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慧 《青海金融》2013,(12):4-7
近期,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模式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而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概念、功能、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列示现有各方观点,试图以理性的态度对观点进行评析,揭示其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都会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金融互联网才是未来银行业大势所趋,差异化经营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现爆发性的发展势头,并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以及传统金融业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钟春平 《征信》2016,(6):8-13
互联网会对经济产生各种影响,金融领域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的更广泛应用会影响金融的各个方面.从理论与现实的视角,分别就互联网对货币及支付方式、一般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企业借贷的难易程度、金融机构的冲击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整体而言,互联网会对金融产生创造性破坏的影响,但金融的本身规律不会被破坏,互联网金融需要避免泡沫.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金融,是划时代的金融,其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发展中.但互联网金融的重点依然是金融,并非是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的替代,而是便捷的通讯技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与影响.但金融的本质就是经营风险.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不能在庞大的规模下,复杂的竞争下依然保证足够的安全性.互联网金融未来可能不会成为直接从事一线金融服务的机构,而更可能成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挖掘以及客户源的金融服务商.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入手,通过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风险逐步分析研究,对其发展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对我国的金融行业结构、金融服务覆盖率和资金配置效率带来深远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监管应该立足于实体经济需求,从规范管理、维持秩序、推动创新等角度出发,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和适当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并且对传统金融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分析,认为短期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负责业务和中间业务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而对于资产业务两者更多的形成了一种互补.而在长期,由于互联网金融会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和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将会对商业银行形成全面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金融创新,积极介入互联网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8.
王兴盛 《青海金融》2014,(10):30-34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功能的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兼具Internet与金融关系网、商务网、社交网等多网交织的特点,使其具有了网络交织与风险倍加的特殊性风险,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带来一定挑战.本文从梳理界定互联网金融概念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及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国内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出了新的风险隐患.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隐患及对支付清算体系的影响,并对第二代支付系统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支撑和监控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最近,作为互联网金融标杆的余额宝推动天弘基金分流银行存款的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互联网金融的热议,这表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改造”日益深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2014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成为影响金融市场格局的重要力量.如何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增强保险行业的竞争能力,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张军 《财会学习》2020,(11):167-167,169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包含对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为此,文章在阐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会计核算工作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为如何优化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的会计核算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以余额宝、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金融创新乃至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概括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特征、主要模式和逻辑机理,剖析了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带来的冲击和变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崭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正形成,并且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的金融体系.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自身为立足点,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上,提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凭借快捷便利、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快速发展,在对传统金融业进行有益补充的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和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了直接的冲击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互联网金融内涵、本质及特征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影响,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支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根本影响,受其影响尤为显著的是传统银行业.本文在调查问卷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在客户渠道、融资、产品制定等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短期内虽然不能完全摆脱传统银行的束缚,甚至撼动传统银行的地位,但是两者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竞争关系;长远来看,两者除了相互竞争以外,更应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长期以来的主流部分,与互联网金融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演进作为研究核心,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演进的影响,然后提出了推进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良性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演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朱广娇 《金融博览》2021,(15):30-33
厘清"金融科技"的概念 《金融博览》:从早期的"互联网金融"到后来的"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发展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近十年时间,那么您如何评价这十年的发展变化呢?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定义"金融科技"? 邹传伟:从学术角度来说,"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是非常相近的概念.金融科技译自英文Fintech,但Fintech的概念起源很难严格考证,有文献指出Fintech来自20世纪90年代花旗银行的一个内部项目名称.2012年,我国学术界独立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是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对金融模式的影响.当时,Fintech在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受关注,反而是中国,因为移动支付和"宝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对互联网金融给予很大重视.从那以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以来,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以及金融产品网上销售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对中国的金融生态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对居民的金融投资行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河北省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144位城镇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河北省的发展状况及河北省居民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投资情况,提出了促进河北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和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从盈利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融资、风险以及金融脱媒等方面对传统金融业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要从处理好金融监管机构、主体与行为监管、各监管环节之间的关系来加强和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积极创新,还要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突破了固有金融体系和机制的障碍,对传统金融业形成冲击的同时,也推动我国金融领域不断取得创新,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已经在全球取得领先.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较多积极的影响,但因其虚拟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反而阻碍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开展,"P2P平台爆雷潮"更是给我国部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带来了数千亿的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保护的立法现状以及法律框架的构建、完善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