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遥感应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此为基础拓展了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城市扩展遥感监测.加强了区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等研究,已经形成以土地为核心、多专题互补的时空数据库系列。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可以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朝阳市双塔区和龙城区为研究区,选用2014—2021年的5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软件分析双塔区和龙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其间采用监督分类法将朝阳市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五大类,通过对比各期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综合评价朝阳市土地利用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提取长时序的地表覆盖数据,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文章选取神农架地区1997年、2007年、2019年3期遥感影像,结合社会统计资料,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从经济、人口、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4.
由于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常常使用遥感影像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进行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砀山县为例,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用1994年和2014年砀山县的两期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人机交互解译,获取高精度的两期土地利用图,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空间分析,管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和成图输出等功能,可得出砀山县近1994年到2014年的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分析,从集约土地利用、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广州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这对于指导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静  刘光远  宋杨 《特区经济》2011,(10):197-199
研究目的:探索城市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土地资源保障的政策依据。研究方法: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分析。研究结论:城市的生机在于产业发展,西部边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价值标准在于促进城市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城市用地模式粗犷,城镇等级体系和规模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与落脚点。以山地城市宜昌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模型。通过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安全格局构建、经济性建设用地识别等空间与网络分析技术,评价识别城市发展优先利用的建设用地。最后,依据城镇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提出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议,从空间上构建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一方法和单一数据源的遥感图像复杂信息挖掘的精度和可靠性不高。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为高分辨率遥感地物信息挖掘提供了新的手段。着眼于城市化的精准监测和精细管理需求,本文选取西安市空港新城作为研究区,建立适合中国城市的高分遥感土地利用数据集。通过微调最先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价值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得到高精度的地物分类结果;利用多源数据对模型分类精度进行交叉验证,在此基础上基于空间分析识别复杂目标;引入共享单车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建模,挖掘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将3S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土地利用制图与分析中,为城市地理学精细化和定量化研究做出有价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何志明 《特区经济》2009,(6):188-190
根据理性利用的内涵,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实际情况,根据影响理性增长的城市人均面积、城市利土地用强度、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管理等五个因子及26个指标,构建了城市土地理性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协同论和实际利用水平,对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各指标值进行定量测算,得出理性等级不变但理性度增长、各城市增长出现差异的结果,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郭堂辉 《魅力中国》2011,(14):339-339
土地资源稀缺性是土地集约利用的直接动力。本文首先从城市土地增量和存量的角度界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紧接着分析了城市增量土地和存量土地在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分别针对城市增量土地和存量土地提出了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对湖北省十二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要大力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模型和障碍诊断模型对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评价及诊断,得到2008年影响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有用地与投入增长弹性系数、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增长率、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污水处理率六项指标,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广州市城市土地协调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仙 《科学决策》2005,(8):45-47
西方国家在城市土地经营管理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城市土地以民间私有为主,但土地的使用类型则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方案的规定,要遵循土地开发指标的限制。二是城市公有土地皆用于非赢利的公共目的,公有土地的征用必须按照建设标准进行,并需按市场价格给予土地所有者补偿。三是政府主要负责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广泛的市民参与性,城市议会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监督的主体,确保了土地用途管制不会因城市行政主管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评价是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的关键环节,运用遥感技术能够提高土地整理评价的工作效率和技术含量。以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对比项目整治前后的土地覆盖及其面积变化,从而实现对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的动态监测和工程效果评价。研究验证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土地整理评价研究的可行性,并对未来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的持续动态监测和工程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通过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5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Moran’s I指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省域尺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在2009年之后集聚程度减弱;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资源禀赋、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研发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则明显促进了全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另外,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正相关,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一些挑战,结合桃源县实例分析及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了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布局;注重生态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挖掘土地利用价值等促进桃源县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西方城市土地利用规制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关系的基础上 ,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规制的含义 ,并介绍了西方学者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规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涪陵区作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节约集约土地资源成绩显著,但同时存在土地资源供应紧张与闲置并存、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规划滞后、“土地财政”约束、监管不到位等值得注意的问题。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构建城镇体系、推动节地技术创新、强化土地监管、促进各类土地复合利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周口市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10个指标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周口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从而确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马文红 《魅力中国》2011,(18):396-396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基础。要解决好当前与长远土地利用问题,就必须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三分规划,七分治理”,要真正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是关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城市发展规划为总领,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当前土地整理规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