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从1994年开始,本着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证财政收入的原则,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和管理制度,这次税制改革,对我地区来讲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经过5个月的学习、实际操作和调查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粗线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税制改革对太原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孟宪玲我国这次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障财政收入。具体地讲,进行税制改革,一是为促进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二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三是将社会分配体制纳入...  相似文献   

3.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需要对税制进行全面的、结构性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也是今年各项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新税制已从元月一日实施,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做好新税制的实施工作,确保税制改革取得预期的成功,是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这次税制改革,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的指导思想,在税负设计上,保持了现有总体负担水平不增不减,既不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在总体上也不增加企业的负担;在税制上实现了统一和简化,主要是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内外资企业流转税制,取消、简并了14个税种,改革后由税务部门  相似文献   

4.
1994年,我国在“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的思想指导下,依据财政、效率、公平原则,对原税制进行了规模大、范围广、内容深刻、影响力强的结构性改革,初步搭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框架,这对企业改制是有利的。但也不可否认,94税制改革毕竟是对部分税种进行的改革调整,税法尚未完全统一,税制尚不够规范和完善,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所以,我国的企业所得税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需改革。  相似文献   

5.
1994年实施的税制改革,使税法进一步统一,税负更趋公平,税收宏观调控作用得到了强化,同时也保持了税收政策的连续性和税收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较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当前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中也还存在着税制不完善、税负不平衡、税收征管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中国税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税制着力营造统一、公平的市场主体的竞争环境,体现了税收政策维护市场主体平等关系的特征。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税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加之偷、漏税款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企业实际税负的不平衡,这就给企业的公平竞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研究和解决税负平衡问题,也是我国深化税制改革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郭利 《河北企业》2007,(10):34-34
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的背景 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这次改革将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要求,对现行税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一各类企业的税收制度”。其改革的方向应当是通过统一所得税法。公平所得税负,规范所得税制,建立和完善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所得税制。改革重点是: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开始,中国的农业税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并不意味这农业税制改革的完成,相反的,它代表着农业税制改革进入了一个以公平税负为最终目标的阶段,进入了从二元税制向一元税制迈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目前的涉农增值税制度进行改革,以达到税负公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统一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我国实行了税收制度改革,统一了各种内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后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制,一是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为各类内资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二是理顺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三是规范和简化了税制;四是与国际惯例接轨,有利于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这对推动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进一步规范、公平与合理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曹伯龙 《河北财会》1993,(12):26-2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聚财功能和宏观调控功能,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新税制,建立新税制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方式,保障财政收入,建议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新税制与现行税制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税种结构简化,税率结构简化,税基增广,总体税负基本持平、略有增加,下面从税制结构方面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晓宁  顾颖 《财会月刊》2012,(33):75-78
2012年5月,由西北大学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税制: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的改革探索"研讨会召开,会议主题为:中国税收体制如何体现社会公平;税收制度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地位;中国税负及其改革以及中国税制展望等。会议还从中国税制规模增速、如何实现结构性减税、税制的公平问题以及税制改革的方向和步骤三个方面对中国税制改革进行了展望。本文综合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和看法,以供国家税制改革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是在原来的三个税收法律、法规(即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基础上修改产生的。它不仅实现了对个人课税制度的统一.而且在税负上也做了合理的调整,体现了公平税负、简化税制的原则。此项改革,标志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朝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治理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近来,有关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统一企业税收制度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税收制度,实现我国税收的国际化,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近日,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出,2004年税制改革重点之一是做好所得税改革的准备,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工作,解决内外资企业因所用不同税种而导致的税政不统一、税负不公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所得税改革势在必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重要税种之一,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调节企业之间收入的主要手段。1994年的税制改革在公平税负的原则下,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对内资企业仍单独设立一个税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WTO的新形势,内外资企业分别适用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制的作法,既不符合 WTO的国民待遇、公平原则,同我国对外经济政策不相适应,也有悖于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格局的战略思想。因此,改革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谈当前乡镇企业实行新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省仙桃市审计局杜水清一对现行税制进行重大改革,建立起税基广、税负公平、少优惠减免、征管有效的新税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重大举措。新的税制已经从1994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其意义无论是从它...  相似文献   

16.
《北京房地产》2008,(1):73-73
国务院于2006年12月颁布了第483号令后,又公布、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的出台是地方税改革的最新进展,有利于统一税制、公平税负、拓宽税基,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988年公布实施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是依据20世纪80  相似文献   

17.
税制改革后的企业所得税 ,在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组织税收收入 ,促进经济运行机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企业所得税实施过程中的弊病 ,也日益显露出来。一、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分析1 多档次税率的设置 ,削弱了企业所得税的严肃性。(1)比例税率具有征收简洁、透明度高的特点。我国内资企业所得税实行法定税率为33 %的比例税率 ,并设置了两档27 %和18 %的优惠税率。优惠税率的设定 ,不利于公平税负 ,在某种程度上诱导企业走分散经营 ,划小生产规模的倾向 ,一些企业为求税负下降 ,想尽办法减少利润。…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经济统计》2009,(3):42-42
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废止了(铖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取消城市房地产税,将有利于深化税制改革、有利于公平税负、有利于依法治税。  相似文献   

19.
居民收入分配较为公平的社会,需要一个税负合理的税制体系,如果税制体系不能通过对显性和隐性收入合理征税来改进其收入分配状态,特别是难以查实的隐性收入的税收遵从度,会使得居民降低其税收遵从度。因此,应从完善税制体系,实现税收公平原则;优化税收征管,促使隐性收入显性化;提倡约束并举,增强居民纳税意识等方面优化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提高其税收遵从度。  相似文献   

20.
运杂费计纳增值税浅见周效英,方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为主体的新税制,自1994年1月1日实施起,已正常运行了近一年的时间。总的看,运行形势是好的,基本上达到了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格局、向国际税制惯例靠拢的目的。在新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