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颁布有关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因此,在我国一直未建立类似于欧美等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但实际上我国政府一直实行的是事实上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相比,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具有不成熟性、不完善性和无效性等缺陷。本文重点分析两种不同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及其产生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存款保险制度研究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了实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后的效果及必要性,之后对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认为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不利于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造成经济体潜在的金融风险上升,论证了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认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促进金融市场的有效性、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也可能引发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潜在风险,最后提出了强化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存款保险结构在业务上应独立等减小潜在金融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较具争议之处就在于该制度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事实上;我国现阶段已经存在着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尽管不能完全避免道德风险,但若风险程度要远远低于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来降低道德风险,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中,金融机构间的剧烈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最终可能发生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事件。因此,如何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维护银行信用制度的稳定,已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以及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有法律基础的显性担保。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利率市场化顺利完成的前提。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隐形全额存款保险的诸多弊端的基础上,比较了存款保险制度在防止系统性风险,消除利率市场化的后顾之忧方面的效用及"副作用",提出了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存在着对存款人的隐性保护。本文基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两种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的大小,结果显示,从隐性存款保险向显性存款保险转变能有效地降低银行的道德风险以及提高其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的逐渐加深,建立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已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不同方面来阐述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国情,采用博弈论的方法选择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赔偿模式是限额赔偿模式。  相似文献   

8.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结论有:一、现行银行制度在其承担流动性保险功能时有其固有的脆弱性,存款保险制度则可以为类型存款人取款提供一种有效的制度保障;二、我国隐性"超级"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加剧了道德风险,亟待出台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三、风险预警机制替代市场监控能较好地解决存款保险制度无法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存款保险降低道德风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美日两国存款保险制度各有特点,美日的存款保险制度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中国一直实行的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迫切需要借鉴美日的经验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影子银行概念提出至今,国际上仍没有一个权威、确切的定义.由于我国影子银行不涉及证券化、杠杆率较低等特点,因此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及初级阶段特征.与影子银行一样,我国长期处于隐性的初级存款保险制度下,央行在2013年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当年的改革重点内容之一.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研究制定显性《存款保险条例》的背景下,存款保护范围、影子银行的界定是2014年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