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外经贸统计》2007,(2):3-7,28
2006年世界经济达到繁荣的顶峰,总体上表现为“增长较快、通胀较低,主体多元、失衡犹存”的格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全面增长,“金砖四国”表现出色,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07年世界经济将有所回落,但仍能保持较快增长,贸易和投资势头强劲。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能源资源产品价格高位波动、全球利率水平提升,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重,尤其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郭士英 《中国市场》2011,(46):58-62
从本质上看,经济世界的失衡就是资本的严重失衡,包括产业资本的严重失衡、国家债务的严重失衡、国际资本的严重失衡以及国民财富的严重失衡。主宰权的交接从来不会在安宁中度过,新旧势力的较量已经由军事战争转变为看似无形的金融战争,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经济与金融形势分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以美国华尔街雷曼兄弟公司等国际知名金融企业的消失为标志,范围遍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及金融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并不断演变。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概念 平常谈论的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南北差距大。如把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主要集中于美国双赤字、中国顺差及相关联的一些问题,应是对此问题的狭义理解。从更精确的意义上讲,这是关系美国、中国及东亚的局部性问题,冠以“全球”之名似有过大之嫌。  相似文献   

5.
《销售与管理》2008,(7):84-85
所有数据都显示了一个问题,美元在贬值,美元的购买力在下降! 目前对美元走势影响最大的应该属于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一直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发展到现在,美国经济被严重拖累,致使美元不断走弱。  相似文献   

6.
冯炜 《消费导刊》2009,(7):44-46
本文从中美国内失衡的国家因素、并利用国际政治经济学揭示的"市场-国家、财富-权力、经济-政治"三对关系的国际因素两个层次分析近年来的经济失衡现象,指出世界各国经济对美国国内市场的依赖正是此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并认为这也是一种世界经济的动态均衡。最后希望"和谐世界"这种国际合作共赢模式可以为协调此次经济失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凤英 《经贸世界》2002,(90):30-32
世界经济走势如何?是持续衰退,缓慢复苏,还是加速反弹,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02年全还需经济能否“马到成功”尚难定信纸,但美国经济年初开局顺利,已经给球传递出“马年吉祥”的信息。在美国经济复苏在即的鼓舞下,世界经济已基本摆脱“9.11”恐怖袭击造成的恐慌心理,乌云正在散去,复苏步伐有望加快,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渐渐宽松。  相似文献   

8.
一、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态势 2006年一季度以来,石油等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继续高涨,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紧缩趋势得到加强,但世界经济仅仅受到有限的影响,实质经济继续保持活跃,全球经济总体增长仍保持强劲。美国、日本和欧元区上半年经济增长超过市场预期,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继续取得高增长,可能使世界经济实现2004年以来的又一个周期性扩张高点。同时,世界经济也在酝酿新的拐点,主要根源是全球性通货膨胀近期快速上升,美联储、欧洲央行、土耳其、南非、印度和韩国央行等几乎同步做出了紧缩货币的决策,美、欧、亚股市均告下跌。这表明,金融市场开始担忧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贸易不平衡、美国经济增长趋缓等因素,对世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世界经济面临走下坡路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Glenn  Maguire  周莹 《新财富》2006,(7):21-22
最近,报纸和金融市场报告上充斥着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讨论(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与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亚洲国家的贸易顺差之间的不平衡),甚至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加入了辩论,尽管他的言辞很温和。我们并不同意伯南克关于亚洲存在“储蓄过剩”的说法,我们的研究表明,亚洲的储蓄在过去十年间相当稳定(图1),相反,亚洲的“投资缺口”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是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常的一年,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发生大的逆转,笼罩在衰退的阴影中,各国经济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经历较大变化,呈现以下六大特点: 一、美国经济衰退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出现重大逆转。世界经济2000年刚刚经历十年来最快的增长,2001年即陷入十年来的首次衰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2.4%。美国经济增速从去年初开始明显放缓,在“9·11”事件的重创下于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持续10年之久的经济繁荣宣告结束,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并通过贸…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商》2002,(1):86-89
在全球经济整体笼罩着衰退阴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被认为是2002年世界经济唯一的一个亮点。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甚至认为中国将在2002年期间替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一支独秀”的中国经济在2002年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中国将很难避免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这其中机会与风险交织并存,中国能否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2.
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下,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信心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世界经济正常运行,并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体陷入衰退边缘,发展中国家普遍受到波及,未来新兴经济体受打击的程度可能要甚于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未来经济增长前景堪忧,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全球经济会否出现上世纪30年代危机后的“大萧条”局面,各方正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失衡对世界经济的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缺失、东亚地区经济融合的滞后和相关国家过度出口的发展模式,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要消除目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国际协调是必要的,而要避免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给自身所带来的损失,有关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导刊》2009,(11):51-52
2009年3月19日,俄联邦政府公布的《2009年反危机措施纲要》指出,俄经济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经济过度依赖原料出口,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二是非原料生产部门竞争力低,当原料工业生产下降时,没有其他行业能起到支撑作用,导致多数行业生产下降、失业增加;三是金融市场和银行业欠发达,长期以来资金成本过高,实体经济资金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烟草第一大国,中国烟草产销量均占世界的30%以上,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跨国烟草公司,也没有一个国际知名的卷烟品牌,我国烟草行业“大而不强”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烟草如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市场开拓的目标投放到世界经济大舞台,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在阐述中国烟草“走出去”重要性和必然性的基础上,从增强政府扶持、增强烟草企业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中国烟草“走出去”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重大因素,尤其是价格变化超出预期或违背预期的趋势,进一步扩大了国家或区域之间的差异.突出的变化在于美国经济似乎摆脱了2001年以来经济衰退和增长的经济不确定性,美国经济表现明显好于预期,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地位进一步扩大,美元主线的作用和辐射影响已经远大于欧元和日元经济体.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中存在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忧虑,如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带来的美国经济衰退忧虑和世界经济减速的预期,潜在调整美元交易、储备或结算的份额或比重,都因美元走强趋势的出现和维持而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或调整.即使金融市场价格出现跳跃性起落,但国际金融市场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出现局部动荡或危机.  相似文献   

17.
对美国经济,近期以来国内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少数人断言,美国经济是“泡沫经济”,理由列出很多,但根据一个多月的情况来看,美国基本经济层面迄今仍较健康,投资扩大与效益同步增长,经济发展并没有失衡,据症状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去年5月底称,去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达5.4%,失业率降到近30年的最低水平3.9%,美国经济仍然发展强劲。  相似文献   

18.
李雅丽 《中国物价》2007,(8):64-66,52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失衡,一方面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人民币一直面临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等现象。这一切都是和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分不开的.特别是与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国又在90年代以来长期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是改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出路之一,也是纠正我国经济失衡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五个方面各有侧重,但释放的主要信息是力图纠正过去世界经济失衡的发展格局,并探索下一轮健康有序的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模式。对中国而言,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除了和发展中国家一样的要素以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如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建立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匹配的增长模式,这已成为我们减少日益频繁的外部贸易和投资摩擦,  相似文献   

20.
李稻葵 《新财富》2007,(1):54-54,56
世界经济失衡,被大部分经济界人士认为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头疼的问题,因为中国在补贴发达国家。笔者同意这样的分析,但却认为可以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世界经济的失衡恰恰是中国这个后起之秀大幅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改善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弱努地位的绝好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关键是要充分学习和利用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规则,在自然资源控制权和定价权、国际贸易自由化、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利用高额外汇储备等问题上制定出一系列系统的、专业化的、国际化的战略,从而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