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对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和储蓄、通货膨胀和社会保障等都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论文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预防性储蓄理论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本文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研究框架,根据中国居民消费、储蓄的实际调查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文章的结论为居民的收水平低,消费的生命周期特征,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是造成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刺激居民消费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田怡曼  田发 《科技和产业》2022,22(2):154-157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越来越大。随着房价高涨,房价波动对城镇居民的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上海市2005—2021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居民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和人均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长期房价对居民消费产生微弱的财富作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短期内房价对居民消费产生微弱的挤出作用。最后针对上海市的高房价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市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包括可支配收入、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以及未能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等等。那么具体到上海市的居民储蓄,哪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呢?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是否有所变化?本文拟通过对1980-200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到一些结论。先将相关统计数据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5.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与人口结构的变动和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很大的关系。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根据统计数据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消费水平低,高储蓄和人口老龄化是制约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养老保险通过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储蓄行为进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如今随着老年人数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成度继续加深。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2004年-2018年的31个省的城镇居民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的分析,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是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有负向的影响,并且人口老龄化弱化了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却始终不振,相应的,我国居民的储蓄不断攀升,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运用2002~2014年的有关居民储蓄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并针对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建议来降低我国的高储蓄率。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居民消费的间接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上海居民消费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并利用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使用结构分解分析法分析了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0年,上海市石油加工炼焦及燃烧加工业、金属加工制品、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服务3个部门的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乘数因子均处于各部门前列,是能源消耗高度密集型部门;上海市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城镇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构分解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力;城镇人口规模的增加也是影响上海城镇居民消费间接碳排放总量增加的重要因素。调整居民消费结构、降低部门碳排放强度是现阶段居民消费碳减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只有本国居民消费不断得到相应增长,居民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才能为一国经济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样的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近1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所占的经济比重太小。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居民部门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居民部门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居民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偏高。需要针对上述三个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扩大的系统思路和相应的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居民消费习惯、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率、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延迟退休等因素,运用预防性储蓄异质性理论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以我国31个省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考察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口抚养比和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交叉项、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基金收入和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交叉项对消费支出有显著负影响,即延迟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显著影响。建议通过建立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改善消费环境以及降低居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等措施,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10.
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利用济南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研究了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用居民消费意愿表示)的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收入水平、子女教育状况、家庭入口规模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意愿的最主要因素;户主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家庭,居民消费意愿相对较低;户主接受过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家庭,居民消费意愿相对较高;经常使用信用卡对城镇居民消费意愿的提升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其他类型家庭,目前阶段家庭储蓄的最主要目的为养老的家庭,居民消费意愿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钟华  张国庆 《改革与战略》2010,26(7):125-127
体育消费是全民健身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动员全社会人民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对提高吉林省人口素质、优化投资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与行为的基本现状。发现体育消费的方式和项目选择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加大场馆利用及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开放地方学校体育场馆、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旅游消费不同,体验经济模式下的旅游消费行为具有重视体验需求、目的明确、过程感知、不可复制性等特征,生成该行为的因素是个体心理、媒体、产品及事件等因素。组合运用剧场策略、情感策略、定制策略及广告策略能激发消费者体验式消费欲望,促生体验式旅游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idea that healthcare needs to be managed by individuals and that basic health services should be provided by the commun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urban outpatients' preferences for particular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CHSCs) and hospitals. Rational consumption of healthcare is influenced by a patient's beliefs, beyond simple demographics and social structure. Ignorance of basic health issues leads to non-rational patient behavior, which also explains the confusion in Chinese health reform regarding people's mistrust of CHSCs.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self-managed care may increase personal health knowledge and encourage individuals to make use of the basic health services that are supplied by CHSCs.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消费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成为了消费行为学和营销学的新话题。女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重要消费群体,是未来网络经济成长和发展的最主要群体。本论文从实践出发,分析女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及影响女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结合女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其消费质量,实施健康消费,从而优化女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智  董学兵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131-133
绿色消费对于绿色营销乃至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价值观对绿色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研究物质主义和集体主义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物质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一对矛盾的价值观,在价值观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作用机理中融入计划行为理论,从而提出了价值观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地区自驾车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永红  刘益  叶志青 《特区经济》2007,225(10):43-44
根据黄金周期间珠三角地区自驾车游客的抽样调查结果,对自驾车游客的市场规模、客源构成以及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自驾车游客遇到的问题,向政府管理部门、旅游景点和旅行社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变化轨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系统梳理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支出变化的因素,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三个建议:一是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二是采取"导入"的办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三是采择"综合"的途径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8.
Web2.0下的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及旅游网站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春华  刘业政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6):122-125
文章首先对Web 2.0下的网络旅游消费需要和动机作简要分析,然后提出Web 2.0下的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并归纳行为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对旅游网站的影响,最后结合对中文旅游网站web2.0应用状况的统计分析,给出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的最高目标追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向心力。消费本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消费异化现象十分严重,不但背离了人的需要,破坏了人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系统,而且还导致了人的异化。要使人的发展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人"为中心的平等、公平的本质要求,以及使人摆脱依附于物、依附于金钱、大多数人生产生活受少数人左右的价值取向,应该培育、强化消费者的生态消费意识和生态消费自觉行为,通过构建生态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消费结构来满足人的生态需要,规范生活、生产消费行为,提高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accumulated knowledge on durable consumption has traditionally been premised upon identifying personal factors (e.g. demographics or psychographics) underlying the purchase decision. On a broader scope, however, consumer behavior is shaped by cultural and social factors, and our understanding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these considerations. To this end, this study sets out to provide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on durable consumption. Specifically, the proposed framework explores whether cultural differences do exist in the perception of a selected durable (e.g. automobile) on the symbolic/utilitarian dimension, which in turn, may affect the length of the replacement cycle, likelihood of upgrading to a higher status model, as well as, inertia towards remaining within the same product-type in the category (e.g. sedan, SUV, minivan, pickup truck). Applying a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to Korean and US automobile transaction data, the finding reveal that Korean consumers tend to have shorter replacement cycles, engage in more upgrades but are less likely to change the product-type than American consumers. Considerations of 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s key drivers of th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and behavior are put forwar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