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水位保持较高水位,提高水体载鱼量和减缓水温下降,延长摄食时间。根据水质变化和池水消耗情况,每10—20天加水一次,每次10—20厘米。 2、投饵秋季气候温和,水温的变化幅度在20℃—30℃之间,这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主养草食或是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待其基本吃完,再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或其他精饲料,日投二次,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3%—6%。10月份以后温度渐低,投饵以精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以蛋白质含量高的原料为主,日投饵一次,投饵量  相似文献   

2.
<正> 做好池塘养鱼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投饵施肥要合理。当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类开始摄食,且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春季,池塘养鱼的投饵应当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投饵的方法是:开始适当投喂一些菜籽饼、豆饼、配合颗粒饲料等,以后逐渐增喂一些黑麦草、嫩草等易消化的青饲料。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每天投喂一次,或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日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类的摄食情况来决定,一般占池塘所  相似文献   

3.
正春季是河蟹复苏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蟹池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全年商品蟹养殖产量与效益的高低。其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池水管理技术:进入3月份水温达到10℃以上,此时就有部分河蟹苏醒活动和觅食。为了促使河蟹早开口摄食,晴朗的天气应将蟹池内水位降到30cm左右,促使水温迅速上升,促使尚未出洞  相似文献   

4.
<正> 夏秋季是池鱼的生长旺季,也是鱼病高发季节。因此,抓好此时的科学饲养管理,是夺取高产的关键。一、投饵施肥。7—9月应逐步增加投饵量,精饲料口投量应占吃食鱼体重的5%—8%,饵料蛋白质含量掌握在25%—30%,草料日投量占草食性鱼体重的80%—100%,上午8—9时,下午3—4时各喂一次,滤食性鱼类以肥水为主,日投饵量控制在鱼体重的2%,遇低温阴雨天气少投或不投饵。夏秋季节天热水温高,施肥应以化肥为主,使池水溶氧高耗氧低,一般每隔5—7天施一次尿素,每次每亩施2.5—3公斤,要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若是精养鱼塘  相似文献   

5.
<正>夏季既是河蟹的生长旺季,也是病害多发季节,是河蟹饲养管理的关键阶段,决定着全年养殖的成败。加强夏季蟹池管理至关重要,笔者提醒河蟹养殖户应把好以下四关。一、水质调控关1.加深水位。当高温来临时,可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保持水深在1.2-1.5m;气温特别炎热时,水深可增至2m左右。2.定期换水。在高温的夏季,养蟹池塘应定期换水,将水温控制在28℃以  相似文献   

6.
1.控制水深,提高水温。在春季养殖过程中,为利于提高水温,应每隔10~15天由浅到深逐步加深水位1次,并将池水控制在一定的深度。早春鱼池的水深应控制在1米以内,晚春则控制在1.5米左右;虾、蟹养殖池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到1米;室外养鳖池应换去大部分池塘陈水,早春鱼池的水深应掌握  相似文献   

7.
<正> 实践证明,养蟹池应随着季节、天气的自然变化调控水位,以不同的水位调节水温,改善池水环境。 池塘养蟹不可一年四季始终在一个水深度上,尤其是在高温季节,要适当提高水位,做到深浅适度,以求将水温控制在30℃以内(以利于河蟹的代谢、活动、生长等)。此外,水深也扩大了河蟹的活动空间,有利于稳定河蟹的生活环境。反之,在炎热的夏季,池水过浅,水温上升快,时常超过32℃,极容易使水质变坏,也容易造成高温缺  相似文献   

8.
正成蟹养成过程中,饵料的投喂与气候、水温、水体溶氧等有关。关注天气变化,适时调整投饵是河蟹养成的重要一环,不可轻视。投喂时间:傍晚或下午4~5时;投喂量一般为河蟹总体重的10%左右。实践中第二天早晨检查摄食情况,以有无剩饵为标准,适度掌握。另依据河蟹生长特点:一般以旬为单位,每10天微调一次投饵量,均匀投饵。所谓均匀投饵就是在特定气候条件下,每天都吃7~8成饱,不饥一顿、饱一顿。投喂遵循"四  相似文献   

9.
<正>1.巧换水。越冬后的亲鱼鱼塘,水质老化,水体的下层往往积聚较多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呈现弱酸性。春季水温逐渐回升并稳定至10℃~15℃时,应对鱼塘进行换水处理。换水可使用冬季的蓄水,不要一次换完,每次换三分之一为宜,约加入15~20厘米,一般每半月注水一次,水位可控制在80~100厘米左右。多次换水能加强水流刺激,有助于亲鱼发育成熟,有助于成熟亲鱼顺利产卵。  相似文献   

