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光亮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6):60-61,63
试用期限是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劳动合同的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应完善有关 法律,对试用期限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以防止用人单位利用试用期限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黄利民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09,(1):79-79,91
《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对于劳动合同当事人来说,选择哪一种最为合适呢?文章从这三种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入手进行分析比较,为劳动合同当事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漆鲜萍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63-66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是我国《劳动合同法》出台后讨论颇为激烈的一个问题。以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为基础,参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界定方法,才能在准确界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同时,准确把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本质及其解除条件。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变迁的制度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改霞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24(6):86-88
金融制度与一国经济过行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和互动关系。工业化国家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变革金融制度以协调与金融的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8,21(2):115-119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重要形式。新《劳动合同法》通过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加大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文章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基本规定出发,论述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特征、订立、解除等基本问题。同时,新法颁布后,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军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2):115-119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重要形式。新《劳动合同法》通过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加大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文章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基本规定出发,论述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特征、订立、解除等基本问题。同时,新法颁布后,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的几项条件,进而提出我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设置了过高的门槛,限定了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主体范围。因此,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应修改我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并充分发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保护事实劳动关系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与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德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1(2):61-64
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国家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本主要从国家理论中有关国家与制度变迁的相关性的角度,对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实施制度变迁的动机,以及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问题做了分析,并说明了国家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影响转轨国家金融制度变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转轨国家金融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的巨大推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政策,经济结构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等,正是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各转轨国家金融的制度由计划金融转向了市场,这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资产总量和增加,金融相关比率不断提高等方面,这种转变最终使各转轨国家的金融制度不断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迈向高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引发了许多争议,其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争议的焦点。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关系排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如果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从长远看则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漆鲜萍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80-84,102
劳动合同服务期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合同期限,两者在适用前提以及违约后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区别。服务期规定的出台体现了《劳动合同法》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立法理念,适应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但服务期条款也存在规定不甚具体、内容不甚明确的缺陷,因而需对其作进一步探讨,厘清相关问题,以发挥服务期条款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理论表明长期雇佣是维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条件.在长期雇佣条件下雇佣双方通常会理性地选择对双方都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报酬后置的支付模式,但考虑到这种支付模式是双方的隐性协议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雇佣双方力量悬殊的现实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用人单位单方面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而<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出台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尤其是资深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罗小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4(6):26-30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基本上是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力产权已得到较好的界定,但是,劳动契约制度的发展却没能和产权同步进行,以至劳动力市场仍是一个残缺的市场.本文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去分析劳动关系及劳动契约的演变,并将此问题纳入到契约分析的框架中,以说明劳动契约的签订和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为劳动契约的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综合管理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的特点决定了无论是劳动契约还是心理契约都无法单独地对劳动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在分析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存在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的综合管理模型,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契约柔性化、沟通制度化、维护长期化。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草案)》是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它在对《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规范进行调整、补充及完善的基础上,确立了若干新规则,这些新规则将不可避免对企业带来影响与冲击.该文以《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二章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规定为基点,从劳动合同订立的要求、试用期条款使用、竞业限制规定、违约金条款、劳务派遣用工等方面来简要分析《劳动合同法(草案)》新规则对企业之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森林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3):71-73
劳务派遣因存在三方主体,形成的劳动关系较为复杂,在不同的主体、法律关系之间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文章提出防范法律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灿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2(2):1-6
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劳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员工持股、参与式管理、分享经济、利益相关者治理、劳资合作与冲突管理等一系列新的经济现象在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框架内产生,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微观基础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这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实事求是地加以具体分析.同时,也要重视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要看到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及不断容纳先进生产力的能力.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将是一个比原来的预测要漫长得多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邢培泉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3):116-118
保证保险是保险人作为保证人为义务人即投保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对保证保险合同性质的不同界定,进而带来不同的法律适用。虽然在立法上在加快且有效地对保证保险行为进行规范,但在现行法律框架没有相应的行为关系模式下,本着法的基本精神,在现行法律框架以外谋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无疑是现实的和亟需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劳动保护制度环境的发展,对员工参与公司利益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以2004-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它对非国有上市公司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更大。该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升了企业利益分配格局的公平性和员工薪酬满意度,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