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贫困山区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地区已有100多万人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涌现出一批由贫困到温饱走上了致富的农户,为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探索了一条成功之道。 目前,这些致富农户已经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贫困山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在重点调查的100户率先致富的农户中,现有固定资产较多的户超过百万元,一  相似文献   

2.
"均田减赋"历来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也采用了这种方法.我国实行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今年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就是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尽管"均田减赋"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均田减赋"只能是目前采取的过渡性措施,从长远看,"均田地"的治本之策是实行规模经营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赋税"的治本之策是建立合理的农村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3.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对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全面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完善的对策是:一要转变三个思想认识问题.一是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后,不等于农村的基本问题解决了.更不能认为根本问题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这并不意味我们的目的已达到,农村改革需要不断深化、发展.双层经营亟待完善,以促进农村经济上新台阶.二是认为农民会经营,不需要进一步组织、领导了.农户分散经营后,生产有了自主权,同大集体时代相比确实会经营得多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家庭经营主体的发育很不健全,并十分脆弱,尚不能够以独立商品生产者的身份登上市场舞台,迫切需要有人为他们解决  相似文献   

4.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党对发展农业的政策,我省农村社队普遍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其中包干到户已成为主要形式。经过一、二年来的实践,特别是经历了1981年抗灾的考验,已经显示出它存在的生命力。一批长期贫困落后的“三靠”队很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一些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并有  相似文献   

5.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河冲积平原的荷泽地区,是全国12片贫困落后地区之一,农民温饱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1978年后,荷泽地区率先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短短的二三年时间内,长期困扰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进入农村第二步改革以来,随着党的各项富民政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把土地所有权与经营使用权分离,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独立单位,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建立和发展,给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实行"包干到户"后,还要不要经营管理?如果要,怎么搞,才能符合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要求,适应"包干到户"的特点?下面谈一些看法:一、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经营管理工作仍然十分重要目前,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生产率仍然很低.要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就得重视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的作用,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会计是科学的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越发展,分工越细,核算越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解决了农村改革的重大问题卢文我国农村改革一开始就是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进行的。很多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都是在他的指示下得到解决的。1978年11月,在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20户农民冒险搞包干到户的时候,全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认为,搞包...  相似文献   

9.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太仓县农村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商品生产发展快了,剩余产品数量多了,交售产品对象变了,商品交换范围广了,在这种新形势下,为产前产后服务的商品流通渠道出现了五个不适应:一是领导思想不适应。过去,农村各级领导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生产上,产前产后服务没有摆上位置。商业部门又习惯于统一经营,农村商品流通渠道狭窄,环节繁多,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包干到户后,商品生产普遍分散到一家一户农民手中,有收购价、奖励价,  相似文献   

10.
供销社如何促进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下面谈一些观点和意见。一、促进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为"三农"服务的迫切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实现了两个飞跃。一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基本解决了国民的温饱问题;二是顺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但是,随着农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也暴露出农业基础薄弱:低投入、低产出,后劲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生产粗放、分散经营,比较效益差等弊端。因此,要保证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兴旺,必须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供销社在此过  相似文献   

11.
汤云 《农业经济》1995,(9):26-27
1994年我省农村改革有新的进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日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我省同全国一样,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收益分配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包干到户,按人均承包土地这一土地使用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发[1993]  相似文献   

12.
"温饱陷阱"是指只能满足吃、穿、住等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农村温饱解决以后,粮食产量提高了,吃穿不愁了,也有一点钱花,但下一步怎么办,增收致富的项目在哪,新的收入源泉在哪,农民再次陷入困惑彷徨之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百年奋斗历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一条重要主线,我们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实现了翻身解放、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要准确把握"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内涵要义,坚持以大历史观看三农,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4.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可以说抓住农民走向市场这个问题,就是抓住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紧紧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大胆地、积极地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迅速走向市场.这是实现农村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一个关键之举,是9亿农民实现由温饱向小康跨跃的  相似文献   

15.
10年来,农村改革最突出的一点是,推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的联产计酬承包制。包干到户对农业生产力发展所起到的重大积极作用,今天已经得到普遍承认。但人们对包干到户的性质与前途的看法,可以说,历来是不太一致的。 从深化农村的改革方向来看,对包干到户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看法认为包干到户的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当前,全国有5800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我省农村年均人平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还有86万户411.2万人。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的首要问题。要使这一问题更好地得到解决,在宏观的政策层面上和微观的操作上,主要应做到“两减两加两提高”。一、减轻农村就业压力,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实行的是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农村人口占了约七…  相似文献   

17.
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资金、资产和资源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几年来,我区把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经过初步的探索与实践,我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朝着管理信息化、运行阳光化、监督多元化、产权明晰化的方向努力,走出了符合闵行实际、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改革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实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农村税费改革后,伴随着"一事一议"制度的实行,出现了有农民参与的"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实践中,这两种决策机制都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必须对现行的供给决策机制进行改革,本文从决策主体、决策依据和决策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未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个难以逆转”的严重问题:一是人口不断增长与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二是人们的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客观上要求农业必须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之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最后几百万人的温饱问题,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和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12期,发表了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的《引导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战略构想》一文。这时河南商丘也正在试验。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之后,城乡社会生产力都有了新的发展,对上层建筑、生产关系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新要求。科贸工农相结合,实现产业化经营,成为在新的条件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城乡、工农两方面的共同利益所在。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很可能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推动力。它的作用将不亚于80年代初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当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功不可没。它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短短几年时间,使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一举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成为我国农村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