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ECM的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就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国家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赵理想 《西部金融》2014,(10):82-85
在不同外汇管理时期,货物贸易违规业务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四个外汇管理时期的典型案例比较,总结出贸易项下违规业务的动机、专业化水平和规避监管手段的变化趋势,揭示当前形势下货物贸易外汇监管难点,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我国建设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仍然重视利用外资,其目的是为了利用外资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推动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促进产出增长.而福建省作为全国第四大经济区--海西地区的主体地区,外资对其产生的外溢情况并不乐观,通过检验福建企业数据发现流入福建的外资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为负,而流入中国(除福建外)的外资对福建企业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为正,其中福建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外资外溢效应的最大受益者,资本密集型行业受外资冲击较大,其外溢效应为负,此外,通过分析还发现福建企业的技术外溢主要来源于东亚的外资.  相似文献   

4.
自贸区货物贸易自由对于自贸区以及经济的发展都十分重要。为此,需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不断地提升自贸区货物贸易自由。本文介绍了自贸区建设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自贸区货物贸易自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是当前内外部失衡的集中表现.本问主要分析我国贸易盈余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阐明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中国货币政策,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际收支呈现出持续的“双顺差”现象。一方面,大规模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促使了资源寻求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引致了中国资本帐户的盈余;另一方面,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与剩余劳动力的城乡转移也为中国现代工业部门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动力,提高了本土企业产出和产品出口能力,并进一步导致经常项目收支顺差的递增趋势。另外,中国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了国内需严重不足,进而引起国际收支顺差。提高劳动者的报酬无疑是改善国际收支失衡,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反思和分析,研究微观的企业财务风险是如何传导蔓延引发宏现金融危机;提出宏观财政体系、金融体系与微观企业财务体系在财务结构上具有同构性的观点;指出资产结构和经营风险的关系、财务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多种杠杆作用对风险的传导与放大作用以及不可忽视杠杆对企业和社会的正负双向影响作用;特别提出要防止微观经营主体将自己的风险向社会转嫁,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重视财务管理,从源头上化解风险,防止微观风险对宏观金融的传导、放大和扩散。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对单位GDP碳排放、FDI流入量、货物贸易出口额和经济增长四个变量间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直接效应来看,货物贸易出口和GDP与单位GDP碳排放存在相关关系。但有些变量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总效应存在矛盾,有些变量长期直接效应与总效应存在矛盾,有些变量短期内无效应但长期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微观层面上因其师生的实际状况所面临的困境,可以通过从教学组织保障、教学环节规范和提高教师水平方面建立规章制度,以专题教学、话题讨论、改进教学方法等来化解。思政课课堂教学还应延伸至学生的生活,并引导学生实践。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81~2005年安徽省进口、出口和全省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安徽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现三者之间在长期存在着唯一的动态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出口与进口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6-2004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贵州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贵州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动因果关系;贵州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需要有更大的GDP总额的支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出口产品竞争力、出口产品多样化、出口市场潜力、出口增长结构以及出口产品技术水平等角度,构建了具有微观基础的统计指标,利用6位数产品的微观数据,对1992~ 2011年中国出口贸易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证实了中国出口贸易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也分析了出口贸易存在的诸多结构性问题.中国必须加快转变出口贸易发展方式,积极调整和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提高出口贸易的质量,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SVAR模型对安徽省进、出口贸易与最终需求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内因是进口贸易和内需,验证了出口贸易是以坚实的内需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现实,进口贸易则同时受到内需和外需的共同影响,但是对内需的响应存着较长的时滞。因此,在继续促进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同时,及时进口所需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及工业原材料,以配合区域内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是今后安徽省进口贸易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5.
外汇储备增加是中国近年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云南省商品进出口差额的分析,考察西部地区和云南省是否像全国一样,存在进出口顺差急剧增加导致外汇储备增加,进而推动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东部地区的流动性相对过剩,西部地区和云南省的流动性供应相对不足。云南省商品进出口差额对云南省的流动性供应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6年—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集,研究了出口贸易溢出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出口贸易的水平溢出和后向关联溢出均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正效应。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内资企业溢出是出口贸易溢出的主要来源;对于外资企业而言,其出口贸易的水平溢出效应较小,并且其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为负;外资企业过于强势的竞争力、形成的买方势力和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是这一现象的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17.
以嘉兴地区为研究对象.用进(出)口(总)额与专利授权数、劳动力成本、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模型,对人民币升值给嘉兴地区进出口带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因素,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一,通过要素密集型逆转提升贸易获利能力;第二.通过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联盟抢占销售渠道;第三,通过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5—2016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货物贸易规模大幅增长,南亚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对南亚国家出口产品结构变动不大且多为技术、资本密集型加工产品,进口产品结构变化较大且趋于多元化和合理化;中国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三国的贸易竞争性较弱、互补性较强,与印度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都比较显著;中国和南亚四国贸易关系网络密度趋于上升,进出口关系和贸易互补关系趋于向少数国家集中,贸易竞争关系趋于分散。总体上,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互补性大于贸易竞争性,各国贸易合作潜力较大。但2012—2016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货物贸易处于增长停滞状态。应优化贸易产品结构,拓宽贸易领域,增强产业互动,创造贸易条件,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货物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目前经济转型期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下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在分析收入分配 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细化社会核算矩阵(SAM)的数据,对我国收入分配与进出口贸易进行基于CGE分析的仿真模拟,研究发现,税收政策组合在结构化改善我国过大的经常项目顺差的效用上要强于政府转移支出,强化了我国宏观政策的相机决策的市场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弊大于利。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财务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进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等。为了更有效应的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进出口企业应当通过各种途径积极筹划,提高对人民币升值风险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