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东盟是我国重要的投资和贸易伙伴,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其处于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枢纽地位.但我国对于东盟的直接投资在层次和规模上,均无法满足现行经济战略的基本要求,为此,需通过合理化手段扭转该现状.文章对"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升级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资源型大省的山西,当前的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单一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而"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全球瞩目的最具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山西如何凭借"一带一路"转移过剩产能,发挥自身优势,倒逼改革和改善经济环境成为迫切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给安全和能源环境安全,目前我国能源进口地理方向和运输通道较为单一,能源面临各种安全困惑.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后,中国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能源、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我国将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即拓宽能源进口来源和运输途径,增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进而提高我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连云港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连云港在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基础上明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定位的现实意义,结合港口发展现实需求,提出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优势、着眼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区域的协调合作、注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民心相通、努力申报自由港区和自由贸易区先导区等.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彰显了我国带动区域经济,实现各地区互利共赢、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一带一路"的有序推进相适应,国家供应链发展战略对"一带一路"战略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在全球过剩的经济环境之下,两大战略也面临着认识和价值差异上的障碍,以及落实环境差、建设难度大等方面的挑战."一带一路"与国家供应链发展战略为全球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符合全世界人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共同意愿.为构建好"一带一路"及其所需的国家供应链发展战略格局,中国应从布局、实施诸方面尽快探索出科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同为国家战略,两者在对外开放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两大战略顺利对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从两大战略的提出背景出发,分析了两大战略的关系.从构建交通运输网;打造低碳节能经济结构;发挥京津冀政治文化优势帮助"一带一路"加强政治沟通等方面,给出了两大战略对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面临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需要而提出的重大决策."一带一路"不仅仅对全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有重大的意义,对河南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河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是河南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必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为融入"一带一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沿海港口作为航运、物流、贸易等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是一国或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整合区域乃至全球经济资源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进程中,充分发挥中国沿海港口的战略支点作用,优化港口的发展规划,拓展港口的综合功能,强化其与沿线国家港口、陆上交通枢纽及物流体系的互联互通水平,将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产生重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新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以及资源优势等使其具备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基础条件、优势和潜力,未来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面对机遇与挑战,新疆应通过准确战略定位、创新政府管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以及争取国家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来建设核心区。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共同构成经济新常态下的三大战略. 该经济带建设既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也是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新高地. 其核心区包括西北五省(市、区)和四川、重庆. 它主要承担着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等功能.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重点从战略合作、建立立体交通网络、加快经济区和城镇群建设,通过产业链的形式在国内形成"树干—树根"式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粟迎春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14,(4):60-66
欧亚草原丝绸之路东面与中国相连,西面则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文明相连,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享有"黄金之路"美誉的阿尔泰山是这条通道上的中心之一,也是草原丝路民族文化的摇篮。商贸往来、王朝兴衰、民族迁徙乃至城镇分布与环阿勒泰草原丝路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草原丝绸之路文化的变迁昭示我们,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应重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主动参与文化交往与交流,将多元文化整合成为能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15.
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国内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研究进展状况,探讨了跨区域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合作方式;海丝旅游品牌的营销以及筹划制定海丝旅游合作的总体规划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其推进势必伴随着中国权力半径的延伸和承受沿线国家地缘政治风险的阻碍,沿线国家地缘脆弱性成为影响倡议顺利推进的关键前提。从脆弱性视角出发,界定地缘脆弱性内涵,以敏感性—应对能力作为地缘脆弱性评估框架,基于综合指数法、空间探索性方法和ArcGIS可视化手段,利用GDELT中海量事件数据和沿线国家统计数据,测度2000-2017年"海上丝路"沿线海洋国家地缘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探索地缘脆弱性演变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结果表明:①时间序列上,沿线区域地缘脆弱性波幅较大,不同板块差异显著;空间演变上,脆弱性高的国家数量先升后降,空间格局基本保持稳定。②三项指数均存在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且体现出地缘政治风险高和地缘影响力大的区域在空间上重叠的"悖论"。③地缘脆弱性演变的影响因素为地缘政治风险和地缘影响力;内在驱动力涉及地缘区位、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 相似文献
17.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份为研究区域,构建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健康距离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2008—2017年旅游公共服务失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时间上,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份旅游公共服务失配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旅游公共服务失配度区域绝对差异减小,相对差异增大;(2)空间上,旅游公共服务由不均衡中度失配向均衡良好水平演进,并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3)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份旅游公共服务失配的因素各异,其形成机理是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其创新效率直接影响区域创新发展。基于价值链视角,以2009—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区)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技术转化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验证不同因素对不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区)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态势良好,区域创新效率差异正逐步缩小,技术研发效率明显高于技术转化效率。在创新过程中,劳动者素质、技术积累是提高技术研发效率的关键因素,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支持、企业规模扩张能够显著提高技术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Promoted by both the “going out” policy and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OBOR) Initiative,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has grown rapidl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 spatial network has gradually formed that facilitates global production, sales,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China's OFDI network along the OBOR and its determinants. The block mode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China's OFDI spatial network comprises four gradient sections. In addition, the analyses of 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 and 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s demonstrate a tendency of agglomeration of China's OFDI, which may hinde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ts spatial correlation networks. Finally, we present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stemming from the study in the hope of helping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firms to optimize their OFDI spatial layout strategy along the OBO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