平。  相似文献   

4.
浅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张宁 《特区经济》2005,(6):308-309
一、信贷传导与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与信用配给理论信贷配给,是指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除了利率以外其他一些非利率因素也将影响银行信用在大量贷款人之间分配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此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设计纳入信贷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成本等因素的银行信贷决策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的非竞争性信贷市场,得出结论:现实中存在的信贷配给是银行理性行为的结果;由于借款企业产权不明晰、信贷利率受管制等,信贷抵押很难成为有效的信号传递,容易形成混同均衡;较高的抵押清算成本降低了抵押品价值的信号作用,严重影响银行理性信贷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从微观的角度,以微观个体的决策为基础研究分析了信贷配给,主要内容包括类型、动因、博弈过程和解决对策四个方面。文章首先提出了信贷配给三种主要的划分标准,在非均衡信贷配给的基础上分析了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得出信息不对称是信贷配给的主要动因。之后通过博弈具体分析借贷双方采取策略的过程。最后提出了通过抵押品与贷款利率相结合来解决信贷配给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企业融资的视角,探究信贷配给对影子银行的影响机制。聚焦委托贷款这一影子银行融资方式,本文将2010年房地产“国十一条”和“国十条”出台对房地产企业的信贷冲击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信贷配给对房地产企业委托贷款融资的影响。本研究表明,自政策颁布后,房地产企业的委托贷款融资规模和笔数显著增加,信贷配给催生了企业的影子银行融资需求,导致影子银行扩张。从贷款特征来看,自政策颁布后,房地产企业借入更多高利率、短期限的委托贷款;从资金来源来看,委托贷款的资金提供方呈现出由房地产业内部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趋势;从企业所有制来看,不同所有制的房地产企业影子银行融资水平均显著提高,且国有企业对信贷配给冲击的反应更为迅速。本文聚焦微观企业融资活动,以信贷配给解释影子银行的扩张,既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我国影子银行的运作机制,又为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非对称信息下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而目前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因此,必须发展农户贷款担保组织和乡村银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的发展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但目前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却存在着严重的“惜贷”现象,农村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造成了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中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和企业的“惜贷”行为,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应该加强农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村信贷配给难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信贷配给理论的视角,分析说明了波兰促进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是一种以推行农业优惠贷款利息补贴为主要方式、农业项目工程为载体、银行机构监督约束为主体、政府信用担保为补充的信贷配额制。借鉴波兰的经验,我国应采取对金融市场信贷配给进行适度干预、建立和完善农业信贷政策体系、注重政府与商韭银行双重信贷的配合使用和加强农业信贷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措施,积极引导银行资金向农业倾斜,以改变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