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资本充足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资本充足监管和商业银行风险实证分析发现,资本变动和风险变动负相关。通过对资本充足监管有效性程度计算,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有效程度介于0.25%—0.5%之间,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有效程度相比,我国资本监管的有效程度较低。这种低效性将随着资本监管制度本身激励相容性降低还将降低。因此,提高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应该增加资本监管制度本身的激励相容性,如完善差别监管,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等。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激励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局部调整模型和三阶最小二乘法(3SLS),分析了金融危机如何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之间的关系,并首次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我国上市银行在面临资本监管压力下资本水平与风险水平的调整。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强化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效果,但也增强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这与监管当局试图通过资本充足率监管达到维持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初衷相违背。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银行资本调整与风险调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金融监管再次成为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乃至公众的焦点,金融危机暴露出银行资本约束机制的一系列缺陷,促使资本监管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又一次集中检讨和改革。巴塞尔委员会自2009年起着手研究新一轮的资本监管改革方案,并于2010年12月正式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简称"巴Ⅲ"),"巴Ⅲ"确立了银行资本监管新标杆和新高度。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后根据"巴Ⅱ"等配套要求,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风险计量和管理指引。2012年6月,银监会正式颁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简称"资本办法"),标志着以"巴Ⅲ"为基础的中国银行资本监管新标准在国内的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6.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4)
区别于以往从宏观环境或自身因素等角度分析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运用资本市场投资者交易数据,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关系主要由投资者情绪的中期成分所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投资者情绪的关注,尤其要重视投资者情绪的中期变化情况,避免出现过度乐观或迎合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银行监管、监管有效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选取85个国家和地区1998-2011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较强的银行监管增加了以Z值测量的银行信用风险;(2)较强的资本要求、业务限制监管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但监管权力的增强却会提高银行的不良贷款率;(3)由于银行监管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依赖该经济体的监管有效性水平,因而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4)按人均收入水平标准将各经济体划分为高收入经济体和低收入经济体组别后,结果发现银行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银行监管与监管有效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两组别上也存在很强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警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走向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最先由美国信孚银行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根据风险配置资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些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大银行在这个思想上发展形成了一套新的风险管理方法,那就是经济资本的管理方法。经济资本相对于监管资本有很多优势,但作为一个由众多国家和组织通过谈判、协商,耗费很多年才达成一致的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具有很长的时滞性,这显然是很大的缺陷。随着经济资本管理方法的迅速发展,巴塞尔委员会也逐渐认识到了巴塞尔Ⅰ的不足,2004年,巴塞尔Ⅱ正式发布。巴塞尔Ⅱ由三大支柱构成,分别是最低资… 相似文献
10.
监管改革、银行竞争与风险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面板数据,本文分析了资本监管约束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首先采用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衡量银行业的竞争程度;然后在1998-2009年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的改革变迁的基础上,运用静态、动态面板数据分析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增加了信用风险,却降低了流动性风险;政府监管减少信用风险的作用受到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尽管监管对流动性没有直接影响,但市场化程度较高时监管会减少流动性风险.结论证实2006年以来政府监管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针对银行风险的监管改革应充分考虑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信贷业务造成了冲击,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发展带来了机遇,银行可以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开展多元化的业务经营,并通过上市完善其治理机制.商业银行应推进金融业务创新,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率;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增强银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中介指标,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形式和路径因各国经济金融制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以中国银行业为研究对象,选择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就2002~2013年间利率对其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良贷款率而不是风险资产比率更适合衡量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利率水平与不良贷款率之间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反向变化关系;银行风险具有动态性和延续性;银行异质性与利率的交互作用尚没有对银行风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是指银行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偿还不了形成逾期、呆滞或根本无法偿还成为呆账贷款,银行蒙受损失具有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主要表现形式是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无法收回主要是由于借款人不愿或无力归还借款,所以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来源于借款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估计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平均成熟期,以检验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是否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水平较高,其中中等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水平比大型商业银行更高。所以,大力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是中国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微观银行理论的产业组织方法,构建了一个含有信用风险和准备金监管要求的风险中性商业银行行为模型。在引入资本监管要求后,借助风险价值(MaR)概念,分析了影响银行行为的因素。结果发现,法定准备金不影响银行的风险行为,但资本监管要求导致风险中性的银行表现出风险厌恶。商业银行有内在的激励去从事风险对冲,并可以从中获益。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银行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商业银行的隐形风险也在日趋增加。根据2008—2010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商业虽然尚处于基本安全区域,但部分指标给出了风险信号。在中国金融市场不断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应尽快建立全面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并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即时检测,以保证中国金融市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操作风险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风险调整的业绩考核的基础,操作风险内生于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之中。操作风险产生于作业环节,要准确地度量操作风险必须从作业环节入手。经济资本占用实质上是一种成本,可以借鉴作业成本法的思路来构建基于作业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度量模型。该模型具有风险敏感性强,便于应用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风险评估客观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管理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对国际经济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加大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国别风险,国别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对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商业银行国别风险管理经验的分析结果显示:加强国别风险管理可以提高跨国经营效率,从而保持金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了2000—2006年我国17家商业银行的时序与截面混合数据,采用Logit回归及多元回归法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与银行规模、资产收益率、上一期资本充足率、股权结构、资本市场回报率呈正相关关系,与银行信誉、不良资产率和宏观经济状况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改制上市取得显著效果的大背景下,综合国内外已有的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提出了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