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以26个转型经济国家为样本,分别建立Probit和Logit模型,对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模型稳定可靠,定量变量、虚拟变量和控制变量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其后,将我国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自1995年以来,我国实行硬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是最小的,远远小于实行中间汇率制度,明显小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所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因此,当前应该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长远目标是实行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坚决杜绝中间汇率制度,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
固定汇率制是不是危机的根源?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回归真实来让我们重新正视当前的现实。十年后重温亚洲金融危机的特征予以我们许多启迪。本文仅从汇率的角度进行解析,再度看看是否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国际投机资本提供了冲击空间?是否是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制度安排有不可推却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布兰德首先回顾了到1990年已达成共识的三个观点:一是各国的浮动汇率无法同步调整,二是国际经济体系易受危机侵袭,三是大幅度的汇率调整或固定汇率制度下对汇率的初步调整会导致和传播金融危机.但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汇率问题无法预测,只能作分析。根本问题是要改变汇率机制问题。固定的汇率制度固然便于交易,但为什么各国都与固定汇率脱钩?目前只有中国、马来西亚和香港使用固定汇率。美元天天在贬值,美国的财政赤字对他自身不会造成危机,而这种危机会转嫁到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头上。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继续与美元挂钩,风险太大。脱离固定汇率是必然的趋势。但这一变动难度很大,在目前投机因素很强的情况下,不太好动;要动,幅度也很小。在去掉了投机因素后,国家才会伺机出台政策。所以汇率的调整是不可能被预测到的。我认为,2005年中国经济的热点,将是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后,开放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迫切。良好的竞争氛围、较低的经营成本、多样的经营策略等等,都要求中国尽快开放资本项目,融人世界经济。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了个醒:如果说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是必须的。那么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就要慎重。许多东南亚国家就是由于没有处理好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的协调问题,在冲击来临时无法有效应对,使产出和汇率等发生不利变动,最终使自己陷入了内外失衡的困境。至今还不能完全恢复。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汇率制度以增强我国的抵抗力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国现行汇率制度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如果资本项目开放,此搭配就与亚洲金融危机国家的政策搭配是一样的。实践证明这种搭配非常脆弱,另一方面关于现行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扭曲情况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使汇率制度改革的呼声很大。既然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是必要性,那么在不同的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下讨论与之相协调的汇率制度的是相当必要。而且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希望通过分析找出一个合适的汇率制度安排以实现与资本项目开放度的动态、有效搭配,为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一个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困境。实证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要有效规避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就要通过各国汇率制度协调和改革,藉此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7.
东亚各国和地区在经历了两年噩梦般的金融危机冲击之后,最终于1999年下半年转入稳定复苏的轨道,而在21世纪第一年行将离去时,南美国家阿根廷又陷入了一场全球瞩目的危机,这些事件远远超出了金融危机的范畴,体现为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甚至从深层次上讲是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货币危机无疑是诸种危机的导火索,而汇率制度的危机则是多米诺效应中倒下的第一块骨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困境.实证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要有效规避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就要通过各国汇率制度协训和改革,藉此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9.
一、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1994年我国改革了过去长期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全面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这些改革措施奠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并轨以来,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到1996年底,人民币汇率由并轨之初的8.7RMB/US ($)升至8.3左右,升值约5%.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而加重危机,我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采取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成功地稳定住了人民币汇率.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由于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从而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我国汇率政策的主要取向.1998年以来,人民币的美元基准汇率的变动幅度不超过1%.我国事实上实行了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0.
开放的资本市场与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业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性,特别是在开放状态下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从而危及一国的金融安全。所以,我们在看到一国资本市场开放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带来的风险。根据1997年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东亚五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人均GDP是同期美国人均GDP的20%左右,到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该比例如果以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已达到了67%。然而经过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该比例又重回20%左右。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开放是涉及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问题。资本市场开放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1.资本市场开放使得国家减少或丧失对汇率、利率等领域的调节权。国家保持对汇率和利率等领域的调节是一国维护其金融主权的重要手段,但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国家在这方面的调节权有所减小。到目前为止,新兴市场上发生的金融危机都是本币的大幅度贬值。发生危机的国家或地区一般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或盯住汇率制度,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得外部投机资本对内部外汇市场造成冲击,最终的结果是开放国家或地区被迫放弃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转而采用浮动汇率制度。虽然从理论上讲,浮动汇率制度并不会对一国金融安全造成直接影响,但实...  相似文献   

