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全国村级债务形成的几个阶段及成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村级债务问题得到广泛关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行,作为村级重要收入来源的村提留,改变为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村级收入大幅度减少,村级盈利能力下降,进一步导致偿债能力下降,村级债务问题突显出来。发展到现在,村级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诱因,引起了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全国层面上分析村级债务形成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成因,提出防范化解村级债务的政策建议。在全国村对债务的产生发展过…  相似文献   

2.
据对全国719799个村合作经济组织收益情况统计资料的分析,1998年全国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改前几年稳定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首次呈现一定幅度下滑走势。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下降199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3022亿元,村均42万元,比上年49万元减...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化解村级不良债务16.9亿元.其中,回收债权化解债务6.2亿元,占年度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的36.7%;租赁、发包项目化解债务2.5亿元,占14.8%;拍卖资产化解债务2.4亿元,占14.2%;账务划转化解债务2.4亿元,占14.2%;高利抬款降息化解债务1.5亿元,占8.9%;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化解债务0.5亿元,占3%.全省连续两年累计化解村级不良债务47.7亿元,占2000年末村级不良债务的52.5%,平均每村债务由2000年末的134万元下降到101万元(按行政区划调整后的9157个村计算).比省政府预定的"确保两年化解村级不良债务达到50%"的工作目标超额了2.4个百分点.其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营管理》2003,(4):25-25
黑龙江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化解村级不良债务16.9亿元。其中,回收债权化解债务6.2亿元,占年度化解村级不良债务的36.7%;租赁、发包项目化解债务2.5亿元,占14.8%;拍卖资产化解债务2.4亿元,占14.2%;账务划转化解债务2.4亿元,占14.2%;高利抬款降息化解债务1.5亿元,占8.9%;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化解债务0.5亿元,占3%。全省连续两年累计化解村级不良债务47.7亿元,占2000年末村级不良债务的52.5%,平均每村债务由2000年末的134万元下降到101万元(按行政区划调整后的9157个村计算)。比省政府预定的“确保两年化解村…  相似文献   

5.
3月初在四川广汉市召开的全国农村信用社会计决算汇审工作会议提供的资料表明,1994年度尽管广大的信用合作财会干部职工投入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很出色地相继完成了新旧财会制度的顺利结转、信用社全面的清产核资以及组织会计决算等工作,但由于主要受宏观金融调控的影响,信用社全年经营成果很不理想。会议汇总的数据表明,1994年全国农村信用社50319个机构中,有16523个社亏损,亏损面达32.8%,比1993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亏损金额42.6亿元,比上年增加27.9亿元。全国盈亏轧差后仍净亏22.4亿元,经营形势十分  相似文献   

6.
1991年,全国农垦工业生产形势喜人,从36个农垦单位统计年报汇总资料上看: 工业企业个数11122个,比上年减少59个;其中:亏损企业数2459个,比上年减少91个,亏损面下降3.57%;亏损额54090万元,比上年增亏4123万元;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32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0%;产品销售收入达299.55亿元,比上年增加59.90亿元,增长了25%;其中:产品销售税金14.62亿元,比上年增加2.81亿元,增长了23.79%;利润13.42亿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紧紧围绕村级债务化解五年行动计划,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化债也是政绩"的观念,克服化债"等、靠、要"思想,通过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强势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工作取得明显实效。截至2016年底,全区实有村级债务总额下降24.3%,其中:有160个村债务净下降,占总村数73%;新增无债村48个。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9982万元,村平45.8万元,比上年增长16.8%。  相似文献   

8.
日前从中国银监会获悉,今年1—3月份,全国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下同)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粮食生产会议精神,进一步端正服务“三农”的经营思想,深化改革,稳健经营,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存款大幅增加,贷款发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春耕备播生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财务收支状况明显好转。 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5783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11.7%,比年初增加1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35亿元,增幅达7.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9811亿元,比年初增加1632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99亿元。到3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实收资本已达720亿元,比年初增加  相似文献   

9.
论目前基层粮食部门扭亏增盈的出路刘习贞一、目前扭亏增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亏损的严重性和扭亏的紧迫性。据悉,1997年1~7月份,全国粮食系统累计亏损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135亿元。南皮县1997年1~10月份亏损9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推动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总体呈现"四个不断"的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长.2009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74.1亿元,村均94.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3.1%.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中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分析农村医疗保障供求的状况,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构中的定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中西部农村能人和浙江农村能人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中国农村能人的规模、特征及多元作用。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微观基础是村域经济,而农村能人在村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民的效仿学习机制和农村能人的先试先行精神和物质条件,把农村能人推到了村域经济发展的领头人地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农村能人的能力建设、成长环境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步入了免除农业税的新时代,农村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改革,改变了农村原有的分配格局,明显减轻了农村负担,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的维护.但是现阶段农村分配关系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税费改革后,乡镇一级政府运转困难,村集体债务偿还较难,农民仍然要求增收等问题.本文从农村土地流转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分配关系,并提供相关的政策与建议,进一步规范农村的分配关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吕海燕 《南方农村》2009,25(4):30-33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已出现“男工女耕”现象。农村妇女已托起农业生产的“半壁江山”。相当一部分妇女通过辛勤劳动、勤俭持家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逐步担当起家庭生活的顶梁柱和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角。本文通过对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论述与思考,在肯定农村妇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的同时,提出了农村妇女实践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事业做出了战略部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迫切需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从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静 《中国农史》2006,25(1):92-98
近代以来,随着华北潍县手织区的兴盛,潍县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手工业转型所造成的产业结构的变迁以及地方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为近代乡村商人群体的崛起提供了诱因,而商人资本在地域上的拓展和行业上的渗透、区域内外商人群体的联合以及商人的兼业现象等,不仅确立其在潍县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而且也影响到该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洪凯 《南方农村》2009,25(2):53-55
当前制约广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收入下降等四大方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广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五个方面的新机遇,促进广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应采取六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山区乡村产业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是山区乡村脱贫的关键。通过分析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所面临的困境,发现山区乡村地理状况复杂,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缺失,软硬基础设施贫乏,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乡风文明建设缓慢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因此,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迫切需要完善乡村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发展关系重塑的背景下,农村住房制度对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多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政策研究、实地调查和访谈,对农民工城乡生活状况的问卷调研,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住房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建立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住房需求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意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住房需求层次和农村住房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阐释建立农村新型住房制度的理论意义。从宅基地制度的局限性入手,发现宅基地所固有的成员权属性、福利属性及权能模糊性,是造成制度桎梏与现实发展的诸多矛盾的根源所在。据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的农村住房供应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住宅用地供应体系为主的新型农村住房制度,并对其影响、效果以及试点实践的可行性进行讨论。新型农村住房制度的建立,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住房发展困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潘义勇 《南方农村》2010,26(3):78-80
本文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赋予国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平等和一致的。对社会保障的权利也是这样,像在城市城镇普及社会保障一样,对农村居民也适用。本文描述了当前农村缺乏社会保障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困境现状;阐述普及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是国家的责任;提出了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目标;强调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农业体制改革、规模农业的实施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