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录取机制问题是一个教育界广泛讨论的话题。本文探讨了目前高考录取平行志愿制度的优点和缺陷,提出降低投档比例、打通不同院校之间的专业志愿和增加志愿个数可以改进学生的效用损失。而博士生录取是另外一种类型的非统一录取学校录取机制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偏好顺序机制,并证明了这种机制是满足公平、无浪费、个人理性、抗策略且帕累托最优的,最后提出在现实中运用该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考录取机制的帕累托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高考录取机制是用考生的分数和对学校的志愿来分配入学机会的机制,分数是一个公平的指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考生录取时的优先顺序。本文研究了当前高考的录取程序,分析了分数录取机制下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由于目前的招生录取机制并不是分数公平的机制,使得录取结果可能是没有效率的。如果使用分数公平的录取机制,考生真实申报对学校的偏好就是他的优势策略,录取结果可以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和分数公平。 相似文献
3.
石婷婷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3):150-154
文章通过对帕累托改进原理内在逻辑的分析,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讨论,在肯定阿马蒂亚·森对帕累托最优原理适用于"从地狱到天堂"的质疑具有合理性的同时,认为帕累托改进原理具有巨大的普适性,"从地狱到天堂"的景象应通过,也可以通过帕累托改进而加以避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就中国经济改革如何调整帕累托改进的选择方向,努力实现社会和谐,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纪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5):11-14
就业问题是经济领域的中心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我国的就业选择机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本文通过就业选择机制的博弈模型的建立,证明在完全信息时,显示偏好博弈只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结果,并且其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有效和公平的。最后针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为背景的经济形势和中国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压力,对中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模型对就业选择机制的应用,以及如何有效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财经研究》2014,(7)
中国农地改变用途后价值大幅提高,政府、企业和农民三个利益主体对增值进行利益博弈。被征农地应该如何定价,增值应该以什么比例分配给相关利益主体,研究者对此争议很大。文章把农地交易看成一个纯交换经济,探讨了三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首先,找到不同条件下的讨价还价解,分析它们的关系及演化规律;然后,利用边际生产力贡献原理,分析均衡点的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可能性;最后,利用稳定匹配理论探讨博弈双方实现以上均衡点的机制。研究表明:农地定价讨价还价博弈中任何个体的理性都会陷入囚徒困境,应该寻找一种定价机制和分配机制来实现个体理性、群体理性和整体理性的完美统一;所创造财富只有按照贡献份额公平分配,生产才有效率,但是由于现实与理论的差距,必须设计一些社会机制如农地网上交易平台以尽可能使现实接近理想。由此,文章在以上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出网上农地交易机制进行交易匹配,并针对农地交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本分担博弈中的平均分担机制往往导致参与人低报自己的收益率,从而导致博弈结果的无效率。笔者通过在成本分担博弈中引入维克里机制,利用参与人的占优策略——说真话,使成本分担博弈的结果实现了帕累托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8.
高考录取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高考招生中考后知分报考录取机制下的志愿填报博弈。完全信息时这个显示偏好博弈只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结果,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和公平的。但是,真实的偏好并不一定是每个考生的均衡策略,达到均衡结果需要参与人之间的协调。使用文献中的Gale-Shapley学生最优机制,真实偏好是学生的优势策略,结果也是帕累托有效、公平的。本文介绍的录取机制,对于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考录取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考招生中考后知分报考录取机制下的志愿填报博弈。完全信息时这个显示偏好博弈只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结果,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和公平的。但是,真实的偏好并不一定是每个考生的均衡策略,达到均衡结果需要参与人之间的协调。使用文献中的Gale-Shapley学生最优机制,真实偏好是学生的优势策略,结果也是帕累托有效、公平的。本文介绍的录取机制,对于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TRIZ理想化方法的环保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TRIZ理想化方法与环保产业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将TRIZ理论应用于环保产业,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包括理想化水平的评价模型、TRIZ的帕累托最优与改进 (优化原则)、环保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思路、步骤,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