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仰仗着自己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宽阔的人胁关系,荣智健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一手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中信泰富;依靠着自己的商业睿智和经营天赋,荣智健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财富定律。在荣智健手上,百年荣氏家业扩张到了极致,政治与商业的交配演绎得天衣无缝。然而,一场近乎疯狂的金融衍生品豪赌不仅终止了荣家资本延伸的符号,而目也让缠绕荣智健头上的多层神圣光环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
毕夫 《大经贸》2009,(5):68-71
仰仗着自己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宽阔的人脉关系,荣智健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一手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中信泰富;依靠着自己的商业睿智和经营天赋,荣智健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财富定律。在荣智健手上,百年荣氏家业扩张到了极致,政治与商业的交配演绎得天衣无缝。然而,一场近乎疯狂的金融衍生品豪赌不仅终止了荣家资本延伸的符号,  相似文献   

3.
朱志砺 《大经贸》2009,(10):58-69
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荣智健没有一个自己的高素质智囊班子。如果当时荣智健打人之常情牌,而非政治牌,也许结局就大不一样。对于一个67岁的创业元老,如果提出,不想自己以失败来告别职业生涯,希望有一年时间来扭亏为盈,把一个财务稳健、业绩优异的中信泰富交给后任,自己光荣退休。这样的诉求,从人之常情角度说,是很难拒绝的。  相似文献   

4.
红色根基 从荣熙泰到荣德生再到荣毅仁,直至今天的荣智健,荣家旺盛的商业香火已经传递到了第四代.而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上,荣家也可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符号--经历晚清、民国、抗战、解放、文革、直至改革开放的唯一一个跨世纪商业王朝,中国百年工商业发展的一个完整标本.  相似文献   

5.
没有择机让荣家资本独立,对官商模式的生存之道思考不深,没有着力培养下一个"荣毅仁",正是这三个错误导致了荣智健的出局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13,(8):87-88
“打工皇帝”的商业技能难以继承之下,他们的选择是否只剩传递股权,让下—代成为财务投资人?曾问鼎“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之位的荣智健给出了另—个答案。因为缺乏中信泰富的绝对控股权,在澳元门事件后失去了传承平台,年已古稀的他再次创业,以求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7.
张锐 《大经贸》2009,(5):76-77
由于参与澳元期权的对赌,荣智健主政的中信泰富发生了155亿港元的巨额亏损。这位以斐然经营业绩颠覆了“富不过三代”商业定律的“红色资本家”后代不仅因此丢失了中信泰富的最高管理权杖,而且可能面临着长达14年的牢狱之灾。从30余年商场风雨中走过来的荣智健为何如此惨败,扼腕叹息之余,人们更多的是诘问与思索。  相似文献   

8.
"水"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核心隐喻,也是浙商的商业观念的基本特性。"水"型商业观念帮助浙江赢得了今天的商业成就,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浙商的商业观念不能仅停留"水"上,而应当向西方商业观念学习"火"的特性,进行创新,形成"水火相济"的商业观念,以在商业竞争中增加自己的"强势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9.
2009年,荣智健因投资外汇衍生品交易发生155亿港元的巨亏,被迫从他一手缔造并掌控的中信泰富退位,中信集团派大员全面接管公司。荣智健没有辉煌地全身而退,更没有能够将他呕心沥血22年打造的事业平台传承给同在中信泰富的一儿一女。  相似文献   

10.
《三联竞争力》2009,92(11):17-17
儿度的中国首富荣智健2009年兵败。但他明确表示,败而不退,还要再战。 2009年9月底,荣智健的复出计划初露端倪,在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职位5个月后,他悄然成立一家以其家族命名的,注册资本仅40港元的新公司。  相似文献   

