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国住宅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参数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住宅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根据研究,住宅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为: 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a/y=1-(αk βl)/y (1)式中:y为住宅产业产出量的增长速度;α为住宅产业技术进步速度;k为住宅产业资金投入量的增长速度;l为住宅产业劳动投入量的增长速度;α、β为模型参数,即住宅产业资金投入产出弹性和劳动投入产出弹性。  相似文献   

2.
能源对中国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的三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估算了1952~2012年及不同阶段能源等要素的产出弹性,能源等要素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能源产出弹性和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次于资本,远高于劳动力要素;两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中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部分应归功于能源,能源消费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包含能源要素的经济增长核算,能更好地揭示经济增长的源泉,反映不同阶段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体制变化。  相似文献   

3.
政府技术标准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国家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GB)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估计1979~1996年之间"投入"应用于经济活动的GB目录总量,从而度量GB的"产出",由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给出估计。在一个所谓的协整框架的基础上,发现劳动生产率、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比率以及内生性技术进步GB目录之间构成了一个具有统计显著性的惟一的协整向量。加入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技术进步因素后,从1979~1996年的"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经由"中性技术进步"逐步转向1990~2006年"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并且技术标准的产出弹性增长较大。这显示技术标准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在所有样本点上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测算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是利用数学模型,把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分离出来,对每个评价单元(国家、地区、部门或者企业)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做出定量的估计。索洛余值法对于我们国家认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用索洛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增长速度存在不少局限性,因此探索新的测算技术进步作用的方法仍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江苏省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的贡献度进行测量和分析,并且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变化。分析得出,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投入,技术进步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还属于相对粗放型的经济。最后,作者给出了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由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所证实。许多经济学家也曾就此做过大量的研究。我国的经济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近十年对此也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人们注意力过于集中在生产函数的优化方面,都只是设法从经济增长中扣除资金与劳动的作用,把余值作为对技术进步作用的度量。不过此余值的构成比较复杂,其中包含着不属于技术进步的内容,只能称其为“技术进步及其他”。实际上,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变相互关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一作用可以称为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采用C-D生产函数和Solow余值法对我国地区建材工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地区建材工业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及全要素生产率和贡献率,通过对比说明地区建材工业增长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目标。从概念上看,经济增长一般指的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加,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处于就业状态。在两者的决定因素中,有些是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都起作用的共同因素,有些只是影响某一方面。这样,一方面,两者的变化形态可以是多形态的;另一方面,随着决定因素势力的  相似文献   

9.
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今世界人们正日益感受到新的科学技术浪潮的涌动和冲击,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以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是经济效益的提高,它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效益和增长速度效益方面,从科学技术进步角度看,人们更侧重增长速度效益方面。经济增长不能没有一定的速度,但又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考虑要素投入基础和要素效益基础。要素基础在数量上表现为投入一产出比的提高,实现途径包括提高管理水平、劳动者素质和设备技术水平、规模效益等,而这些最终都必须围绕新的技术来实现。那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非稳态增长典型事实及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多事实"总结了发达国家经济稳态增长典型特征,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呈现非稳态增长,不符合"卡尔多事实"。本文按照王诚(2007)关于典型化事实研究的研究思路,提出中国经济非稳态增长典型事实,并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加以刻画和解析。通过推导时变弹性分解公式,解释1995年以来资本弹性上升、劳动弹性下降,是由于资本边际产出指数大于资本生产率指数、劳动边际产出指数小于劳动生产率指数的结果。研究认为,提升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报酬的比重,关键在于劳动报酬增长不慢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试图在建立中国经济非稳态增长典型化事实及解析方面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以中国地区工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构建基于DEA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劳动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中国地区工业的经验分析表明,与发展水平无关且省际差异大的技术无效率普遍存在;各省工业增长的首要源泉是资本深化,其次是技术进步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各省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主要源于资本深化差异,其次是技术效率变化差异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差异;如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会低估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估技术进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变化的贡献可能被高估、低估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处于"新常态"宏观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和特征进行阐述和概括,并新常态出现的三大原因,需从三种增长路径着手来解决,即通过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径、 工业化思维开发增长潜力的路径和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最后,总结出新常态下我国将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淡化经济增长速度,换之以弹性的经济增长运行区间来进行统筹管理,采取预调、 微调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来着手应对.  相似文献   

13.
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贡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红  汪军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0(10):181-182
文章针对地区间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比较分析了地区经济增长的特征及要素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以阜新为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阜新1987~2001年15年间的经济增长模型,对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对阜新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合阜新的实际对所建模型中技术进步对阜新经济增长的负贡献作了更深入的成因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作用的实证分析,得出陕西经济增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技术进步对陕西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推进体制改革,提高要素质量和效率,建立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经济体制是今后陕西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是:高GDP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有偏技术进步与要素投入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在技术进步偏向识别、生产函数参数设定及估计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修正偏误后本文发现考察期内有偏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总体强于要素投入增长,且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近期下滑主要由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减缓、资本累积速度下降和人口红利消失引致。研究创新:基于多种要素替代关系、市场假设和技术进步率框架,对中国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进行全面再评估,通过打开技术进步率的“黑箱”进一步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价值:为有偏技术进步识别和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提供可靠框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效率竞赛理论,结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构建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竞赛模型,并对1998年~2007年的江苏建筑业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江苏建筑业是劳动和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很低,粗放式增长明显,资本和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是江苏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瓶颈,进而针对资本、资源能源、劳动和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提出促进江苏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Carroll和Cuadrado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参数的合理范围,为目前实证分析的结论“经济的高增长导致高储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理论解说。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下,我们发现储蓄率将最终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上升,并且其在趋于均衡的路径上不断向上攀升的。本文还发现,由于中国居民“好面子”、攀比之风盛行,使得经济本身的高速增长成为导致高储蓄的重要原因。另外,资本产出弹性过高、个人贴现率偏低和跨期替代弹性过小也是导致高储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区经济差距问题是国家及各地方政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作为体现地方财政政策的地方财政支出并没有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而是加速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发散。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公共支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预算内公共支出数据,从实证角度来分析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结论:中国财政支出水平和经济总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支出绝对量的提高将引起经济总产出增加,然而其贡献率甚小。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大。这说明财政支出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为扩张效应,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是以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张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20.
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与社会福利紧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解释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通过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比重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各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产出弹性的变化,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