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农村社区发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概述,本文在论述农村社区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社区的研究历程,并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比较系统的农村社区发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概述,本文在论述农村社区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农村社区的研究历程,并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伍百军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32-37
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它是一种能够给当地居民带来收入的新型形式。这种形式以当地的社区居民参与为依托,能使农业生态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社区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生态资源与环境得到保护,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在广东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南充村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提出南充村居民全面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选择,这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管理中的社区参与机制存在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影响社区参与能力的发挥;社区组织行政化色彩仍然很浓厚,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相关法律的模糊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影响了罟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彻底,旧制度影响深远;党组织的绝对领导,使得权力难以下放;基层法制建设的不足。需要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到位;加强社区的法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顺应。大城管”体制建设潮流,部分权利下放到社区等方面加强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管理中的社区参与机制存在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影响社区参与能力的发挥;社区组织行政化色彩仍然很浓厚,缺乏公众参与机制;相关法律的模糊影响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影响了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彻底,旧制度影响深远;党组织的绝对领导,使得权力难以下放;基层法制建设的不足.需要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到位;加强社区的法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顺应大城管体制建设潮流,部分权利下放到社区等方面加强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正确政绩观的现实要求,也是切实履行规划工作职能的需要.“规划民主”是城乡规划内在的需要,城乡规划的社会实践特点决定了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在“斯农村建设”中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底蕴更是历久弥新。在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以挖掘文化底蕴为根基,以地方特色为主要特征,发挥各自地域优势,走以农民参与为主体的社区模式,结合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多样性、特殊性、差异性,夯实农民增收的平台,应是新农村社区建设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应该从广大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又容易见成效的工作做起——诸如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等,也就是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一种良性发展可持续的并且科学的、自觉的文明形态。有效的社区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社区参与能够在环境教育、垃圾分类回收、低碳出行和能源节约、环境美化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做出努力,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0.
11.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institutions for natural resourcemanagement (such as community forestry groups), which appearto be participative,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can be found lackingon all three counts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It also examinespossible 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al networks, values and motivations.Although there is little to suggest that women are inherentlymore conservationist than men, the distinctness of women's socialnetworks embodying prior experience of successful cooperation,their higher dependence on these networks (as also on the commonsin general), and their potentially greater group homogeneityrelative to men, could provide an important (and largely ignored)basis for organising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collective action.The paper also outlines the factors that can constrain or facilitatewomen's participation in form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groups.Illustrative examples are drawn from rural South Asia. 相似文献
12.
We study the effect of ine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ndowments of private inputs (e.g., land, wealth) that are complementary in production with collective inputs (e.g., contribution to public goods such as irrigation and extraction from common-property resources) on efficiency in a class of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s. We focus on characterizing the joint surplus maximizing level of inequality, making due distinction between contributors and non-contributors, in a framework that allows us to consider a wide variety of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s ranging from pure public goods to impure public goods to commons. We show that while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greater equality within the groups of contributors and non-contributors, so long the externalities (positive or negative) are significant, there is an optimal degree of inequality between these groups.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本身的重要意义而吸引着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变迁的目的不仅在于辨明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变迁机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预测其发展趋势.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公社,还是其后的乡镇企业,社区关联性都是其本质属性,即行为主体交往方式具有非匿名性、重复性、关联性等特点.理解经济组织不能仅仅关注组织内部,还要结合组织存在的制度环境,只有以此来解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迁过程,才能真正把握其本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Recent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voluntary punishment of free riders can increase contributions, mitigating the free-rider
problem. But frequently punishers punish high contributors, creating “perverse” incentives which can undermine the benefits
of voluntary punishment.
In our experiment, allowing punishment of punishing behaviors reduces punishment of high contributors, but gives rise to efficiency-reducing
second-order “perverse” punishment. On balance, efficiency and contributions are slightly but not significantly enhanced.
JEL Classification C91 · C73 · C41 · D71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机制创新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村大量资金外流,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在资金管理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总体供给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应当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机制,构建政府主导与多元主体相结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完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的配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配合运用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认为财政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金融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通过两者的有效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配合运用的几种具体方式,主要包括:财政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公共产品时应利用金融的方式和手段,发挥财政支持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引导作用,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相配合来共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农业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新农村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文化支撑、科技保障和环境依托。发展休闲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之一,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