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有备而老     
中国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约在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社会,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但人口老龄化不等于社会老化,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影响着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老年人没病、有钱,会讲故事;青年人乐观、勤奋,劳产率高,老龄社会就是有生机的,而这需要国家按照老龄社会的时间表,实施有备而老计划。在进入老龄社会阶段要健全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根据日本《2008年版老龄社会白皮书》统计,195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5%,而1970年已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到1994年这个比例已超过14%,进入了"老龄社会"。2015年时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竟超过26.7%,也就是意味着日本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迈入真正的老龄社会。另一方面,老龄化的背后,还有急速进行的少子化。日本"合计  相似文献   

3.
超老龄社会是指年龄超过8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比例达到或超过5%。这是一个全球现象,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国已经进入超老龄社会。根据研究,至2035年左右,中国将会进入超老龄社会,届时将面临八方面挑战:经济增速下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银发贫困普遍、社区养老是主流、养老金缺口的巨大压力、医保缺口长期存在、延迟退休和老年就业成为普遍现象以及老人的社会关爱缺乏等。  相似文献   

4.
侯建方 《金卡工程》2010,14(4):109-109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物质赡养问题基本解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高层次的需要——精神需求就会凸现。本文借鉴我国古代、外国有关制度的有益经验,结合目前的实际国情,就完善我国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制度做些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自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3%,是推动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主体。庞大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趋势,关注农村老年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漏洞,分析目前存在的漏洞,探讨农村老年人权益保障对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以及构建构建友好型老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商业保险介入养老产业的驱动因素1.养老产业强大的需求空间,为保险资金介入养老产业提供了可能我国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劳动人口下降;2037年,老龄人口赡养比将达到0.5比1,进入深度老龄社会。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人人数未来半个世纪都会保持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将进入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并于本世纪20年代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40年代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2021年两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同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当下国内养老行业能否满足养老服务的需求?未来我国养老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8.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人口老龄化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社会。2012年7月10日,全国老龄办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截至2011年末,全国60岁以,  相似文献   

9.
成洋 《中国外资》2013,(24):139-139,141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世界卫生日每年一度,2012年将主题锁定“老龄化健康”。专家指出,中国预计将在2026年至2027年进入“老龄社会”,老龄人数将占世界首位。中国将面临“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双重挑战。人社部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建议。延迟领取养老金似乎势在必行,然而反对的声音随之而起。本文通过对陕西省5个城镇280份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城镇居民对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的意愿及其影响,并提出了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恺 《北方金融》2023,(1):90-95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老龄金融服务面临着巨大挑战,金融服务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当然冲击背后蕴藏着商机。本文进一步探究我国老龄化社会金融服务的现状,从我国现阶段老龄人口的金融服务需求出发,结合我国金融发展情况以及国外金融发展情况,做出初步的研究探索,指出问题所在。在国内外老龄化金融服务创新的经验基础上,探究如何满足老龄人口在日常支出、理财、养老等方面安全性、多样化需求,转变经营及服务理念,积极进行老龄化社会金融服务创新,提出自己的建议及看法。本文希望能够为我国老龄化金融服务创新找到一条道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红  唐继碧 《会计师》2012,(18):35-36
<正>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四二一"为主的家庭结构模式导致了养老方式从以家庭养老为主转变为以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并重的养老模式过渡,同时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收入也不断增加,政府对养老产业大力支持,但是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养老产业的落后和养老产品、服务的严重缺失,因此,我国养老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本论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国老龄社会养老产业的投资机会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初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社会结构态势已经相当明显,问题也日趋严峻。同时,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土地被房地产业纳入到最基本的资源框架之中。本文简要探讨我国独具特色的养老地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作为全国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老龄问题尤为突出,老龄化一方面减少了城市的有效劳动力,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老龄产业作为“银色产业”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本文以上海城乡老龄消费为出发点,通过灰色关联度测算,分析了城乡老龄消费结构存在的差异,通过这些消费结构需求差异,对上海服务业的发展影响做出分析,并得出结论,老龄化的消费需求对上海“新四中心”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也为上海的服务业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申言  国平 《草原税务》1998,(12):30-30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褒扬重视老龄工作的领导和热心于老龄事业,勤勤恳恳为老年人服务的老龄工作部门,提高尊老敬老的敬识,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展,包头市市委、市政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养儿防老"已不能满足老龄型社会结构的需要,"金融防老"才能迎合老龄化时代的主题。我国金融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基础薄弱、发展迅猛,存在许多隐患。面对老龄化时代的冲击,国家养老储备不足,养老金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6.
沈阜周  文熙 《上海保险》2013,(9):8-10,19
一、我国对养老实体经济的迫切需求 目前,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给出的某一国家(地区)进入老龄社会标准是60岁以上人口在该国(地区)的总人口数中占比达到或超过10%,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国情,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产业大多处于初期,亟待开发并规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大力倡导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的发展,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从国情看,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空间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储蓄率的人口老龄化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这一人口转变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对储蓄的影响非常值得关注,按照一般的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前鉴,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有着较强的消极影响,而我国多年来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目前我国存在的高储蓄率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短时间内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的消极作用难以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为增强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很多国家开启养老金私有化改革,不断演变发展出公有和私有并存的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以平衡养老金制度的效率和再分配问题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比达18.7%;预计“十四五”时期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社会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旨在加强新时代养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吴晴 《河北金融》2012,(5):48-50,57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已经实行40余年,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在我国家庭总量特别是在城市家庭总量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与此同时我国也进入了人口老龄社会,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性,其养老模式与传统多子家庭相比出现了不同的特征,独生子女将如何面对巨大的养老考验,笔者从政府、社区以及老年人自身等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