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职业农民”实际是一个新名词。长期以来,我国农民教育主要以农民职业教育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民职业教育与职业农民教育是两个不同概念。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2.
沈为民 《中国就业》2006,(12):33-34
随着靖江市沿江开发力度加大、各工业园区经济建设迅猛发展,被征地农民也随之增多,目前,该市有被征地农民12806人。靖江市劳动保障局从实际出发,采取“四个延伸”的工作举措,即“延伸组织网络、延伸就业服务、延伸优惠政策、延伸工作机制”,重点抓好被征地农民培训工作,尤如一场及时好雨,满足了该市对被征地农民技能培训的迫切需求,有力地促进了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要建设现代农业,需要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现对如何培养新型农民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近期的宏观政策决策,农民职业教育和中共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将十分紧密。而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民职业教育与农业技能培训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显示出对后者的强大推动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到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怎样解决农民及农村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针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及新情况,初步探讨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培育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是新农村建设实效发挥以及能否真正成功的关键。而能否成为新的学习型农民又是农民能否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苏诚 《西部财会》2012,(7):16-18
通过对几年特别是2011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的认真梳理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但与全国农民入均纯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拉大。2011年陕西GDP在全国排名第17位,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排第26位。农民收入增长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财政部门要制定政策,增加投入,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尽力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赵倞 《活力》2013,(12):14-15
五大连池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级市,现辖1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农民家庭4.3万户、农村人口15.6万人、农村劳力8.3万个。2012年底全市转移农民总量4.9万人,其中常年转移市外务工农民3.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60元,其中农民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相似文献   

8.
刘静 《乡镇论坛》2014,(32):32-3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就缺乏根本支撑。因此,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为建设新农村同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势在必行。明确培训方向 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并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9.
赵路 《宏观经济管理》2024,(2):53-60+69
随着“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科技赋能农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对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结合农村互联网应用新要求,应从宏观层面,落实政策支持和顶层设计;从产业层面,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从农民个体层面,提高农民的网络应用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多层次多角度共同推进,优化和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政治参与是指广大农民群众通过投票选举、诉讼等形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并试图影响各级部门决策的行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是否健康影响着我国政治的发展。农民的政治参与锻炼和提高了农民自身乃至农村干部的政治素质、政治能力,促进农村问题决策的科学化和农村政策运做的合理化,推进了农村乃至全国政治建设的民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培育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是新农村建设实效发挥以及能否真正成功的关键。而能否成为新的学习型农民又是农民能否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农民增收问题无论从历史或现实角度看,一直是沉重的话题。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是农村政繁官多、职能错位和越位、农民参与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不平等导致结果不平等、对农业长期取多子少,单家独户小农生产的潜力已基本挖掘殆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精官简政、转变职能、消除事实上对农民的歧视、实现农民参与过程的平等、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强农民的竞争力,跳出小农生产的局限,跳出农村,通过体制创新与农村城市化,最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河北省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收入状况、子女个数、养老方式、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等变量对农民的参保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而性别、文化程度、农民能够承受的保费数额、投保费对农民的负担等变量对农民的参保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最后,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启秀 《价值工程》2011,30(16):148-149
本文以怀化农民创业培训试点县为例,依托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对400余名农民开展了创业培训。通过实践证明,农民创业维艰的主要问题在于农业创业风险大、融资难、政策支持不到位等等。本文主要就创业融资难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农民创业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经济统计》2006,(4):41-41
河南是全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50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30%。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的调查,近年来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农民外出务工仍存在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农村建设不能依靠作用有限的惠农政策,而应靠广大农民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也必须充分认识农民培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大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稳定、农民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努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更新农民的思想和观念、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倡导健康文明、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等,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胡泽勇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1):中彩页14-16
农村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农村城镇化并不能直接带来农民市民化的结果.农民市民化不仅是职业身份的转变和住居空间的转变,更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的转变和各种社会关系的重构.要积极解决农民市民化的载体、制度、素质及思想观念等诸种障碍,从城乡统一的立场出发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逐步实现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保护农民权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农”问题是新、旧两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朱镕基在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而在“三农”问题中,保护农民权益又是其中的关键。实现和维护农民的权益必须采取得力举措:农民直选乡镇官员;组建具有独立性的农会;允许农民自由迁徙;调整分配实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20.
农民生态农业营运能力开发主体包括政府、农民自治组织、涉农企业,他们的职能各有定位。农民生态农业营运能力开发体系的组织结构主要有政府+农户、公司(机构)+农户、政府+公司(机构)+农户、农民自治组织+公司(机构)+农户、政府+农民自治合作组织+公司(机构)+农户等几类,可按照生态链、价值链、供应链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