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玩具世界》2008,(12):56-56
近日,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有关人士表示,伊朗正在强化其作为全球聚烯烃净出口国的地位。2009年伊朗的聚乙烯(PE)产能有望在2008年基础之上大幅增长37%,同时伊朗国内PE需求量也将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升至95万吨。这位人士透露,2009年伊朗一些延期的石化项目将陆续投产,新增PE产能将超过100万吨/年,届时伊朗的PE产能将达到370万吨/年。不过2009年伊朗没有新增PP产能投产。  相似文献   

2.
金秋 《中国石化》2005,(12):26-27
目前全球聚丙烯(PP)工业继续强劲增长。据CMAI预计,2005年PP需求量将增长6.7%,达到4110万吨/年,东北亚包括中国的需求增长100万吨/年,2005年将达到1320万吨/年,仅中国的PP需求将增长超过10%,达到850万吨/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包装工业》2008,(3):46-46
根据AMI公司提供的数据,全球货盘拉伸薄膜市场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将增加100万吨。AMI还指出,目前全球货盘拉伸薄膜市场消费聚乙烯(PE)近300万吨,年均增长率在7%以上,到2011年全球货盘拉伸薄膜市场将达到400万吨,其中PE的需求量占PE总消费量的9%。  相似文献   

4.
一、世界聚丙烯工业现状及其发展 (一)产能和需求 近年全球聚丙烯(PP)工业持续强劲增长,据美国CMAI公司统计,全球PP生产能力由1999年3100万吨增至2004年4110万吨,2005年PP能力增长约6%,达到4370万吨/年,增长最快的是中东,增长28%,达到250万吨/年;其次是南美,增长7%,达到226万吨,年;东北亚增长6%,达到1210万吨/年;北美和西欧能力分别保持在920万吨/年和971万吨/年。2005年世界各国(及公司)PP产能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5.
产品数量不能满足需求,进口产品仍充斥国内市场 目前中国人均聚烯烃消费量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人均PE消费量为5干克、PP消费量为4.5干克。世界人均PE和PP消费量分别为8干克和5干克。北美PE人均消费量为37干克。西欧和韩国为约32干克。北美和西欧PP人均消费量约为17干克。韩国最高为25干克。2004年我国合成树脂总消费量达到3813.3万吨.比2003年3409.2万吨增长10.2%。  相似文献   

6.
PE 本期亚洲PE市场受中东新炼厂推迟开工及原油价格走高提振基准面,但在经济深度下滑形势下前景仍不确定。LDPE,亚洲和中东厂商4月船货销售意向价为980~990美元/吨(CFR,中国/东南亚),中国市场进口原料销售价较上期上涨300~350元/吨,升至8400~8900元/吨(仓库价)。LLDPE交易价为990美元/吨(CFR,中国),即期船货交易价为1000美元/吨(CFR,中国),中国市场进口原料销售价升至8400~9050元/吨(仓库价)。HDPE,贸易商对即期中东船货报价为960~980美元/吨(CFR,中国),4月船货的报价涨至1000美元/吨(CFR,东南亚),  相似文献   

7.
2015年,全球ABS产能为1077.2万吨/年,消费量为785.3万吨/年,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及西欧,产能和消费占全球的比例分别为95.6%和90.3%。2015年我国ABS产能为365.8万吨/年,产量282.7万吨,由于近几年ABS树脂产品下游领域受PP等替代产品冲击较为严重,2015年我国ABS表观消费量为442.8,万吨,净进口量为160.1万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ABS自给率仍将保持平稳,供不应求问题仍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12月11日—2024年1月10日国际印度石油扩能项目推迟完工2023年12月12日,印度石油公司(IOC)宣布,该公司帕尼帕特炼化扩建工程将推迟一年多,至2025年年底完工。由此,该项目成本增加10%,达3623亿卢比(约合44亿美元)。该炼油厂产能将从目前的1500万吨/年扩大到2500万吨/年,并增加一套45万吨/年聚丙烯(PP)和其他下游装置。  相似文献   

9.
聚乙烯本期亚洲聚乙烯(PE)市场获得上行动力,中国的市场人气逐渐得到提升。一位亚洲厂商对9月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级船货的报价为1880美元/吨(CFR,印尼,30天信用期),对应的递价为1830美元/吨,一位中东厂商对9月薄膜级船货的报价为1840美元/吨(CFR,中国)。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需求相对强劲,因主要的下游用户农膜9月份将进入生产旺季。多数中东和亚洲厂商还没有报价出售9月船货,但有厂商的意向价为1750美元/吨(CFR,中国/东南亚)。同时,贸易商对保税仓库即装进口LLDPE船货的报价为1735~1740美元/吨(CFR,中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双峰聚乙烯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聚乙烯(PE)产品的质量档次普遍不高,长期主要依靠进口,2005年进口依存度高达50%。双峰PE由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两个部分组成,不仅比单峰PE有更好的物理性能,而且还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市场对高附加值树脂的需求,广泛应用于各种日用制品的生产。如管材、薄膜、软包装材群和吹塑中空容器等,目前我国总生产能力为69万吨/年,预计2006年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50万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庞晓华 《中国石化》2007,(10):58-59
富产油气的中东地区正在经历着从聚丙烯(PP)净进口地区到全球主要的PP出口地区的转变,不仅如此,中东地区最终还将成为全球PP贸易的主导力量。近年来中东地区的PP进口量逐年下降,2007年有望首次成为PP净出口地区。据总部位于休斯敦的Nexant化学系统公司(NCS)称,2006年中东地区(包括土耳其)的PP净进口量为33.2万吨,比2005年下降26%,预计2007年该地区的PP净出口量为16.5万吨。  相似文献   

