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丰南区丰越泥鳅养殖有限公司参照江苏尚墩等地养殖技术将低洼荒地或稻田改造成池塘养殖泥鳅,经过两年的试养从去年亏损,今年在泥鳅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亩效益在1万元,成功探索了一条调整我区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的新路,笔者对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来,江苏宿迁地区广大渔(农)民养殖泥鳅的积极性非常高,全市推广面积达26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个品种。本人根据2010-2011年在宿迁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实施的泥鳅苗种繁育及养殖过程中摸索和积累的经验,将泥鳅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泥鳅是地方养殖小品种,先前无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市场火爆,养殖的面积就多了起来。养殖泥鳅如何赚钱?笔者认为泥鳅分级养殖效益好,广大养殖户不妨一试。下面把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鳅池建设。泥鳅养殖池的水深要求  相似文献   

4.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适宜各类人群食用,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笔者于2020年在辽宁省灯塔市柳条寨镇大观音阁村黄家来鱼塘试验养殖,实施的是泥鳅苗种培育、成鳅养殖于一体模式,通过一年的精心饲养获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泥鳅不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一种美味佳肴,还有补血益气,壮阳利尿等药用价值。泥鳅属于常年消费品种,无季节性限制,其加工、销售方式多种多样,加之口味适应性广,不仅为国内各地消费者所喜欢,还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是一种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权威人士预测:泥鳅将是风行甲鱼之上的普及性高效水产  相似文献   

6.
<正>业内人士称,大鳞副泥鳅被誉为未来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大鳞副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鳞副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大鳞副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水泥池养大鳞副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大鳞副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  相似文献   

7.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山东各地养殖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泥鳅已成为山东水产养殖主要品种之一,藕田中套养泥鳅不仅能提高藕的产量,还能有效利用藕田水体并促进水体生态环境平衡,提高泥鳅养殖效率,是增加收入、提高水体使用效率的高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2005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河南沿黄地区稻田生态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精养泥鳅的稻田一般亩产泥鳅可达  相似文献   

9.
泥鳅成鱼人工养殖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是现代养殖业中的常见品种。现将泥鳅成鱼养殖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挖掘泥鳅这一传统优质品种的增值潜力,探讨其综合养殖技术,我们于2003年开始,连续4年进行了池塘养殖泥鳅生产技术试验,亩产量稳定在6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现就泥鳅池塘养殖及相关技术要点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泥鳅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低脂肪水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泥鳅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很少有疾病,成活率也较高,一年四季全年供销。现如今的泥鳅养殖已经从单纯的苗种单养方式发展到了成鳅与莲藕、菱角等水生植物共养的高效养殖方式,并且养殖的效益也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之中。一、我国泥鳅养殖的基本现状20世纪80年代之前,泥鳅仍旧属于野鱼,还没有开展大面积的集中养殖。伴随着人们对泥鳅需求量的激增,野生的泥鳅资源不断减少,大部分的地区开始进行人工泥鳅养殖。泥鳅养殖的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投入的资金也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泥鳅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养殖前景较好的淡水名优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泥鳅主要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泥鳅是一种既能够自然生长,也可以由人工养殖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在我国多地都可以养殖。在泥鳅的养殖过程中,苗种是影响泥鳅养殖规模的重要因素。从我国当前对泥鳅养殖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捕捞野生苗种和人工繁殖苗种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泥鳅因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繁殖力强、饵料易得,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前景广阔。但是,泥鳅网箱养殖的成活率一致困扰很多泥鳅养殖户,加上泥鳅是弱势群体,天敌较多,提高成活率是现今泥鳅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养殖将提高网箱养泥鳅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一、苗种选择要成功养殖泥鳅,优质苗种是前提。在挑选泥鳅苗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泥鳅苗种大小规格相当,体色新鲜,以4-6cm为宜。②无病虫害。泥鳅常见的4  相似文献   

16.
<正>泥鳅是一种市场潜力大、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是近年来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因此,发展泥鳅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显得尤为重要。1.池塘选择池塘选择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池塘面积为鱼种池100~  相似文献   

17.
<正>泥鳅俏销的市场行情,催生了更多的人加入到泥鳅的人工养殖行业中来。但由于人们只知道泥鳅好养,不愁销路,却并不懂得科学的养殖方法,或一知半解,以为只要有水,投下苗种就可以养殖了。其实这种误解或轻视正是造成一些刚涉足泥鳅养殖的农户失败的主观原因。要想养好泥鳅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准备,否则任何环节的工作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养殖失败或劳而无功。那在养殖前到底要做哪些环节的思想、技术储备及准备工作呢?一是池塘的准备;二是泥鳅苗种的选定;三是泥鳅养殖过  相似文献   

18.
<正>泥鳅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素有"水中人参"之誉称,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产品供不应求。由于泥鳅养殖效益好,我国江苏、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开展了泥鳅的规模化繁殖与饲养技术研究,很多地区出现了泥鳅养殖热潮。池塘泥鳅高效养殖模式就是利用泥鳅独有的生理特性,在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该模式具有饵料来源广、易于管理、发病率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湖北省沙洋县的养殖户采用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该模式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往往小泥鳅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因为养殖密度过高,而需要分池养殖,以减小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但在泥鳅苗种分开暂养时往往引起大批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给泥鳅养殖企业或个体带来极大的损  相似文献   

20.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泥鳅还可以出口创汇,是国际市场的紧俏商品。但近几年来,由于自然资源的衰竭,泥鳅产量不断下降,因此人工养殖泥鳅,前景看好,而泥鳅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环境因素适应性较强,易于人工养殖。2003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