11.
《云南金融》2004,(4):45-45
“汇率”对大多数国内民众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以下是对几个相关概念的介绍:所谓的汇率机制或汇率制度,指的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比价的决定基础、变动方式等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从本质上说,汇率制度可以分为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指由政府确定一个稳定不变或有限变动幅度的货币比价,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来维持该  相似文献   

12.
智利汇率制度市场化的进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龙 《中国金融》2005,(15):59-60
实现汇率制度市场化、增加汇率弹性是智利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智利退出钉住汇率制、实现完全浮动汇率制的过程中,智利汇率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三种汇率制度模式: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的传统钉住汇率制度;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爬行钉住区间制度;90年代末至今的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相对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改革过程中发生的货币危机和面临的巨大货币压力,  相似文献   

13.
论汇率错位与国际汇率制度改革深圳横岗经济发展总公司常贺梅一、汇率错位与浮动汇率制1944年7月44个协约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战后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根据该体系,各个国家将其汇率钉住美元并保持在一个狭窄的域间波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汇率制度、流动性不足与货币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危机再次成为理论上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内生于钉住汇率制度的道德风险是造成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脆弱的主要原因,而脆弱的金融体系、大量的短期外汇负债又会在国际资本的冲击下最终导致钉住汇率制度的崩溃。虽然危机前,各国在维护钉住汇制度和保护国内金融体系这两个目标之间更趋向于后者,但是对于一个短期外债比例较大的东南亚国家来说,一旦货币危机发生会反过来对国内脆弱金融体系造成更大的冲击,并引发国内的银行危机。因此,当经常项目持续逆差主要是由短期外债的流入来融资的,为了避免双重危机(Twincrises)——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爆发,就需要一场主动的、及时的汇率贬值来纠正。  相似文献   

15.
"中间制度消失论"的争议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中间制度消失论”在90年代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这个时期的世界观经济发展现状相映照的。一些实行两端汇率制度的新兴市场国家,基本上都没有受到太大的金融危机冲击。如阿根廷和中国香港这两个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地区),都相对顺利地渡过了20世纪90午代;更进一步地,南非、以色列、墨西哥、土耳其等实行端点汇率体制的国家,基本上也都幸免于难。但是,2001年阿根廷危机的爆发,沉重地打击了固定汇率制,也冲击了“端点解假说”。  相似文献   

16.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不同的。金融危机前,东亚各国大多保持稳定的汇率政策,本币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从1997年泰国受到冲击开始,泰国、印尼、韩国、新加坡等爆发危机的国家在政府干预未果的情况下,纷纷与美元脱钩,放宽同  相似文献   

17.
汇率制度选择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合适的汇率制度会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不合适的汇率制度则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加速的情况下,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近年兴起的几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主要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和两极汇率制度理论等,并分析了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最后特别指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是历次国际汇率体系变化的导火索。纵观历史,危机过后的国际汇率体系都发生了相应变革。基于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汇率制度分类方法,本文着重探究危机后国际汇率体系变化的新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危机后,国际汇率体系弹性正逐步扩大。此外,根据上述结论并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钉住汇率制度可能成为一国金融危机的诱因.泰国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的过程表明,泰铢危机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泰铢危机的根源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泰国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迫放弃钉住汇率制度,走向浮动汇率制度的.  相似文献   

20.
王炜祎 《中国外资》2004,(11):53-55
<正> 自1994年外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采用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直至1997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才被迫改为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具有明显的固定汇率特征。那么,人民币汇率政策未来的走势如何,究竟是继续盯住美元的实际固定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