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财会通讯》2008,(8):6-7
宏观环境:经济增速继续下滑 2008年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为10.1%,较一季度增速回落了0.5个百分点。宏观经济已经进入了下滑通道,其中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是造成宏观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2008-2011年GDP增速分别为9.6%、9.2%、10.4%和9.2%,201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可能会继续保持回落的走势。事实上,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已经或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应该客观看待我国经济减速。  相似文献   

3.
余斌  李建伟 《经济界》2009,(5):18-21
2008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持续大幅度下滑,有内在的周期性回调因素,但根本原因是美国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扩大,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度回调。从产业角度看,GDP增速的回调90%以上是由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度回调引致的。从需求角度看,出口增速大幅度下滑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和GDP增迷回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09年一季度,出口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负面冲击。如果没有投资和消费实际增速提高弥补了出口增速下滑产生的需求缺口,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将不足1%,第二产业增加值将出现超过1%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不仅是我国经济的寒冬,更是我国就业的低谷。2008年,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9.0%的较快的增长速度,但与2007年13.0%的增长速度相比,已经明显回落。与经济增长下滑相伴随的就业问题同样严峻,2000万农民工下岗回乡,  相似文献   

5.
郑良芳 《数据》2009,(1):20-2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转为全球经济衰退。全球金融风暴宣告华尔街辉煌年代已经终结!宣告美元独霸的世界货币体系必须要进行改革!2008年12月9日,世界银行披露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的预测显示,2008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5%,2009年则进一步回落至0.9%,均大大低于2007年3.7%的增速。其中,欧元区、日本和美国2008年的增长速度仅分别为1.1%、0.5%和1.4%,  相似文献   

6.
周博 《数据》2012,(5):20-21
正金融危机以来,北京工业发展可谓"一波三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并蔓延到实体经济,北京工业增速快速下滑,当年仅增0.2%,为198年以来最低增速。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驱动下,投资回升,消费回暖,全市工业增速在2009年7月份由负转正,随后一路攀升,2010年增  相似文献   

7.
丁纯 《中国企业家》2009,337(8):32-32
去年9月,随着美国雷曼兄弟的垮台,德国住房信贷机构等金融机构开始遭遇困境,但最初,德国国内上至总理下至百姓对此次危机认识不足。直到去年第四季度德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同比增长数字出现了负数,为1.6%。作为出KI核心的制造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第四季度产值同比下滑了8个百分点,此外零售、餐饮和交通行业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速也为负数,为0.6%。为了应对危局,德国政府态度急转,分别于2008年11月5H和2009年1月14日出台了两套经济刺激方案,将出资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  相似文献   

8.
从2007年三季度开始,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周期性下降阶段,GDP增速持续回落,2008年上半年已下降到10.4%。从经济运行的中短期周期性波动趋势看,2008年下半年投资实际增速有可能恢复上升趋势,但消费实际增速和出口增速将趋于下降,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回落态势,预计2008年全年GDP增速将回落到10.3%左右,2009年全年GDP增速进一步下降9.8%左右。  相似文献   

9.
赵晓亮 《数据》2010,(11):23-23
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出口持续下滑,到2009年6月起触底反弹。今年以来出口增速加快,出口已经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据海关统计,今年1—9月我国出口11346.4亿美元,较2008年1—9月增长5.6%.较2009年1—9月增长34%。出口的快速恢复,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然而华丽数字背后隐藏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在去年开始的这一轮经济周期中,消费虽然有所回落,但是社会商品零售额仍然高速增长;出口增速虽然回落很快,但进口额回落更快,因此消费和净出口都不是造成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造成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自主投资意愿的下滑,包括地产投资的下滑、厂商设备投资的下滑以及面对库存增加的企业减产。  相似文献   

11.
艾瑞咨询统计报告显示,按互联网服务营收计算,2009年中国互联网经济规模达743亿元,相比2008年的569亿元增长30.7%,虽然增速较2008年52.6%有所下滑,但仍远远高于中国经济8.7%的增速  相似文献   

12.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9,(1):16-16
尽管经济危机的阴影笼罩,但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仍然非常乐观。其对2008和2009年两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做出2008年GDP增速回落2%.2009年GDP增速可达9%以上的预测。蓝皮书指出,目前的增长速度仍在合理区间之内,因此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不会出现急剧下滑。  相似文献   

13.
越南金融危机须警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被誉为东盟经济发展样板的越南.目前已经处于金融危机的边缘。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其一.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而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2008年5月越南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25.2%。尽管越南央行在5月17日将基准利率从875%大幅上调至12%,但名义利率依然远低于通胀率,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为负可能进一步推动越南居民抢购商品,并刺激商户进一步囤积居奇。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宏观经济在2010年成功实现"V型"反弹后,于2011年步入增速下行的区间。201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不仅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而且在多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呈现出加速回落的态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以及全球不平衡的逆转,意味着世界经济步入结构重构和格局转换时期,决定了世界经济改善的步伐不仅十分缓慢,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受此影响,我国外部环境将面临持续的外需下滑和资本外逃的冲击,输入性衰退与波动具有中期化的趋势。因此,应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短期"稳增长"与中期"调结构"之间的矛盾,短期应利用刺激内需弥补外需的下滑,但刺激力度不宜过大,不宜对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做出过激反应,宏观政策的转向不能过猛。一、宏观经济走势预测与分析(一)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任真 《企业文明》2015,(2):30-33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列车转入到中高速运行的新常态阶段。根据统计资料,2 0世纪8 0年代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7%,90年代年均增长10%,21世纪前8年(2 0 0 0-2 0 0 7年)增速提高到10.5%,世界金融危机后的2008-2011年增速为9.6%,2012-2013两年放缓至7.7%,2014年则降至7.4%。必须承认,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档的时期,这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和必然结果。再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或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GDP增速第二次连续6个季度下滑局面,中国开启了以4万亿投资为主要内容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而随后为了纠正反危机公共干预对于市场经济的扭曲,特别是防止全球货币宽松下恶性通胀的发生,中国宏观  相似文献   

17.
《经济界》2005,(5):13-13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最新的权威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放缓,第三、第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8.6%和82%,全年经济同比增长8.8%,比去年回落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13年前两个季度的经济下滑,8月的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关于二季度GDP增速低于第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分析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二是仍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三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所导致的增长速度的适度下滑。此外,国家统计局认为,尽管经济放缓,但政府也清楚地意识到适当增速回落有利于调整结构和转变方式,虽然经济增速在回落,但还是很冷静地坚持调结构、促改革。从长期来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2012年以来,随着新一届政府的成立,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增长势头减缓,延续多年的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速降至不足8%的水平,同时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国内各阶层,对重启新一轮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如何化解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对本届政府构成重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宽松货币政策将逐步逆转流动性紧张格局 2008年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十分紧张,主要表现为M1、M2增速大幅回落。最新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0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02%,比9月低0.27个百分点,创2005年6月以来的新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8.85%,比9月低0.58个百分点,为1998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速连续下滑引起了决策层的警惕。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入2011年之后,GDP增长率逐季下滑,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9.7%、9.5%、9.1%和8.9%,今年一季度再回落到8.1%,连续5个季度增速回落。尽管8%以上仍属于高速范畴,而且在年初确定的预期范围内,但是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