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尚没有依据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实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在实践中表现为农村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因此,利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中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能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促进区域农业的协调发展,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从系统学原理出发,采用区域协调理论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描述的方法,对山西省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价,并据此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总体的社会保障中,农村社会保障是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内容,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城镇、乡村共同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因此对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执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采用文献分析、定性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措施,以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发展"战略指导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要求,转换研究视角和分析范式,渐渐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紧扣"协调发展"主题,着力"机制与模式"构建,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部分农村以园区和示范区的形式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丰富了农村区域理论的实践.该文试图将区域经济学和的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用于研究中国城乡关系的实际,考察我国农村区域的示范效应,并以城市经济圈和农村区域的经济关系为基础,构建和论证城乡区域对接的理论模型,分析在农村区域的影响作用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对接机制.该模型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探索和实践提供理论分析,并提供一个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示精神,及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制定的“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引导和调动各方资源、市场优势,完善区域性经济结构,以提高我国区域经济、企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面对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挑战和机遇,世界各国和地区、各主要城市、跨国公司都在积极研究战略、战术和对策,以期在新世纪全球竞争格局中,夺得最有利的竞争地位.而企业集团的发展将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陆学艺,黄平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要求,二者应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众多,需要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经济发展带动文化建设,以此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与文化素质。对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加快构建中部五省有特色的农业区域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部五省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精华区,而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关键是如何发挥这一区域资源优势。本文根据五省区农业资源最佳开发利用方式,提出发展有特色区域优势产业的生态复合生产基地,推进重点地带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促进南疆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南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事关新疆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农村民生,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就南疆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主要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可谓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显然整个社会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连续多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显著,特别是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以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内陆城市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还很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加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4.
赵峰 《农村经济》2007,(12):45-47
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幅差距及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扩大,是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寻求加大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各具特色经济地带等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示精神,及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制定的“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引导和调动各方资源、市场优势,完善区域性经济结构,以提高我国区域经济、企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面对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挑战和机遇,世界各国和地区、各主要城市、跨国公司都在积极研究战略、战术和对策,以期在新世纪全球竞争格局中,夺得最有利的竞争地位。而企业集团的发展将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以来,上海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振奋精神,勇于开拓,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和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实现了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为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相关产业协调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最后提出通过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拉动农业经济协调发展,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加强城乡旅游合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示精神,及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制定的“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引导和调动各方资源、市场优势,完善区域性经济结构,以提高我国区域经济、企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面对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挑战和机遇,世界各国和地区、各主要城市、跨国公司都在积极研究战略、战术和对策,以期在新世纪全球竞争格局中,夺得最有利的竞争地位。而企业集团的发展将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政府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十大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和研究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探究如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即“三农”问题。我国农村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属于公共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负有重大的责任,为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应当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村市场的培育,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