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发展广西石山区特色高效农业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广西石山地区农业恶劣生态环境现状,并对如何发展广西石山区地方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提出了搞好生态农业基本建设、选准地方特色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建立生态示范区等7项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初夏,万物蓬勃。地处广西德保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核心区的巴头乡,辖区内石山面积大、石上土层薄、生态环境恶劣,石漠化面积为16.5万亩,石漠化面积、石漠化占比均位居县内第一位。2016年初,巴头乡还有贫困村7个,全乡有贫困户2303户881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9.21%,是全县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省区之一。千百年来,阻挡石漠化山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正是石头。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一手抓石漠化综合治理,一手抓生态经济、绿色产业发展,在一个战场打两场"硬仗",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山区生态环境逐渐好转,许多荒山荒坡变为产业"绿洲",当地群众摆脱贫困迈向幸福新生活。  相似文献   

4.
广西岩溶地区面广量大,岩溶地区石漠化现象严重,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该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找出了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目标及战略重点,提出了5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石漠化,又称喀斯特荒漠化或者石化,是南方山地荒漠化的特殊形式.贵州毕节市是喀斯特发育最充分、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众多学者也对石漠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了见仁见智的观点,在此,本文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消费者选择理论,深入剖析石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提高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才是治理石漠化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石漠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岩溶区的石漠化已严重地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提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途径及模式,探讨了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的对策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从而为云南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整治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常态下,石漠化作为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阻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我国石漠化现状和危害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形势下石漠化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简要论述南方岩溶石山区的自然特征和土地利用特征的基础上,以广西南丹县瑶里村为例探讨南方岩溶石山区土地整理的目的及其设计方法,并对其效益进行了评价,以实现此类地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南方岩溶石山区土地整理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地整理运作模式。岩溶石山区土地整理既要因地制宜,同时又必须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9.
正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贵州省三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面积最大的片区,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等原因,造成贵州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林业在推进贵州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中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首先,贵州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具有地理位置偏远、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熔岩地貌典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等特点,要解决该片区贫困问题,必须  相似文献   

10.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桂西北石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征,阐述了桂西北石山区在新阶段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指导思想、调整原则,并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以及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防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岩溶石漠区地质环境的基本问题,以典型为例介绍了防治现状及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文末对石漠化的研究与治理提出三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桂西北石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征,阐述了桂西北石山区在新阶段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的,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指导思想、原则、重点、方向以及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石漠化是自然与社会、经济综合作用的产物,是西南岩溶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石漠化不仅造成土地资源丧失、干旱缺水、生态系统退化,而且使该地区的贫困问题加剧。贵州的生态治理经验,从资金获取途径上可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1)企业与地区居民互动型;(2)政府扶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型;(3)立足自身,生态产业与生态工程相结合型。贵州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应立足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使生态保护从源头开始;要多方、多形式筹集生态建设的资金;还应建立一个专门的生态建设机构,负责对该地区的生态建设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运用聚类分析——灰色关联法,将广西石漠化片区77个县区分为3类,对影响农民收入的植被恢复、农牧业发展、产业结构等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石漠化程度与农民收入呈反比;农牧业加速土地石漠化;各类县区均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前两类县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落后;各类县区生态补偿等转移性支付过低,与石漠化的现状不相匹配。提出加大生态投入,提高石漠化片区农民收入的生态补偿;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林业,构建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系统;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等基于农民增收的石漠化片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资料,在GIS支持下,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功能区进行划分,为黔南州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石漠化现象十分明显,中部与西南部生态敏感性较高,石漠化风险较大,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土壤侵蚀。评价结果将黔南州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并分析了每个功能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云南的石漠化土地及其治理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是我国岩溶分布较多的地区,当前有岩溶分布较多的县为115个,其中63个县分布有石漠化土地,面积2.149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云南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云南省石漠化土地经近5年来多方治理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今后石漠化土地的治理的建议:①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做好森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工作;②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③适度发展养殖业和种值业;④加强法制教育、实行以法治林;⑤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⑥控制人口增长;⑦制定优惠政策激励人民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广西轻度及以上石漠化的69个区/县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揭示其变化对该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GIS支持,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土地转移流、土地生态风险指数(RSI)等对研究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异质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反映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频繁。(2)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4类用地转移的数量与方向决定着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3)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各区/县土地生态风险程度略微增大,南部的贵港、南宁是生态重警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有待进一步改善。(4)土地生态风险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应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川西北沙化地区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环境恶化,尤其是土壤沙化,已经严重制约了川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川西北沙化地区的生态补偿进行量化,有助于了解当地资源环境现状,对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方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全面统计该地区主要消费品人均消费量,计算人均生态足迹。依据各生产性土地的面积数据,通过产量因子和均衡因子参数测算该地区的人均生态容量。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对川西北沙化地区2011~2015年的生态补偿进行了量化。[结果]该地区2011~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13~2015年呈下降趋势。2011~2015年人均生态容量明显降低。总体来看,该地区尚处于生态盈余状态,生态状况良好,但生态盈余额逐年减少。[结论]该地区今后需要从降低人均生态足迹和缓解生态容量降低的趋势入手,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当地居民的节约意识,努力开发可再生资源,以维持川西北沙化地区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区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农业生态脆弱性,通过研究特殊地形和气候下的农业生态脆弱性,有助于为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广西为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广西农业生态脆弱性程度进行评价,利用ArcGIS对生态脆弱性进行分级,以期探究广西农业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权重分析结果表明水蚀面积的权重值最高为0134,年平均降水量的权重值为0113,自然环境指标相对于农业生产和经济指标对农业生态脆弱性的影响更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农业生态脆弱性区域大致可分为5个区域,分别是桂西峰丛洼地带、桂东山地丘陵地带、桂中低山丘陵地带、桂东北山地、桂南沿海丘陵地带。[结论]广西农业生态环境整体来看较为脆弱,处于轻度和中度脆弱等级,但生态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为了改善农业生态脆弱性,政府应实行区域的联合防治,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治理,积极探寻生态、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状态,促进广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