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2008年中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探讨了为了治理国内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任务非常繁重,使得目前中国也难以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所以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是最佳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多层不确定性中抉择。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又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等,由此,近期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在货币政策从紧之下进行的系列调整。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下行、物价上行,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与"软着陆"之争。实际上中国经济已经陷入了凯恩斯困境。中国经济未来是否"软着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与内外经济条件。中国经济要采用新的宏观经济思维,从"通胀—通缩—通胀"的循环中挣脱出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2008年中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探讨了为了治理国内通货膨胀,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任务非常繁重,使得目前中国也难以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所以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是最佳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1996~1997年广东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成功的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并且保持了经济适度增长的良好态势。199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与全国的经济走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8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然而,在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局势下,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所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我国国内流动性上升,从而严重影响我国控制流动性的效果,从紧的货币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作为金融脆弱性标志的资产价格波动是否应纳入货币政策制定考虑因素,成为近期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而资产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制定考虑因素的前提是资产价格波动会显著影响宏观经济.本文重点考察中国资产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选取中国1998年1月-2011年12月的数据建立SVAP模型,同时考虑到2005年前后中国资产市场所发生的大变革,以2005年为分界点进行分段对比研究.实证分析表明,随着中国资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资产价格(股价和房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为了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中国货币当局应密切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将其波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一、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启动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 自1993年中国的最高决策层决定加强宏观调控以克服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之后,三年左右时间内,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在1997年,关于软着陆之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上,已颇有争议,一些分析者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总需求不足问题,但这种观点一直到1998年初还未成为主流认识.  相似文献   

9.
股票泡沫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市公司赢利能力来看,中国的股市无疑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泡沫。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良好,又有大量资金在等待进入股市,这个泡沫在短时间内不会破裂。任何资产价格泡沫,如果任其自然发展,都必定会破灭;中国股市泡沫的破裂,将会危害整个中国经济。因此,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政府的其他部门都要审慎关注股票市场,把握好相关政策,争取实现股市软着陆。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经济从1991年起就有点过热,1993年上半年严重不稳。1993年6月,中央政府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企求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配合深化体制改革,以微调为主,恢复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实现“软着陆”。经过两年的努力,至今年五六月份,人们终于看到,中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即不必以经济的大幅度下滑来纠正连年经济超高速增长带来的总量与结构失衡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1.
我国股票市场的泡沫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来看,中国的股市无疑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泡沫.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良好,又有大量资金在等待进入股市,这个泡沫在短时间内不会破裂.任何资产价格泡沫,都必定会破灭;中国股市泡沫的破裂,将会危害整个中国经济.因此,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政府的其他部门都要审慎关注股票市场,把握好相关政策,争取实现股市软着陆.  相似文献   

12.
与九个月之前相比,中国经济的最大变化不在于GDP增长、通货膨胀甚至投资增长,而是政府对驾驭宏观经济的自信心;现在看来,因政策失误导致投资硬着陆的风险已明显下降,整体经济软着陆的日子不远了。  相似文献   

13.
"消费惯性"影响着一国内需,相应的"外需惯性"则影响着一国的出口。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外需消费群体的相对稳定性,使"外需惯性"成为影响其出口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国特有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以及汇率变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的出口。从长治久安的发展战略考虑,中国必须逐步减少"外需惯性",而增强本国的"消费惯性",并科学准确地把握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更加有效地调控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成效,经济发展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回落,经济高速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到去年10月份零售物价指数已变为负数,宏观经济形势一致看好。但是,在这一现象背后的一些问题应引...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之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现实地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其预期调控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但伴随而来的是失业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指数负增长,通货紧缩等。在此背景下,中央银行自1998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性的政策手段干预宏观经济,但其效果不十分明显,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却以每年大约一个百分点下降,货币政策效用出现了递减,究其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微…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厘正了若干流动性过剩认识误区,阐释了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的本质与定义,测算了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的规模和程度.得出了近年来中国流动性过剩并不严重、流动性过剩与经济过热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向值得反思等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7.
<正> “软着陆”的成功实现,无疑给探索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较为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带来了希望。但是,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次在特定的体制背景条件下所进行的极富冒险色彩的伟大试验。然而,“软着陆”的成功是否表示我们已经找到了宏观控制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1.宏观经济总量政策的走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双稳健。这种调整从2003年已经开始,现在更明确,从总量政策讲是一个从紧的政策趋势。体现在国债,规模可能下调,但不会取消。国债使用的方向是西部大开发、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社会等领域的  相似文献   

19.
不久,中国将迎来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此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经过3年多的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特区又面临着怎样的新形势呢?  相似文献   

20.
经济“软着陆”与非国有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软着陆”与非国有经济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中国经济“软着陆”是一个并不十分严格但却较形象地体现我国经济运行特征的概括,指的是自1993年实行宏观经济紧缩性调控以来,我国创造的高速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并行的增长奇迹。对于这一增长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