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其它省区打造非遗文化品牌为例,结合新疆非遗保护实际情况,阐述了打造本地非遗文化品牌的具体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选取陕西汉中非遗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固架花刺绣,从产品设计的视角进行研究,促进汉中非遗保护与传承。通过研究架花刺绣的历史文化和工艺特点,对城固架花刺绣的设计元素进行分析和提取,从图案、色彩、材料3个方面对其进行采集和重构,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架花刺绣进行了再设计,并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以架花刺绣为例给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议,要联合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统筹管理、设计创新、技艺培训以及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从而带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农村人口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关注,我国非遗数字化传承已经进入虚拟交互的新时代。文章尝试将虚拟仿真实验具备的沉浸式体验、交互性学习的优势与香云纱非遗的地域性、活态性进行数字化融合,使香云纱的活生态传承与传播在虚拟仿真实验的赋能下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助推香云纱非遗数字化传承的进程,为纺织类非遗数字化传承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苏晓萍 《企业导报》2014,(16):87-88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起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魅力,推动非遗产品的转型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已成为非遗发展的新命题。笔者通过分析电商时代非遗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准确定位,打造非遗产品营销网站;畅通渠道,加强宣传力度;结合市场,进行网络营销等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建筑组群凝聚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世代安居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杨桥古镇入选江苏省首批传统建筑组群,这对古镇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对杨桥古镇的实地调查进行深度访谈,发现杨桥古镇可以通过保护传统建筑、打造形象IP、科学规划建设、激发古镇活力等途径得到开发保护,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建筑文化、激活非遗文化、重构空间布局、打造数字古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非遗进校园成为较为热门的活动,校园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进校园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策略。高职院校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非遗进校园不仅使非遗文化传承表现出新的活力,还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本文阐述了非遗进校园的重要价值,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非遗进校园的现状,并探索二者融合的实践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文惠 《潮商》2021,(3):63-64
近日,"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潮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榜上有名,是广东省首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潮剧成第三入选剧种 "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主办,旨在盘点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8.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的生产性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州市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以雕版印刷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类非遗项目发展缓慢。伴随着"十二五"期间扬州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扬州市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扬州市濒临灭绝的非遗——雕版印刷的生产性保护出发,探讨雕版印刷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构建雕版印刷的生产性保护及其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与策略,为扬州市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鄞州区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区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总人口76.6万.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8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133.6666亿元.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挖掘"非遗"传统文化资源奠定了扎实基础,快速发展的经济为开展"非遗"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来,鄞州区在保护、传承"非遗"传统文化面举措实、投人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日本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较为先进的保护模式,吸收借鉴其有益做法可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处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改革时期和在西方竞技体育冲击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逐渐破坏甚至消亡的局面。利用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保护必要之举,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传承和保护地方民族体育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如何使传统手工艺品在现代生活和市场经济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是事关民族传统手工艺和产品存亡的重大课题。"王星记"扇是杭州传统工艺的品牌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以"王星记"扇工艺的传承、保护及其市场开拓等为视阈,阐述了"王星记"扇制作技艺的基本工艺规律、文化意蕴与市场价值,并就"王星记"扇的传承保护与市场开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净化大学生心灵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可以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民族精神,因此,将非遗文化引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阐述非遗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继而对非遗文化进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非遗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法律是指针,规划是前提,机构队伍是核心,传承人是关键,资金是保障,传承宣传活动是措施.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各种相关问题和困难逐渐凸显.本文以非遗保护机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云南非遗保护机构队伍建设情况为例,分析经验、查找问题,为今后的非遗保护工作做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南充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平台、空间、技术、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希望对南充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与当今现代化的潮流不断融合,或付诸东流,或延绵不断。扎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长流中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与新世纪的碰撞中,难免出现了未曾出现过的问题。文章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为例,就扎染产品、经营、传承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扎染该项非遗永葆活力,不断在发展中传承。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区划和发展战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文件)》(一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中原经济区”有五项战略定位,其中第五项战略定位的内容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这个战略定位我们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承--就是承接深厚的历史文化并传播下去,一是创新发展。传承华夏历史文明,需要加以保护和利用,需要文化投入和文化宣传。如果不能形成文化品牌,没有文化名片,断然是难以落实的,必然落空。创新发展中原文化,也要必须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只有这样才是“文化软实力”,才有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才能创新发展。如何把中原文化资源形成响亮的品牌,这有一个“品牌化”发展的过程。目前,就河南省内的一些文化品牌开发来看,问题还很明显,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纠正。  相似文献   

19.
建立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是苏州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的创新经营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目前苏州非遗项目"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现状做出调查和分析,以此为苏州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普及发展总结一定的经验,并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传承和发展是传统品牌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多数百年品牌是以家族企业的组织形式存在,然而家族企业对品牌传承的影响机理却尚未明晰。本文通过对福建坦洋工夫红茶行业的多案例研究,揭示家族企业影响品牌传承的原因和过程。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品牌顺利传承的关键在于技艺的顺利流传,而影响技艺流传的根源来自社会情感财富的存在,即社会情感财富通过技艺中介影响品牌传承。进一步地,将泛家族企业组织形式纳入研究范围后,结论依旧稳健。最后,本文总结出(泛)家族企业品牌传承的路径——从社会情感财富到技艺流传。本文的研究丰富并发展了家族企业品牌传承的理论研究,并对保护和传承传统品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