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养殖阶段病害1、棘头虫及毛细线虫病[表现症状]棘头虫主要感染黄鳝后肠,虫体呈白色.长度0.5—1cm.其中50g以下鳝苗寄生较多.寄生虫体数量从十余条到几十条.棘头虫吸收寄主营养,使黄鳝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降低饲料的利用率,使饵料系数上升。严重感染时,还造成肠道堵塞及肠穿孔。  相似文献   

2.
黄鳝养殖的池塘水位一般较浅,且大部分都是静水,所以夏季高温时,水质极易恶化,引起黄鳝生病。因此,要想黄鳝养殖成功,就必须要做好病害预防,而做好黄鳝的防病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小规模、分散养殖黄鳝的农户不断增加.规模养殖有扩大的趋势,但大多是从市场购笼捕黄鳝进行暂养、饲养或补充养殖,给防病工作带来了困难.尤其是黄鳝出血病.严重制约黄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网箱养鳝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仅湖北省2006年网箱养鳝规模就达到300万箱之多,黄鳝养殖已成为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以往。由于忽视了养殖黄鳝的肝胆保护,在生产中后期往往出现黄鳝肝胆综合症导敏黄鳝死亡率剧升.影响养殖黄鳝的产量与效益.教训极为深刻。  相似文献   

5.
黄鳝又名鳝鱼、田鱼、长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隶属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由于种种原因,黄鳝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黄鳝市场供不应求。江苏省阜宁县沟墩镇林河村李容胜,根据黄鳝能在稻田中自然较快生长的习性,探索了稻田生态养殖黄鳝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他在0.38hm。稻田中收获黄鳝700kg,纯收入1.5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稻田生态养鳝已成为当地农民“短、平、快”的致富项目。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黄鳝抗病力强,一般很少生病。但是,随着人工养鳝的发展,鳝病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因此,养鳝农户必须注意黄鳝病害防治: 1、发烧病此病是由于黄鳝放养密度过大,又未及时换水所致,病鳝极度焦躁不安,相互缠绕,严重时造成大批死亡。防治方法:①适当稀放,并在池  相似文献   

7.
冬季,黄鳝的上市价格是夏季的数倍,所以目前正是黄鳝上市的最佳时机。冬季捕获黄鳝十分困难,绝大多数养殖者采取全池挖泥取鳝的办法捕鳝.这种捕鳝方法劳动强度大,黄鳝易受损伤,捕鳝过程耗时较长,同时也破坏了鳝池载体的生态结构,有损于第二年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9月-10月气温降至24-13℃时,黄鳝摄食开始减少直至停食;11月气温降到10℃以下后.黄鳝进入冬眠期。有条件的农户如果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建池囤养,不但能贱买贵卖,赚取黄鳝季节性差价利润,还可以通过强化饲养获取黄鳝个体增重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 每年6—7月是黄鳝养殖关键季节,也是最易出问题的时候。俗话说:“过了六月关,黄鳝变金砖”,这不但说明了能闯过夏季关的黄鳝的宝贵,更道出了黄鳝安全度夏的难度和重要。夏季成鳝养殖必须抓住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第一,要搞好防暑降温。黄鳝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夏天阳光曝晒很易  相似文献   

10.
黄鳝的运输     
<正> 黄鳝的生命力很强,其口腔和喉腔的内壁表皮布满微血管网,通过口咽腔内壁表皮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呼吸。如在浅水中,竖直身体的全部,将胸部伸出水面呼吸空气。因此,黄鳝起捕后不易死亡,便于长途运输。 黄鳝的运输方法根据运输数量的多少和交通情况,分别采用干湿法运输、带水运输、尼龙袋充氧运输和活水船或机帆船运输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根据现在蛙池条件和黄鳝养殖的生活习性,因牛蛙池的结构、水深与鳝池建设的要求相似.故利用闲置的牛蛙池养殖黄鳝,只要稍加清整即可养殖。在我区义丰镇水产村租赁4亩闲置牛蛙池进行田埂培育蚯蚓、蛙池养殖黄鳝的综合养殖.这种利用田埂培育蚯蚓、池沟养鳝的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顾问》2011,(9):14-14
从安徽省农科院传出消息,该院水产研究所的专家经过多年的攻关与实践,近期在黄鳝规模化生态繁育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2010年安徽省黄鳝养殖产量达3.65万吨。黄鳝养殖其苗种均来源于野生捕捞,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过量捕捉,加之其生存适宜环境——稻田中大量农药的施用,导致自然环境下苗种日益减少,苗种繁殖问题已成为制约黄鳝规模化养殖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黄鳝养殖过程中,一直正常吃食的黄鳝.有时突然会出现吃食减少甚至不吃食等不正常的情况,如果养殖者这时不能正确判定成因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会给生产造成损失。据笔者实践总结,黄鳝吃食不正常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养黄鳝也是特种水产养殖之一,饲养得当收入要比养鱼高,所以在农村水产养殖上,养黄鳝的户数,近年来在不断扩大,但鳝鱼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当气温低于15℃时,鳝鱼便不吃不动,靠微量呼吸入蛰冬眠。因此,在进入秋季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鳝鱼的觅食和活动也逐步减弱。这时,需加强秋冬管理,其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5.
黄鳝,俗称鳝鱼,长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品,也是出品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为了扩大黄鳝的养殖生产,挖掘生产潜力,由我站承担实施的《网箱养殖黄鳝高产高效技术》项目,在2005年12月10日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其中实施深水无土网箱养殖黄鳝200m^2,平均单产13.64kg/m^2,单位产值625.5元/m^2、利润280元/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黄鳝养殖正值蓬勃发展阶段.但对于养殖过程黄鳝病害的认识和研究还处于直观水平,我公司在进行多年规模化养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黄鳝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在应用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 黄鳝为底栖性鱼类,并具有两栖动物的某些特性。近年来,利用黄鳝这些特有的环境条件适应性,发展黄鳝的稻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应,尤其是养鳝稻田的发展后劲较足。但是大面积高密度稻田养鳝成为一些以鱼为食的鸟类(如翠鸟、红嘴鸥等)栖息地,继而叼食养殖黄鳝,从而影响黄鳝的成活率和产量。稻田养殖黄鳝招鸟的原因:一是黄鳝鳃组织严重退化,而皮肤和泄殖腔只能进行微呼吸,不能象四大家鱼那样长时间居于水  相似文献   

18.
用晶体敌百虫泼洒法治疗黄鳝蚂蟥病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稻田养殖黄鳝,易患蚂蟥病,一旦患上蚂蟥病,治疗十分困难,以前报道治疗蚂蟥病大都是采用药浴方式,但对大面积稻田采用全水面泼洒治疗蚂蟥病尚未见诸报道。针对这样的情况,于是我们用晶体敌百虫不同浓度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对象:从稻田中用黄鳝笼将带有蚂蟥的黄鳝捕出,黄鳝规格每尾重35g,体长25—30cm。该稻田的黄鳝在试验前已  相似文献   

19.
黄鳝出血病一般出现于9月份以后。黄鳝体表局部或全身皮下弥漫性出血,与脱水性出血有类似,但出血病体表无脱水症状。解剖发现内脏亦有出血迹象,常伴有腹水,病鳝一般会游出潜伏区或伏于水草之上,  相似文献   

20.
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黄鳝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以保证冬季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将冰块打开.以防止黄鳝缺氧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