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以来,中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迎接新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应通过产权制度、内部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的变革和发展战略的调整,将金融创新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疏于建立和健全金融监管制度是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内因,国际游资的冲击是一个外因。我国金融业最大的风险来自银行体系本身以及国有企业对银行的巨额欠债。重视经济金融的安全问题,加快我国金融改革步伐,这是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加入WTO日程的临近,中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加入WTO,可推动我国银行体制的改革,促使其与国际通行的规则接轨,提高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但面对外资银行在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实力、丰富的经营,经验等方面的广泛优势,国内银行业短期内受到的冲击将是主要的。必须加强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减少垄断,促进内部竞争、不断进行业务的开拓与创新以迎接“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5.
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是我国银行业作用斐然的一年。不仅银行业改革再谱新篇、国际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在成功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实现自身业绩复苏的同时,积极稳健的增加货币投放,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涌入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展规模、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调整组织体系,银行并购必将在我国大范围发生。但是,目前政府主导下以化解危机为目的的并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去年中国建设银行的净利润飙升10%至119亿美元。与此同时,拥有中国银行19%债权的美国银行,仅仅盈利了40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了73%。这样你就能明白了,为什么在今年5月份美国银行为了73亿美元而变卖了中国建设银行5.8%的股票。美国银行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需要融资数十亿来充盈资本。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继续扩张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首先掌控了金钱。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中国的银行业务面临国外金融机构强有力的竞争。本文拟就如何合理地利用GATS中的有关条款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安排,以制定有利于我国银行对外开放的市场适度保护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进入必将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面对这一问题,我国银行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改革并完善内控机制,强化银企关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推进银行电子化进程,以便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对民族银行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必须正视入世对中国银行业所可能产生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确保入世后中国民族金融业的特点,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入世前后外资银行在我国所享受的待遇进行了详细比较,提出入世后中外银行业的残酷竞争将不可避免。然后客观地分析了我国银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体制缺陷、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资产和分业经营是入世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根本问题,而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需要我们以银行体制改革的龙头,并在人才、创新、平等竞争环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行业与实体部门盈利水平的背离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与广泛关注。本文在存贷利差是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假设框架内,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结合实证分析,论证了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实体经济收益界限的贷款利率具有合理性,而作为分割银行业与储户收益界限的存款利率具有非合理性,即通货膨胀条件下,贷款利率随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而及时调整,而存款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具有粘性,结果使银行的存贷利差加宽,是银行高利润的形成渊源。由此证明了银行高利润并非源于侵害实体经济利益、而是源于侵害居民储户利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境内经营的外国银行现已达到相当的规模,这对中国银行业是巨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也是改革机遇。通过比较中国本地银行与境内外国银行的特点、优势和业务,指出中外银行各自竞争力所在和中国银行业所面对的危机,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后,其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管理技术和产品,使国内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银行业在加强内部治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形成有序竞争规则,防止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上分析了美国银行并购的特点,在考察小企业融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美国银行并购对小企业贷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务创新的兴起与中国实践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自身的革新、完善和发展。银行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最主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不断根据市场和环境变化,重新整合银行现有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以适应市场和创造市场、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达到自身效益和社会责任目标的过程。本首先从资本市场的迅速建立和发展、经济、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形成、金融管制的放松、科技创新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四个方面阐述了西方银行业务创新的动因,继而在回顾我国银行业务创新历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银行业务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制约因素在于:认识偏差、决策失误、制度缺陷、法律滞后和科技薄弱。最后对今后我国银行业务创新的选择方向作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率增加会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增加银行筹资成本、增加银行的风险偏好,从而加大银行危机传染风险。利率变化本身不仅可以成为危机扩散的催化剂,而且还可以成为银行危机扩散的衡量指标;在利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防由于金融风险的累积而发生银行危机。  相似文献   

18.
从银监会的设立解读中国银行监管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监会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银行监管理念的变革与发展。但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遗留问题,银监会成立后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协调,银监会应对入世挑战等问题,成为了摆在银监会面前的三大难题。银监会应从完善银行监管立法,改革银行监管手段,建立各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应对现实困境与未来挑战,维护银行业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对国民待遇问题的重新检视出发,分析了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客观态势,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应加快对内开放的政策建议,并结合台湾地区银行民营化的实践,指出了我国银行业在对内开放中应在市场准入标准、金融监管、银行退出机制设计等方面借鉴有益经验,以促进民营银行稳健成长。  相似文献   

20.
外资银行进入的积极效应发挥是否随金融环境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呢?文章运用我国14家银行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就此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但二者都比较微弱,而"金融稳定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引进含有交互项的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和银行业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