11.
商业趋势2008     
北京举办奥运会,"神七"上天,改革开放30年……2008年一个接一个的里程碑式的事件是无需预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商业世界的格局已经昭然若揭,因为商业世界既受到政治、经济气候的影响,又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运行轨迹。中国商业世界在2008年将会发生什么,我们现在不能也无需确知。商业的艰难和诱人之处都在于它的不确定和别开生面。对于商业世界的2008,我们无法展开宏大叙事式的预测,而只能撷取这个"超文本"中的"节点"("关键词"),做一些简单的"浏览"和"冲浪"。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赊销"的方式来提高自己产品竞争力和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如何防范和控制由于"赊销"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如何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应从授信风险管理、应收帐款管理和商业信用风险的分散三方面加强企业商业信用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三联竞争力》2009,90(9):36-37
道路 作为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独子,荣智健的身上流着这个中国最古老资本家族之一的血液,是“红色资本家”的传人。这给荣智健蒙上一层绝不同于普通草根首富的神奇光环。 如果从1978年,携父亲给予家资100万港元去香港创业算起,到2002年成为中国首富,荣智健奋斗了24年。其财富积累速度并不神速,因为其创办的中信泰富为国资背景。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零售商业企业的现状 商业自动化是商业科技的重点内容之一,推广以网络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的现代商业流通技术是其重要内容."八五"期间的商业计算机应用有一个重大的发展,商业领域开始拥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小型机和大型数据库系统.各省市都涌现出一批较好的计算机应用成果.同时在开发应用中也培养出自己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网络工程专家;培育了商业行业自己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开发应用队伍,商业电子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关系常常被认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润滑剂。许多企业家花费很多时间和资源去经营各种关系,比如与政府和政府官员的关系(政治关系),与商业战略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商业关系)。这些关系的培养和经营到底给企业绩效带来怎样的结果呢?本文首先论述了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分别评述了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最后,得出了相关启示:企业家必须能够区分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理解它们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并根据当地的制度环境采取相应的关系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莎莎 《商场现代化》2009,(20):112-112
伴随着商业的盛行而产生的商业贿赂,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各行业,成为商业活动中的"潜规则",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是十分严重的,惩治商业贿赂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本文将就商业贿赂的负面效应及其惩治提出自己的粗略看法。  相似文献   

17.
孙英伟 《商场现代化》2008,(12):278-280
商品交换是人类社会的需要,人们对商品需求与交换刺激了商业的成长和发展。我国前秦时期商业发展缓慢,秦朝在法家思想的主导下采取"重农抑商"的国策,商业受到沉重打击,但是商业活动毕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社会活动,在艰难的环境中缓慢而延续的发展。唐朝是我国古代强盛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盛,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商业亦相应繁荣发达,唐政府也随之制定出一系列适应社会需要的商业法律规范,这些商业立法是传统法文化的单元,也是商业文化的宝贵财富,在现代化商业的今天,回顾经典文化,汲取合理的内质,对于现代社会商业的发展应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我国零售"商业存在"壁垒演变过程及相应的跨国公司战略转变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零售"商业存在"壁垒经过了5个阶段的演变,从完全封闭发展到按步骤迅速降低直至完全取消.对于我国零售"商业存在"壁垒的演变,跨国公司对华战略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措施充分利用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外在环境的机会,避开了外在环境的威胁,强化了原有的各种内在优势,弱化了自身存在的不利条件.中国政府和内资零售企业也应该针对跨国公司的这种战略调整做出积极的应对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读书     
《中国市场》2008,(42):10-10
<正>柳传志为中国商业确立标杆《柳传志管理日志》林军著中信出版社□文/杰夫柳传志是一个深谙"中国式管理"的人,除了有一般创业者、经营者的商业智慧外,他更有超越常人的政治意识和权谋之术。例如他在治理联想期间,与倪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关系视角实证研究各种关系形式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关系.为揭示真正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关系形式,先将关系分解为政治关系、商业关系,后将政治关系分解为本国政治关系、东道国政治关系,将商业关系分为本国商业关系、东道国商业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关系与国际化程度正相关;政治关系与国际化程度正相关,商业关系却与国际化程度负相关;东道国政治关系和东道国商业关系正向影响国际化程度,本国商业关系反向影响国际化程度,本国政治关系并无作用.东道国政治关系效应大于本国政治关系效应,本国商业关系负面效应大于东道国商业关系正效应;东道国媒体评价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效应;本国政府支持有利于推动国际化,正向调节各种关系形式与国际化的关系.本文结论对中小企业关系资源投资、政府的国际化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