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丹 《新前程》2009,(10):71-71
A公司是在北京注册的一家销售公司,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分公司.张某是A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约定引起劳动争议时,应当由A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由A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2009年2月,张某因销售提成与A公司引起争议,在协商不成的情形下,张某将A公司申诉到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范斌 《人力资源》2006,(10):66-67
案情简介 柳某2002年加盟某健康美体公司,并签订了三年期劳动合同.2004年,该公司以柳某能力不适应公司发展为由,辞退了他.柳某对公司辞退自己的决定无异议,但就奖金、赔偿金等问题与公司发生了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裁决,由该公司支付柳某奖金、赔偿金等.  相似文献   

3.
案例申诉人尹某与被诉人某国有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1993年6月21日——1998年6月20日)。1998年6月25日,被诉人书面通知尹某终止劳动合同。尹某同意终止劳动合同,但要求被诉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其他相关待遇。被诉人予以拒绝。申诉人遂诉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事实和有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被诉人支付申诉人经济补偿金,并补发6月21日至6月25日5天的工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专家坐诊     
《人力资源》2011,(3):64-65
分公司是否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力HR来信:我公司属于某跨国集团公司中的一个分公司,其中有一个高管人员是由总部(在国外)调职过来的,由总部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对于该人员,公司觉得其工作能力不佳。请问,公司该如何解除他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徐某1994年在龙口市某公司因工受伤致残七级,2000年5月31日该公司依法注销,债权、债务由其主管部门承担。1999年4月6日龙口市某股份制企业成立时接收了徐某,双方没有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某股份制企业与徐某所在的原公司隶属于同一主管部门。多年来,徐某一直在同一地点从事同一工作,对用人单位的变换全然不知。2002年徐某提出与某股份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因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发生争议未果,遂诉至龙口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某股份制企业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 韩某在北京某公司工程部当水暖工,劳动合同期限为2007年4月3日至2008年4月2日.劳动合同到期后,韩某仍在该公司工作,双方未办理劳动合同续签手续.2008年12月22日,韩某提出辞职,双方的劳动关系解除.此后,韩某向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公司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2300元,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及2008年9月份的工资.  相似文献   

7.
“霸王条款”难留实习生 小王是某高校的学生.大四那年,被学院安排到一家公司实习.2010年9月,该公司拿出了《实习协议书》的制式合同,与小王及高校签订了三方协议,协议约定小王的实习期自2010年9月23日至2011年6月30日止,实习期间该公司向小王支付实习补贴费每月1500元;小王实习结束后与该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否则将赔偿违约金18000元.实习期满后,小王拒绝签订劳动合同,该公司遂以违约为由将小王诉至法院,要求其支付协议书中约定的违约金18000元.  相似文献   

8.
<正>编辑同志:2009年9月,我们这些农民工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3000元另加提成。可自2010年2月起,公司便以种种借口,一直未向我们支付工资。最近我们才得知,该公司早已负债累  相似文献   

9.
钱青 《人力资源》2011,(6):28-31
【案情】于某是北京近郊某村村民,已在户口所在地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后转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2007年7月到北京某物业公司工作后,该公司得知于某参保了农保,经协商将保险金折成工资支付给于某。2009年8月,物业公司与于某解除了劳动合同。于某以该公司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要求物业公司向他支付2007年4月至2009年8月的养老及失业保险金,以及解除劳动合  相似文献   

10.
王守志 《人力资源》2006,(12):67-68
案情简介 2004年6月,某国有图书出版公司工会与该公司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马某为该公司工会主席,并担任了首席协商代表,与另两名工会推选的协商代表一起与公司代表在协商集体合同条款时,就职工最低工资、业务提成、年假时间等条款发生了重大分歧,谈判进入僵局.马某等协商代表认为与公司发生的争议,表面上看是在集体合同签订过程中发生的争议,而实质是劳动争议,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裁决该图书出版公司按照马某等协商代表认定的条款,签订集体合同.  相似文献   

