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状况,而提升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又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要重视高技术产业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评价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科学客观评价提供了标准,也为制定相关政策来刺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资讯摘要     
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去年增幅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增速加快,自主筹资能力增强。但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稳,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问题加重。 ——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增速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2004年和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从合理化、内在高度化和外在高度化等方面考察了我国制造业167个细分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在资源配置和产业质量转变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而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缺憾。未来的产业政策导向上,应致力于引导高端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30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是实现了高技术产业从小到大的飞跃.30年前,高技术在我国还只是处于实验室阶段,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通信技术装备水平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通信制造业已经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航天领域,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111颗卫星和7艘飞船,在航空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支线飞机成功实现首飞,并获得国际国内订单208架.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对我国的挑战,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把高技术产业作为我国优先发展的产业。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993年、1994年、199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制造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3.61、11.91和14.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1992年这一指标为22.2%,韩国1990年这一指标为19.3,新加坡这一指标为47.2。我…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2016,(2):117-120
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的三个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达到平衡状态时,两个共生单元的产出水平均高于其独立经营时的产出水平,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为互惠共生关系。现阶段我国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还比较脆弱,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建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利共生的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推动制造业的高技术服务外包,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建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体的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1995~2010年的资本存量,运用科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简略计算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在相同的资本弹性系数下高于传统产业,若考虑符合实际的资本弹性系数,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于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8.
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全球信息产业走势低迷,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面对不利的国际环境,有关方面全面贯彻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步伐,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增强了世界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全球高技术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我国也开始融入全球研发体系。目前,在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中,有近400家在华投资,其项目已达2000多个。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收敛性理论,对1995-2004年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结果发现全国和三大经济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在1995-2004年间都趋向于自身的稳态,但是全国的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高技术产业也出现了类似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和地域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技术产业利润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但是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规模和利润水平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利润差异和行业利润差异状况,进而分析了引致高技术产业区域利润差异和行业利润差异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状况经过新中国如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从小到大,目前已经走过初创时期,进人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此期间,高技术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门类逐步健全,企业群体初步形成。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部门之一,并且成为部分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一)产值增长迅速,已经初具规模从产值增长来看,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从1993年的25if.6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6417.6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6.4%,超过同期全部制造业产值17…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国家的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拥有领先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14个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较弱,在创新过程中存在R&D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增强国家支持力度、增加R&D经费投入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的条件下如何加快建立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吸收最新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成果的作用,已成为实现我国航空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是技术创新,特别是大型航空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如何正确处理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关系,在传统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下,着力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通过高技术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西方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发展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阐述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机理和模式,进而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在区分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投入效率低下,而中型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不足;大中型企业间的竞争效应抑制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高,而相互间的示范模仿效应促进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升;两类企业技术创新对外资的依赖都很大,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也应着力于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外部环境,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以往研究表明,高技术的服务业的发展是因为知识密集制造业外包的结果,反过来富有竞争力的高技术服务业也能促进知识密集制造业的发展,两者存在理论上的产业关联性。我们应用上海市“两业”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支持了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技术革命时代,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来推动本国经济的振兴,已成为波及全球的潮流。许多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已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科技、军事和政治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水平相当落后,如果不重视高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因此,发展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8.
工程机械产业属于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兴衰影响到国家"硬实力"强弱。温家宝总理2009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落实自主研发重大装备国内依托工程和政府采购制度,着力发展重大成套设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提高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和国产化水平。在金融危机中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表明了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大型骨干装备业的决心。  相似文献   

19.
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区域集聚发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从1996年到2011年空间布局总体趋紧。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要明显好于中西部。人力资本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财政支出等对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都有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措施促进各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蒋亮智 《数据》2013,(4):70-73
本文通过引入SSA模型,以北京制造业为对象进行产业结构定量研究,分析各行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的优劣势,并提出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