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白木 《经贸世界》2005,(10):66-66
日晖企业发展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晖公司),对中国直销业发展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十多年以前,日晖公司便已是中国最早被批准合法经营的直销公司之一,并取得了不斐的业绩。尽管1998年后,日晖公司逐渐淡出了直销领域,但日晖公司近期来的一系列举措,却着实让业界人士吃惊不已:2004年底,日晖开始重新现身,  相似文献   

2.
吴培伦 《经贸世界》2005,(10):62-63
9月2日,国家正式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并同时宣布《禁止传销条例》将于11月1日起实施,《直销管理条例》将于12月1日起实施。一时间,一些知名的直销企业,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其一举一动也都成为热门话题。与其他企业不同,作为十大转型直销企业之一的日晖,以其一贯的低调作风、稳健步伐在业内保持着神秘的形象。记者日前巧遇正在北京的日晖企业发展(中国)有限公司的执行总裁尹联先生,并就关于“条例”颁布的话题与其进行了一番访谈。  相似文献   

3.
中直网 《经贸世界》2006,(12):46-50
转型与传统:离不开政策的较量 2005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正式实施,2005年12月31日,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废止外商投资转型企业有关规定的公告》,自2006年12月1日起,未依法获得直销许可,以店铺加雇佣推销人员(系指非企业正式雇员,通过为该企业推销产品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从事经营活动的,比照(《直销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关于未经批准从事直销活动的规定查处。2006年n月30日是业界公认的转型直销企业的最后大限,自2006年12月1日起,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直销经营的,就必须依照《直销管理条例》运作市场,如有违背,将依法查处。  相似文献   

4.
吴培伦 《经贸世界》2005,(10):55-59
美商日晖,一个神秘的企业。日晖的神秘在于:1998年之前低调而快速的发展;2003年收购台湾华良集团,与华良的关系备受争议:2004年为“厦门会议”以及之后政府几次研讨直销立法会议的与会企业之一.业界几个推测“第一批直销牌照”企业的版本中.日晖,均名列其中……日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13日下午,美国日晖集团并购江苏虹雨集团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如期举行。美国日晖集团忌经理道格拉斯先生、美国日晖集团亚太区执行总裁、日晖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国际事务执行长罗麦可先生、江苏日晖虹雨化工有限公司总裁尤俊明先生、日晖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尹联先生、《中国直销研究》、中国直销专业网、《直销世界》杂志、《第一财经》及我社的记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日晖直销商近300人参加了这次新闻发布会。在我国“直销法”即将出台的时候,日晖集团举办这次新闻发布,其目的已十分明显,那就是要在“直销法”出台以后,在中国的直销市场上占据自己的一片江山,这标志着日晖的中国市场之战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6.
《经贸世界》2004,(10):29-29
对于日晖公司的印象,很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1998年,因为那时,日晖曾创下过辉煌的成绩,因为那时,日晖曾是10家转型企业之一。但是,1998年后,中国直销行业中就再难寻到日晖的身影了……  相似文献   

7.
胡宁 《经贸世界》2005,(10):92-92
随着9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的正式出台,中国直销业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业界为之振奋不已——各大直销企业纷纷发表申明表示欢迎,广大直销员也满怀希望等待着走进“阳光下”。  相似文献   

8.
陈得发 《经贸世界》2005,(10):72-73
2005年8月10日,有消息传出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禁止传销条例》(草案)和《直销管理条例》(草案)之后,许多人开始对法规草案的内容加以臆测、评论。不过,历时不到一个月,在9月2日,这两个条例的正式内容就全部公布了。虽然感到措手不及,但目前直销业界和准备进入内地直销市场的企业都开始研究应该如何根据这两个新规定作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经贸世界》2004,(12):4-6
轰轰烈烈的,我们终于步入了2004年的最后一个月,先前的《中国直销管理办法》传闻已更名为《直销管理条例》在这一个月中将公之于众。据可靠消息称,该法规已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被传阅。本刊编辑部通过多种渠道的收集,针对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总结并归纳出“条例”的以下几点核心条款,以飨读。  相似文献   