11.
[案例] 2001年4月10日,某裤业公司与马某签订的“聘用高级服装技师合同”规定:聘任马某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服装设计,技术培训;年薪6万元,到任当日付10000元,其余50000元按月平均每月支付等。同年7月下旬,公司发现马某设计样板,技术工艺等不具备高级技师应具有的技能,即向马某提出质疑,并停发其工资和其他一切待遇。双方为此发生争执,马某于同年8月25日以公司违反劳动合同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公司支付所欠工资10200元,偿付违约金27800元及25%的赔偿金等。公司则以受马某所骗为由提出反诉,要求裁定该劳动合同无效,责令马某赔偿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2011年6月,刘某受聘至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从事汽车脚垫加工工作。2012年5月16日在工作中受伤,停工留薪期满后,双方就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刘某遂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公司支付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但公司提交的证据证明,刘某在2011年6月至本公司时,尚与另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该劳动关系直至2011年11月30日由本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解除,即公司主张2011年6月至11月其与刘某系雇  相似文献   

13.
Q程某入职公司一年后离职,离职后他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共计4万余元.开庭时,公司举证一份协议,该协议写在一张A5大小的纸上.协议内容是:“名称:岗位协议,甲方:东莞某公司,乙方:程某.正文:1.程某担任业务员;2.月工资2500元加提成;3.本协议自双方签订后生效.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2007,(2):74-75
案情简介 2003年2月,席某担任上海某保健品经销公司业务部经理,并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将产品研发和客户名单等规定为商业秘密,并按照泄密程度和经济损失情况,规定了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张驰 《人力资源》2009,(14):75-75
案情简介 2008年3月,北京某装饰公司的5名员工,因公司未支付加班工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经审理该公司安排员工加班事实成立,裁决装饰公司依法向这5名员工支付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16.
案例:1995年1月,某食品公司以“田某患传染性疾病,不适合在食品行业工作”为由,提出与职工田某解除劳动合同。田某对此不服,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按照劳动合同规定享受医疗期待遇。经查:某食品公司系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职工田某是该公司饼干车间的操作工。1993年10月被该公司招录为劳动合同制工人并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1994年12月公司组织职工到医院进行体检,田某被查出患有乙型肝炎。公司认为,国家卫生部门明文规定,患有传染性疾病人员,不能从事食品行业工作。田某患有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因而决定与田  相似文献   

17.
张驰 《人力资源》2008,(10):70-72
案情介绍 2007年5月14日,齐某与北京某食品加工企业签订了1年期劳动合同负责产品批量打包工作,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月工资为1200元,每月先支付900元,其余300元待劳动合同终止时一次性付清.  相似文献   

18.
案情介绍高女士与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在2005年1月1日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担任高级产品经理,从事电信运营商市场的售前支持工作,月基本工资为5200元。双方约定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都应支付对方违约金60000元。劳动合同还附带了《竞业限制协议》,约定  相似文献   

19.
寇斌 《人力资源》2014,(2):22-25
第一关:正确理解“派遣三性” 陈某于2011年6月1日起,由某劳务公司派遣至A公司工作,担任项目工程师.双方签订期限为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的劳动合同.同时劳务公司(甲方)和A公司(乙方)签订期限为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的派遣协议.协议约定:派遣期满,乙方的派遣期限自动续延,续延的期限最长不应超过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期限. 2012年5月开始,陈某被A公司安排在家待岗.因陈某未实际提供服务,A公司未向派遣公司支付相关费用.因此从2012年5月起,该劳务公司不再向陈某发放工资.同年9月,陈某申请仲裁,主张项目工程师的岗位不属于辅助性岗位,要求确认与A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并要求A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及待岗期间的工资,补缴待岗期间的社保.  相似文献   

20.
案例李某,女,2011年2月入职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为客户办理车辆上牌、保险等业务,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2年10月,单位口头辞退了李某,双方遂产生纠纷。2013年3月,李某提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应支付的两倍工资、赔偿金等。庭审中,该公司提出因李某侵占了公司的业务款,单位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