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体恐怖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类型,它具有独特的特征,有别于恐怖主义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以近年来频发的公交纵火案为视角,通过分析个体恐怖犯罪的特点,评估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提出完善我国刑法中的保安性措施以预防该类犯罪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校学生犯罪频繁发生,财产型犯罪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财产型犯罪在高校频发是有其原因,人文精神缺失、社会不良风气、法制教育滞后、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等是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寻找解决对策,以避免大学生走上犯罪之路。  相似文献   

3.
贿赂犯罪是世界范围内腐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我国贿赂犯罪呈现出新特点,贿赂方式多样化、国际化,贿赂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待法律更合适地界定。对这些新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打击贿赂犯罪。从犯罪构成四方面对贿赂犯罪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和司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口的自由流动对原有的人口管理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相应地,流动人口犯罪也对原有的犯罪控制措施提出新的课题.应从减少"盲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流动人员社会安全阀制度和犯罪综合防控模式等方面着手,解决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遏制与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的新特点,分析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犯罪根源,并提出了对青少年犯罪采取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共同积极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势骇人。本文对其犯罪的成因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犯罪频繁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校园和社会的的稳定。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人文精神缺失和法制教育观念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心理疏导缺位则是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探讨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学校教育或个别教师与少年犯罪之间有无影响关系,采取哪些必要可行的教育措施,防范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亦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9.
杨帆 《大众商务》2010,(1):208-20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渗透入青少年思想中,使那些抵抗力不强的青少年沾染了各种恶习,最后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犯罪问题令人担忧。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并探讨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目前行贿犯罪的特点,阐述了行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就行贿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提出了建议,认为在行贿和受贿犯罪这一对丑恶行径中,行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清除了行贿也就消除了受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渗透入青少年思想中,使那些抵抗力不强的青少年沾染了各种恶习,最后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犯罪问题令人担忧。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并探讨一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校学生犯罪率的不段上升,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预防、减少在校学生犯罪,学校责无旁贷。本文通过对 在校生犯罪情况的分析,探讨了构建三大"育人网络"作为防范对策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其中隐匿性心理危机因难以被发现令人猝不及防,导致自杀成功率远高于其他心理危机。本文详述了隐匿性心理危机的概念界定以及对个体、家庭、同伴、学校、社会造成的危害,尝试从"4R"危机管理模式的角度探究隐匿性心理危机的干预路径,以期对高校开展危机事件的预防、预警及发现与化解提供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立伟 《大众商务》2010,(2):246-246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生活、学校教育、社会居住环境和情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性客观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形成犯罪的心理,走向犯罪。  相似文献   

15.
孙立伟 《大众商务》2010,(4):246-246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生活、学校教育、社会居住环境和情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性客观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形成犯罪的心理,走向犯罪。  相似文献   

16.
民族恐怖主义犯罪作为一类犯罪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惩治民族恐怖主义犯罪具有指导意义。在打击民族恐怖主义犯罪中,必须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总体上,坚持以严为主的基本方针,注重从宽的基本原则,坚持相济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必须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到预防和惩治民族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与刑事执行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青年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犯罪心理的教育与预防,同时,大学生也要加强对犯罪心理的自我防范。  相似文献   

18.
网络犯罪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波及范围广、侵害客体多、社会危害大、主体年龄轻、智能程度高、侦破取证难等特点。防治网络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贪污贿赂是伴随人类历史的社会现象,贪污犯罪的一般原因是掌权者在私欲的支配下以权谋私,预防和惩治贪污贿赂犯罪,要从内外着手,一方面预防掌权者自私意识滋长,另一方面加强外部监督.这些措施的基础就是想弄清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相比,在社会危害性、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原因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采取不同的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中制定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起诉制度,尤其是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和犯罪缓诉制度,对于解决未成年人犯罪,进一步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