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民转移就业催生中国劳动力市场,然而目前农民转移就业方面出现的许多问题又凸显出劳动力市场功能的缺陷,主要原因就在于城乡分割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上。这就需要理清思路,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的引导下,对一系列制度体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同时也要注意因地制宜的拓宽就业渠道,培育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区域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商品、资本市场,且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指数较大。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招工难”与“就业难”矛盾并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省市间差异显著、“收敛”与“发散”趋势并存、工资差距未现明显收敛等演变态势,同时也存在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歧视性的户籍制度、分割的就业壁垒、不同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主要瓶颈。基于此,本文在廓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内涵释义、总结国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模式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长三角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结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目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思考和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户籍制度、产业政策偏差、单位制度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旨在为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成人教育要为劳动力市场服务,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的确定人才供给和人才培训,离开了劳动力市场,成人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闭门造车,必然会走向失败.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对成人教育的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海伟  王学杰 《中国外资》2010,(22):306-306
成人教育要为劳动力市场服务,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的确定人才供给和人才培训,离开了劳动力市场,成人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闭门造车,必然会走向失败。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对成人教育的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一、罢工与加薪潮背后的根本原因近期全国多个省市相继爆发大规模的罢工潮以及加薪潮,这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长期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城乡分割的制度,实际上是在压低制造业工人的报酬,反映在中国宏观经济上,就是劳动生产率持续上涨,但是工资上涨幅度并没有  相似文献   

7.
失衡的市场     
由于结构性失衡和市场分割的缺失,中国房地产市场远非一个“完整”的市场。2014年初,信贷泡沫持续暗涌,房产税争议未见消停,房地产金融的结构性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对此,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指出,由于结构性失衡和市场分割的缺失。中国房地产市场远非一个“完整”的市场,人口和资本流动是房价最终的方向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中国行政区域分界线两侧地区的空间近邻特征设计了一项新的识别策略,通过剥离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过程中摩擦性因素的影响,识别并测度了要素市场在地区之间的制度性分割效应。结果显示,在省际分界线两侧,相邻地级市之间的要素报酬差距和要素生产率差距在“跨省”后出现显著跃升,从而在空间截面上直接识别了省际要素市场的分割效应。在排除山川地理阻隔、方言文化区隔、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以及测量误差等因素的干扰后,结论仍然稳健成立。此外,地级市之间也同样存在要素市场的分割现象,但分割程度大约只有省际分割的一半。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间的财税竞争以及所有制部门间要素流动障碍在行政区域分界线上的叠加效应,是导致要素市场地区分割的主要原因,各地户籍制度的差异化开放进程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  相似文献   

9.
财政分权改革与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形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市场分割是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市场化进程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毫无疑问,地方市场分割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影响地方市场分割因素的概括不尽相同,但“以财政包干、大量国有企业事实上的地方所有制为基本特征的行政性分权是导致地方市场分割这一现象的深层次体制原因“却为相当多的学者广泛接受,即地方市场分割是我国“行政性分权体制形成、演进的结果“。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银行贷款难与中小企业难贷款的“两难”局面持续了多年,并渐渐演变成为中部崛起的主要障碍之一。我们以黄冈市为例,对“两难”的表现、成因、后果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从如何有利于实现中部崛起的角度来探索解决“两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据今年六月十六日《人民日报》报道,今年插秧农忙季节,云南省大姚县城乡出现一种新型的“劳动力市场”。每天有上千人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最多的一天达到四千多人。只要双方议定报酬,就立即下田劳动。新型的劳动力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的确称得上是件新鲜事。因此,对于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它的性质及作用是怎样的,劳动力是否变成了商品这样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尽管最低工资制度受到经济学家们的争论,但是这一政策在西方已经推行了200年,中国各省市陆续开始实行这一制度也有10几年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各国学者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找到两者共同发展的途径。文章通过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综合评价这一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建全我国最低工资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作为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的市场主体,我国国有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红利的衰减、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觉醒,近年来我国国企中劳动争议冲突激增。研究发现,当下我国国有企业职员在劳动争议中表达不满的行为路径主要聚焦在“呼吁”和“退出”两类,而职员们的行为路径选择与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及职业市场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制度也正经历着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的转向,并将继续影响国企职员的行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姜华 《深交所》2005,(5):26-29
“馒头大于蒸笼”和“民企在资本市场缺位”是当前温州再次引起人们关注的两大突出现象。本报告对这两种现象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温州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市场是一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重点考察的基本国情之一。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市场化程度对商品成本和价格有直接影响,因此,比较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劳动力市场问题,对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重要信息交流,对加快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都是必要的。因此,本文对分别对中国和中亚五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将这两个区域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市场寒流让业界充满恐慌和对求变的渴望。 虽然,市场无法断言黄金首饰(在此特指干足金、足金)的前景将一片暗淡,但钻石、彩色宝石、18K金,甚至是低纯度黄金首饰等,都已“蠢蠢欲动”,欲分割黄金市场原有的份额。  相似文献   

17.
劳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力的有效配置离不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流动性方面。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导致老年劳动参与率低、企业供款率高不利于其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劳动力的吸纳、劳动力跨统筹区域流动难。需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财政分权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市场分割在其中的传递机制,构建动态系统GMM模型验证财政分权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财政分权对地区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呈现“先抑后升”的“U”型关系,市场分割在财政分权对碳排放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且以上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鉴于此,要完善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制度,做好分权与集权间的平衡,以寻求达到最优碳排放水平的财政分权度;优化政绩考核体系,将碳减排纳入地方政绩考核;打破市场分割,推进区域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9.
席正阳 《新金融》2004,(2):12-14
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体系建设与运作实效性来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发展,对促进金融市场体系协调发展、有效发挥金融市场的整体功能,已取得良好的成效。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两者之间的市场分割以及非同步运行的缺陷,并未得到根本治理。这是最终影响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制度性障碍。 一、市场体系的分割 是阻碍金融市场整体功能发挥的制度性约束 1、市场建设的非协调性导致金  相似文献   

20.
王军  王忠 《金融与市场》2003,(3):35-38,44
资本市场亦存在着“失灵”,政府在进行干预时如果超越了市场与政府各自作用范围的边界,就会出现“抑制”。本文详尽地阐述了“资本市场抑制”这一范畴,分析了其表现形式及成因,指出资本市场抑制是政府在非市场失灵部分也进行了不恰当的干预和管理,抑制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其后果,会导致资本资源在市场上出现配置错误和效率降低,从而使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发生传导性梗阻,妨碍经济增长的顺利实现。为此,必须通过推行相应的资本市场深化政策,把政府干预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培育并保护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限制并纠正市场机制的消极作用。同时,对资本市场各项功能的完善还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以此来彻底消除“资本市场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