10.
一、加深水位 随着水温的升高,蟹池应不断加深水位。高温季节蟹池水位应保持 1. 2~ 1. 5米左右,南方地区水位还可适当增加。   二、调节水质 高温季节应经常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首先水源应清新、洁净,切忌把被农药污染的田水或工业废水注入蟹池;换水前应捞除池塘污物,清除残饵。换水时间应在早晚进行,当气温达 28℃以上时每天换水 1次。   三、勤捞水草 为了让河蟹摄食、栖息、避暑,应捞水草投入池塘中,也可向池塘移栽水花生、小浮萍、轮叶黑藻、水葫芦等。水草面积不超过池面 1/3,残草应及时捞除,以防水质变化。   …  相似文献   

11.
<正> 合理投饵、科学施肥和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是池塘养鱼夺取高产的三项重要措施。掌握好投饵量、施肥量和池水的酸度则要“三看”。 一看水温定投饵量。在适宜的温度范围(7℃—32℃)内,水温越高,鱼的摄食能力越强,因而投饵量也就越大,当然并不是越多越好。早春季节,当水温上升到7℃以上时就要投喂饵料,每天投1次,投饵量以存塘鱼体重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蟹池要符合养蟹的生态要求许多蟹池由稻田改造而成,其共同点是在稻田四周人工开挖窄而浅的小沟。从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此类蟹池存在以下不足:1、池埂陡,不利于种植水草和投饵,不利于观察河蟹摄食和活动情况。2、沟面窄、水浅。一般沟面宽仅2米,底宽1米左右,蟹池平均水深仅40—50厘米,最深水位仅80厘米左右,池埂不结实,渗漏严重,7—8月份需天天加水,并且池底水温很高,不适宜河蟹生存,增加了河蟹  相似文献   

13.
<正>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等)的食欲也日渐恢复,进入了正常的生长时期,因此,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一、控制水深,提高水温。在春季,养殖水面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即不要一次灌满水,应该由浅到深逐步加水,以利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天加水1次。早春鱼池水深控制在1m以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搞好蟹池春季管理是关系到全年养殖成败的关键。蟹池春季管理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水位管理适当控制水位,晴朗的天气应将蟹池内水位保持在60cm左右,因为水位浅接受阳光充足,水温上升快,可促使尚未出洞觅食的河蟹尽快苏醒摄食;在连续阴雨或倒春寒  相似文献   

15.
<正> 亲鱼在春季要强化培育,具体要做好以下4个方面: 1、调节亲鱼池水位,提高水温。晴天及时排水,降低鱼池水位30厘米左右。阴雨天或冷空气来临时,要提前加满池水,以减缓池水散热。 2、加强饲料管理。投足投好饲料肥料。春季是鱼类性腺发育阶段,摄食量增大。青亲鱼池,主要投足鲜活的螺蛳、蚬子、蚌肉等动物性蛋白  相似文献   

16.
<正>一早:早投饵。当水温超过10℃以上,河蟹开始活动时即可逐渐投喂一些"精料",如全价颗粒饲料、新鲜的野杂鱼等,让河蟹尽早恢复体质,蜕壳生长。二早:早种草。河蟹养得好不好,关键就看一池草。清明前后就要将池内水草布  相似文献   

17.
青虾、河蟹属水生变温动物,水温高低直接影响到虾蟹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虾蟹的摄食和生长。一般而言,虾蟹的生长适温为20℃-30℃,当水温低于15℃时,则食欲下降,生长变慢,低于10℃则停止摄食和生长。  相似文献   

18.
正6~8月是一年中温度最高阶段,也是水生动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这3个月要经历梅雨期和持续高溫特殊气候。梅雨期一般因长期连续阴雨天气、水温变化大,气压低,光照差、溶氧低,影响河蟹的摄食和正常生长。最为严重的是梅雨期因水体上下对流加剧,导致池水倒藻,底层严重缺氧 ,  相似文献   

19.
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黄鳝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以保证冬季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将冰块打开.以防止黄鳝缺氧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遮阴。无论是稻田养蟹还是池塘养蟹,都应有一定面积的水草,所以,如果池中水草面积小于池面积的三分之一,就应向池中移植水草,投放水草。水草遮阴效果较差的,还可搭设遮阴凉篷。这些对河蟹栖息,蜕壳、生长都很有益。二、加大水深,增加换水次数。温度太高并不适宜河蟹生长,一般认为水温22℃~25℃最适宜河蟹生长,同时水温太高,水质易恶化,所以经常换水,换温度适宜的水对保持水质清淅,促进河蟹生长很有益处。有人认为增加换水次数会促进性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