12.
行情月报     
中间体产品 己内酰胺本期亚洲己内酰胺现货价格下跌150~200元(吨价,下同),因下游尼龙产品市场状况不佳。多数市场人士预计,近期价格将会继续下滑,因供应增加,且亚洲多个工厂将于12月完成检修。此外,中国产能为10万吨/年的己内酰胺工厂将在年底开工。  相似文献   

13.
PE本期亚洲薄膜级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价格上涨10~80美元/吨,HDPE注塑和吹塑级估价因需求低迷而持稳。LDPE,亚洲和中东产品2008年12月份船货议价水平在850~880美元/吨(CFR,中国/东南亚),成交价在880美元/吨(CFR,中国);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岁尾,丁二烯市场以盘锦乙烯以及齐翔腾达等纷纷上调市场价格的局面收官。人们有理由相信,丁二烯将以开门红之姿走入2013年。2012年丁二烯市场行情遭遇"滑铁卢",价格被腰斩,从2月份27000元(吨价,下同)的高点,一路下滑至12月上旬的12000元附近。其主要原因,一是终端需求不给力,汽车及轮胎行业不景气;二是国外产品大量涌入,全年进口量预计为26万吨,增幅在40%以上;三是多个项目释放产能,齐翔腾达10万吨/年、抚顺石化12万吨/年、大庆石化9万吨/年和成都乙烯15万吨/年装置先后投产。  相似文献   

15.
PE本期亚洲PE交易进一步放慢,因过去几周价格迅速攀升已经让进口商心力交瘁,并且抵抗价格的进一步上涨。LDPE,中东厂商5月船货报价为1120美元/吨(CFR,中国),但没有引起买家购买兴趣,中国市场进口货源售价为8900~9600元/吨(仓库价),比上期下降200~300元/吨。  相似文献   

16.
上海赛科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赛科)位于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合资石化公司(其中,BP占50%的股权,中石化占30%的股权,上海石化占20%的股权)。它除了拥有9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年产90万吨乙烯和60万吨丙烯)外,还包括产能60万吨/年的全密度聚乙烯(PE)装置、25万吨/年的聚丙烯(PP)装置、50万吨/年的芳烃装置、50万吨/年的苯乙烯单体(SM)装置、26万吨/年的丙烯腈(A N)装置、30万吨/年的聚苯乙烯(PS)装置和9万吨/年的丁二烯装置。赛科建设于2004年末竣工,并于2005年3月投产。赛科不只规模之大让惊讶,其管理更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世界乙丙橡胶总产能为154.6万吨/年,总消费量130万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乙丙橡胶生产国。未来五年,乙丙橡胶产量和消费量将稳步增长,亚洲将成为乙丙橡胶重要的生产基地及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我国乙丙橡胶产能为13.5万吨/年,产量只有2.2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7.1万吨。在巨大的市场缺口以及潜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今后几年我国将有多套新建和扩建装置建成投产,预计到2018年产能将达89万吨/年,需求量将达到35万吨,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环保化聚合工艺及环保型乙丙橡胶是未来乙丙橡胶生产和需求结构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95年起就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PP市场,PP表现消费量达到212.9万吨,到了2001年我国PP的表观消费量突破500万吨,达到530.3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PP消费国。而据美国Phillip Townsend Assoeiates公司(PTAI)2003年公布的《PP需求年度报告》分析2003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PP市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东越来越多聚烯烃产能的投产,预计2010年供需平衡将更加日趋恶化。”世界知名聚丙烯(PP)生产商之一,莱昂代尔巴塞尔的总裁不无忧虑的表示。种种迹象表明,2010年,聚丙烯/聚乙烯的处境将更为艰难。由于供需平衡状况的不理想,世界范围内PE和PP开工率将远低于100%。虽然预测表示2010年亚洲的需求将增长5%~6%,但欧洲和美国预计需求增长将会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20.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亚洲甲醇市场服务公司(MMSA)最近指出,由于中国需求维持强势而亚洲市场供应缺口继续存在。2006年亚洲醋酸供应将维持偏紧局面。MMSA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聚酯纤维产业现代化进程推动了醋酸需求加快增长,目前中国每年进口醋酸达50万吨以上,但市场供应量比预期要少。近期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部分装置停工和降低开工率导致亚洲2月份醋酸现货价格上涨10~30美元/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