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三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探索形式之一,节约了分工、专业化的交易费用,实现了土地的规模效应和集约经营。但是它在经营制度上有关合作社的性质、社员经济参与及治理结构等问题亟需解决,而对这3个方面的问题作出理论分析,引申出对经营制度设计的政策含义及启示,关系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经营形式是农业中的生产关系问题,其实质是人们在土地生产中所发生的经济权力、经济责任、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关系问题。三者在物质要素方面结合的不同状况构成了不同的土地经营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土地管理体制。正确认识和选择土地经营形式,能有效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土地登记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土地交易的日益活跃,土地财产价值属性的不断显现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土地登记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风险.尤其是<物权法>出台后,认清新的问题与风险,对于防范土地登记风险、规范土地登记行为、保障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建设用地的总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仅仅靠土地的外延扩展来满足城镇的建设,还应该从已有的建设用地内部挖掘潜力,提高集约利用水平.运用数学方法,得出建设用地集约度,分析其动态变化,然后分析了永川区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最后提出了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与政府通过征地后进行土地开发的传统方式相比,农民参与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征地造成的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同时,也要看到,要实现农民参与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土地新政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它意味着农民的土地在符合规划、手续合法、税费齐全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入市,打破了以往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局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大批农民放弃了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寻求新的出路,土地零星分散、经济效益低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的焦点问题。为了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新的形势下出现的矛盾,切实处理好集体与农民之间的土地利益关系,促使农村经济向前发展,我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手,大力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我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8.
邢志勤 《农业经济》2022,(2):108-109
大力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城镇与乡村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城乡土地利用性质的不同,土地供需以及利用问题成为制约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瓶颈,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将直接决定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目前,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表现在农村集体用地和商用土地的利用权属、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因特色小镇建设带来的土地收益分配等问题,这就需要从深远考虑,突破城镇化发展路径,转变特色小镇建设思路,协调特色小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围绕县域城镇体系与共同市场体系建设这一中心。提出了4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县域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县域城镇体系成长机制与发展方向问题;县域小城镇职能分工及其共同市场体系建设问题;县域城镇体系的合理开发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破解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适度规模经营与地权固化、土地"碎片化"之间的困境。[方法]基于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分析山东省东平县H村土地改革实践、效果、经验并提炼理论启示。[结果](1)由于就业能力等差异,导致农户群体产生分化,进而形成了"中青年务工经商,老年人留村务农"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社会功能结构和"男主外,女主内"的"以家庭内部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农户兼业化"社会成员地位结构;(2)对于部分就业能力较弱等农户而言,为了降低城镇生活成本,会将农业生产的产品输入到城镇,形成了"农村供养城镇"的城乡关系模式;(3)乡村社会结构变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以及经济作物种植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潜在可能,但社会结构变迁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交互作用对土地流转有抑制性。[结论]以"确权确股不确地"为特征的"虚拟土地"制度有助于维护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推进农业适度规模化、增进农户土地收益、强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土地流转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和城镇的土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分析了农村城镇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农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化学制品在农业生产中的集约使用,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短期行为"的不断增多,我国的农业用地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并呈发展之势.要优化农地的法律设计,加强公众用地法律意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城镇土地合理利用需要正确处理与自然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质量、国民经济发展等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在土地绝对量已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和有效利用,保证土地相对增量,一直是解决人地关系的核心问题.充分发掘城镇内部闲置土地、未利用土地以及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的潜力,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经济效益,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同时通过对不同确定权重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方向,提供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当今人地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成为当前土地管理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方法和意义进行论述,提出了.挂钩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建议.为积极稳妥的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同时对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缩小城乡差距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镇土地使用集约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城镇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迅速扩张,城镇用地数量激增,而我国人多地少,城镇土地使用集约化成了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城镇土地集约化势在必行  所谓城镇土地使用集约化是指在既定的城镇范围内,实行内涵式用地方式,对城镇土地追加投资,集中高效使用,而不是靠扩大城镇范围,分散、低效使用土地。城镇土地使用集约化应是我们进行土地经济活动决策的一个基本原则。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人均耕地和永久性农业用地在74个提供数据的国家中居第67位。另据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资料,我国目前土…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顺应历史潮流、关注民生,反映农民心声,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决定>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明确指出:"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初探——以广西兴安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土地利用模式,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实施土地利用集约化等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广西兴安县的实际情况,以环境友好理念为指导,以城镇、乡村、城乡交错带的土地利用有机结合为主体,以土地的开发整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提出建立"三位一体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推进城镇化和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兵团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去建设小城镇,怎样才能解除城镇发展的“瓶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兵团一线团场来说,经营城镇理念也是今后城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的建议梁平(云南省玉溪地区土地管理局)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占用大量耕地搞建设,城镇建设用地外延迅速扩展,且规划缺乏科学性、超前性和长期性,土地利用率不高,同时,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率及建筑容积率低下,土地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经济水平逐步提升,呈现出农村与城镇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当下,农村经济产业化已经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本文以土地流转的法律机制为重点研究对象,概述农村经济产业化对土地流转的冲击,探讨农村产业化模式下土地流转的法律理性,并结合河南省当前实际情况,针对其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经济产业化背景下土地流转优化的制度新选择,以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