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适应市场的用工、分配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拓国企改革新局面的重要内容。而对国企经营者实现激励机制又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一切组织的激励与约束,最后要落实到人的激励和约束上来,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更要约束和激励同时进行,其机制要配套设计,才能使他们发挥积极的经营能力和才干。对于经营者来说,激励是多方面的,如月工资、奖金、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经营者的社会地位等,其中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为两种主要的激励机制。 一、年薪制势在必行 年薪制之所以能够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是因为它充分考虑了经营者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实行分配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经营者和职工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国企改革,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3.
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是市场经济和国企发展的需求。激励约束机制既包含精神激励与以年薪制、期(股)权制、持股经营为形式的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利益导向机制.也包含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保护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四中全会指出了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激励不足是影响我国企业经营者有效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1999年千家国企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创新是完善法人治理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国企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滞后,使得国企经营者激励效果弱化。为此,将国企经营者市场化配置与党管干部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在任免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整经营者薪酬结构,把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综合运用年薪制、持有股权和股票期权等多种薪酬方式,使经营者收入水平与市场接轨,建立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平衡计分卡”考核模式,将经营者业绩与薪酬收入紧密挂钩,奖惩兑现,同时重视精神激励,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经营者的智慧和潜力,以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作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政府一直尝试在国有企业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先后试行了如扩权试点与利润留成制度、厂长负责制、两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年薪制等,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经营者与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不力,弄虚作假、贪污腐败现象屡有发生。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既能使经营者的所得与付出相符,又能有效防止职务犯罪,成为当前深化国企改革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放眼世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起来的股票期权制度,无疑对解决这一难题具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企激励机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站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研究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指出目前我国国企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存在着大量负激励因素,阻碍企业发展。从而一般性地论述了消除这些负激励因素的途径。对国企经营者实现激励机制是国企改革用工、分配制度的关键一环。文章在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这两种经营者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企改革已走过了十多年艰难探索的历程 ,这期间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如何建立对经理人员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1999年 8月底公布的一份《1999年千家国有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报告》显示 ,有82 6 4%的国企经营者认为 ,影响我国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是‘激励不足’ ,而影响企业经营者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激励不足 ,积极性没有真正发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国内有关方面又开始了试行股票期权制的工作。股票期权制的试行有效的解决了长期困扰一些国企的激励不足的问题 ,为…  相似文献   

9.
西方企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了企业的高效运营.在构建和完善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时,如能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激励经营者约束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对经营者薪酬计划的设计。经营者薪酬激励以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为制度基础,体现的是企业对经营者薪酬、奖金及其他相关事宜做出的制度安排,是经营者激励机制在物质上的具体体现。它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将有关人员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联系  相似文献   

11.
转型经济视角下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直接影响国企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激励约束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动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运行的诸多有效因素,最后,对上述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优化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年薪制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企业薪酬制度,其核心是对经营者形成激励、约束和风险机制。从试点的情况看,试行年薪制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和要求,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激励制度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发挥了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乔 《中国审计》2008,(1):34-37
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变思想认识、长短期激励结合、物质非物质激励结合、建立科学考核体制以及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国企激励机制建设的思路,以期对调动国企经营者积极性、构建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推动力,如果利用得当可促进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换言之,企业构建完善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将会对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分别从概念、方式、问题和完善策略的角度进行展开,研究如何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即出现职业企业家来经营国有企业资产。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研究如何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对促进我国企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企领导人的薪酬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现代企业》2008,(6):26-27
国企薪酬激励机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断创新,开始呈现出多样性化的格局。国企领导人已开始建立以经营业绩考核为主体的约束机制和以年薪制为主体的激励机制,那些为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起关键作用的企业家得到了较高的回报,国企领导人人力资本的市场价值从制度上得到了承认。但要使国企经营者在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与所有者利润最大化目标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仍然是当前国资薪酬制度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国企要不要实行年薪制 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实施年薪制很有必要。因为经营者从事的是复杂劳动,实行年薪制是对他们劳动的必要补偿和正确评价。在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条件下,实行年薪制还能强化对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实行年薪制,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我国国有企业市场化管理的最佳四人点,也是国企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委托经营者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而经营者接受委托代理所有者行使管理权.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者注重自身人力资源的增值和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经营者做出的经济决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充分考虑所有者的利益,从而产生所谓"道德风险"问题.如何制定一种激励、约束制度,将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使经营者能够按所有者的目标要求进行经营活动,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在众多的对管理层的激励方案中,股票期权制度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宁岚 《企业天地》2003,(10):11-12
党的十六大为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国企领导班子要坚持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国企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完善国企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激励和约束制度,形成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国企领导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是国企党建的关键。市场经济呼唤高素质的国企经营管理者队伍。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我区国有企业经过三年改革整顿,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  相似文献   

20.
激励机制是否科学完善,尤其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经营者股票期权这种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