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高玲 《会计师》2013,(13):60-61
现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模糊之处,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在分析了企业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困难后,探析了解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难的方法,即不严格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通过定量或二级定性化标准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更有依据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则式与规则式互补的内控缺陷认定框架,以供企业进行内控缺陷认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廖高玲 《会计师》2013,(7):60-61
现行的内部控制规范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模糊之处,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在分析了企业认定内部控制缺陷的困难后,探析了解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难的方法,即不严格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通过定量或二级定性化标准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更有依据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则式与规则式互补的内控缺陷认定框架,以供企业进行内控缺陷认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昊  干胜道 《会计师》2012,(5):43-44
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及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当前我国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识别存在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本的量化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质量水平进行了量化,并据此考察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有助于促进内部控制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与其他内外部监督机制具有协同效应。在审计委员会作用更强、外部审计质量较高及市场化程度更高情况下,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对内控质量促进作用也更明显。上述研究发现表明,监管层面应加强企业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质量监管,以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总体提升以及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困境及基本框架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评价及审计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都是最基础的问题,然而由于中西方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系统研究,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也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模糊、重大缺陷缺乏认定标准、有关内控缺陷的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困境和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低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及困境探讨的基础上,从理论前提衔接、规范制定思路及内控缺陷程度区分等方面重构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裁量"角度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制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越强,企业制订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越严格:董事会的咨询职能在后续采用定量标准的样本中作用明显:董事会监督职能和咨询职能的改进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修订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梳理了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选择行为背后的逻辑机理,为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管提供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破解及框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不仅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制度空白,而且国内外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制度、理论以及操作三个层面对内控缺陷认定困境进行了解析,指出内控缺陷认定困境主要表现在: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分类缺乏明确界定,一般、重要及重大缺陷缺乏具体认定标准,有关制度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其次从规范制定思路、概念界定、分类、认定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思路;最后构建了内控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从重要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的制定情况,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缺陷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三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影响内控缺陷信息质量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总体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内在机制。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审计的难题之一,同时也是企业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如果存在重大缺陷,则不能得出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尽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缺陷的初步认定和最终认定做了原则性规定,但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亟需细化的操作性问题。例如,内控缺陷的内涵界定模糊、缺陷识别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如何界定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等。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困境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质量低等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邸亚景 《中国外资》2013,(18):299-299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审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内部控制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主要就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内控缺陷认定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审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内部控制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主要就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内控缺陷认定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依据。针对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则、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面临困境以及内控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评价模型,以期为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内控缺陷是内部控制过程存在的缺点或不足,其严重程度决定着组织管控未来风险的能力以及预期变为现实的可靠程度.它的认定是组织内控目标实现的合理保证,也是组织内控评价和风险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本文从我国央行内控缺陷认定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央行内控缺陷的内涵、认定标准与方法、认定机制等问题,并提出了缺陷认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是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部分。本研究将BP神经网络技术运用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探讨通过建立BP内控缺陷识别模型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诊断,解决目前缺陷认定过度依赖评价人员职业素养且主要集中在事后判断,缺少事中识别和预警的问题。研究构建了BP缺陷识别模型,分析了利用模型识别缺陷程度的基本原理,并对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识别检验。本文为研究和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自动化识别跟踪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也为人工智能与内部控制结合探讨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范例。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变更的一个重要预期效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股东利益;但新任管理层也可能存在卸责动机,即在刚上任时尽量降低自身的考核标准,以便随后更容易实现考核目标。我们考察了管理层变更后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变化特征,以检验上述两个竞争性假说。基于手工搜集的2011-2014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及其变更数据,结果显示,在新任管理层的首个完整任职年份,内控缺陷标准更可能向宽松方向调整。这意味着给定同样的内控缺陷后果,管理层更不需要将有关缺陷披露为重大或重要缺陷。我们的证据支持新任管理层的卸责假说,而非股东利益最大化假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指引和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指引,有必要对受限较少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收集统计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等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指引和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指引,有必要对受限较少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收集统计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等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3,(12)
文章大致回顾了最近几年国内内部控制相关文献,从内控评价问题、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人本解读、IT环境下的内控模式研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问题做出初步研究,笔者对于这些文献做了一个归纳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9.
张再均 《财会学习》2013,(10):73-74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十七条的规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无论设计缺陷还是运行缺陷.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三个等级。为了便于专门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评估,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有必要更接近财务报告控制目标:如果某项控制的设计、实施或运行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则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如  相似文献   

20.
以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态整改为切入点,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发生整改和整改及时性对高管隐性和显性腐败的影响,并区分缺陷认定标准严格程度与缺陷异质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未整改公司,整改公司的高管隐性腐败程度更低,但显性腐败程度短期内没有明显变化;整改所耗时间越长,隐性腐败程度增长越快,显性腐败的发生概率越高;仅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较为宽松以及存在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样本中,内控缺陷整改前后,高管腐败程度才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