10.
千店扩张     
邹尧 《经贸世界》2006,(4):19-19
作为前41家直销企业之一、98年十大转型企业之一的美商日晖,经过6年的蛰伏,2004年开始策划重新启动内地直销市场,“千店计划”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看《直销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中国直销行业进入了新的时代,业界评论,2005年是中国直销行业的分水岭,而2006年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直销元年。但是在享受这一有序竞争带来的机会的同时,中国直销行业也在遭遇多年无序竞争带来的恶果,符合竞争市场要求的人才严重缺乏,而人才才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对中国直销未来命运的关注便在业界持续升温。而2006年2月22日第一批唯一一张直销牌照花落雅芳,“雅芳模式”一夜之间成为中国直销的“红色模式”,更是引发业界对中国直销模式的空前大讨论。这样的讨论同样源于对中国直销未来命运的关注,就像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命运一样,直销模式将决定直销的命运。中国直销在历经坎坷之后浮出水面,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它即将踏上的旅程。中国直销将诞生什么样的新模式,将面临什么样的新形势?将迎来什么样的新命运?  相似文献   

13.
李涛 《经贸世界》2006,(11):74-77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以后,业界和媒体似乎都普遍认为,国家只是有限地开放了单层次直销方式,继续封闭了多层次直销方式。另外,媒体上也鲜见直销商消费的话题了。  相似文献   

14.
罗婷 《经贸世界》2005,(8):28-29
虽然有人表示,“团队计酬不等于多层次直销”,但稍有直销常识的人都知道,“多层次直销一定等于团队计酬”。因此,在“雅芳试点”之后,《直销管理条例》将“禁止团队计酬”的传言,使业界惊惶失措。不过,记者最近证实,此传言是一场业界自己吓自己的“虚惊”——在多方力量的权衡与制约下,有关“团队计酬”问题的症结已经不是“开不开放”,而是会以何种形式开放。  相似文献   

15.
换位看条例     
白木 《经贸世界》2005,(10):24-25
《直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地疑是中国直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除了媒体对这个被人们等待了多年的条例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之外,业界并没有为之欢呼雀跃,反而平添了诸多惶恐与埋怨。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加入WTO后的表现,有外电评论说,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是经得起世界经济大潮冲击的企业。中国政府始终如一地坚持兑现WTO承诺,给了世界一个诚信负责的政府形象。在过去的2004年里,有关直销立法的消息不时传来,让直销业界兴奋不已。随着2004年的远去,我们已经跨入了2005年的门槛,而备受世界直销业界关注的中国直销法还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直销管理条例》、《推销员管理办法》、《反金字塔欺诈条例》等三部直销法规并未如期出台,这不得不让直销企业和直销从业人员们有了那么一丝遗憾。有消息说,中国直销法没有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里如期颁布,是政府有关部门为其细节问题争执不下所致。我们无法去推断这样的消息是否真实,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说的,那就是无论如何,在2005年里,中国直销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必定要与人们见面;2005年的中国,直销业必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2005年,中国必定会出现一个直销大潮。  相似文献   

17.
秦永楠  白木 《经贸世界》2005,(10):26-27
《直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对业界来说是一颗深水炸弹——表面上平静,深处却是剧烈的翻涌。很多人认为,条例允许的是传统经营思维的推销,而不是直销。但本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直销与推销进行了区分,并将直销行为抽丝剥茧般的细分为四类,相信能让读对直销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业界不断爆出直销公司“开除”直销员的新闻。也有人打电话到本刊投诉,说其严格按照合同办事,谁知帮公司赚了钱后,公司不仅没有按协议分配奖金,还将其告上法庭,对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此,本刊无意追究直销公司和直销员之间的孰是孰非,只因为“管理条例”迟迟没有出台,这一法律空白亟待填补。因此特请业界专业律师罗正宇先生就直销公司与直销员的法律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完美风暴     
自《直销管理条例》出台半年多来.安利、雅芳等直销企业纷纷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安利一次性追加投资12亿美元扩大生产规模.雅芳则计划每年新开500家专卖店,原本沉寂了多年的直销公司,也迫不及待地发表“重振江湖”的声明,直销行业再度群雄鏖战.硝烟四起。  相似文献   

20.
9月2日,国务院同时颁布《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将分别从11月1日和12月1日起实施。其目的很显然,就是在开放并规范直销的同时,一如既往地严厉打击传销,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最终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实际上禁止了团队计酬,并对提起报酬的比例作了严格的限制。这就从计酬制度上对直销和传销作了区分。《直销管理条例》还与《禁止传销条例》作了必要衔接,凡同时违反两个条例的,依照《禁止传销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本刊编发文锋在《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发布之际撰写的系列文章,旨在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分析国内外直销经营的现状特点及传销背后的复杂社会土壤,帮助广大一线执法的基层读者客观认识直销,严格禁止传销,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工商部门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