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92年~2006年,中国同韩国的整体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2)对贸易条件波动性分阶段考察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中国同韩国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而减小中国同韩国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小高技术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从1987-2006年,中国同日本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中国对日本初级产品出口份额大的波动、中技术产品及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较大波动引起的,而减小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小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的FDI快速增长,而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却不断恶化。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来自港澳台、美国、日本、欧盟的FDI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港澳台、日本的FDI均导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来自美国的FDI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改善作用,但不明显,来自欧盟的FDI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恶化作用,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汇率变化对于贸易条件无显著影响,出口商品结构、FDI和关税水平对贸易条件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通过1983年~2006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包括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因素与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所得结论,提出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重视贸易条件这个"质"的指标,使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6.
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本文对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近九年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明显恶化,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及双要素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的结论,并分析了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依据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在1987~2006年期间,中国与东盟的整体贸易条件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中国与东盟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稳定、资源型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大的波动对中国与东盟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博 《商》2013,(17):258-258
当今世界,为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各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贸易理论的角度看,贸易条件是一个国家在贸易中获利的重要标志,贸易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贸易区内各参与国的利益。长期以来各国的专家学者针对自由贸易区对区内成员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经过了不懈研究,证明,加大对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贸易条件影响的研究,可促进各成员国更好的参与贸易活动,更易于获取经济利益。所以本文就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区内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改善我国区内贸易条件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仅仅根据近年来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而得出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是缺乏有效根据的,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为贸易条件究竟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直接关系到如何评价近年中国的贸易发展模式以及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从实证角度对中国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为关于中国贸易条件的讨论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中欧经贸关系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国-欧盟贸易条件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运用较详尽的贸易数据计算得出中国-欧盟双边商品贸易的贸易条件,得出1992-2003年间中国-欧盟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但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结论。并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得出其影响因素为:中国经济增长、欧盟经济增长、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结构和在华的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回归方程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贸易条件以每年4.6%的速度下降,其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模型对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长期来看,价格贸易条件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上升是造成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价格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经常账户和贸易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价格贸易条件自身统计性质的研究。文章采用中值无偏估计方法对1980~2011年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持久性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估计结果显示: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序列服从近似单位根过程,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中值无偏半衰期为13.51年。这意味着,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是长期的和持续性的,相关部门在应对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时,不宜采用短期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储蓄调整政策,而应着眼于持续提高居民收入、积极培育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和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美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加深,而机电产品的贸易是中关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即从贸易条件的角度入手,分析中美机电产品贸易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价格贸易条件及收入贸易条件呈现同样的变化特征,都是在反复的震荡中不断提高.说明中国在中美机电产品的贸易中的价格优势在体现,并且收益也在不断地提高。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快速增加并不伴随着我国贸易条件而改善。其中,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是中国总体价格贸易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根据SITC的分类标准,将工业制成品分为纺织服装类、化学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类、金属冶炼类产品。通过计算产品的出口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析各类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对中国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使用脉冲分析,对其进行方差分解。通过实证检验,分析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结构,以及在中国的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结论显示,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必须优化其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1980-2006年的数据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协整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改善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合理流入会使之进一步恶化,汇率变动能够改善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却使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贸易恶化论对中国贸易条件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我国贸易条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一国利益偏好对贸易条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1年中国各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国家战略主义"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首要原因,对生产者利益的偏好大于对消费者利益的偏好是我国工业行业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代表国家战略利益的利税贡献、影响力系数,代表生产者利益的国企利润、关税税率是解释中国工业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显著变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从中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入手,对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客观地得出FDI大量流入,中国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结论。随后,本文深入分析FDI对中国制造业内部的影响,从而为今后制造业更好地引资、用资改善价格贸易条件提出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UNCOMTRADE HS96六位码贸易数据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贸易条件指数,结果显示,无论是固定产品种类还是考虑产品种类变动,2001-2013年间中国制造业多数行业的贸易条件处于恶化状态。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的实证检验表明,出口产品多样化与人力资本积累对制造业的贸易条件起到了显著的改善作用,而进口产品多样化却恶化了贸易条件。此外,贸易条件变化与进出口产品的替代弹性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姚娜 《商业科技》2014,(23):36-36
借鉴Feenstra(1994)模型,本文重构基于扩展边际的净贸易条件指数。模型表明扩展边际的净贸易条件与传统指数偏差较大,净贸易条件可能被低估。利用实际数据重新估算得到,引入扩展边际后,中国净贸易条件恶化程度不深。这意味着中国在参与全球化分工的贸易利得并未随着贸易扩张而出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