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款利率放开后地方金融机构的定价变化及利率传导效应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存款利率放开为出发点,调查了当前地方金融机构定价特征及异化现象.分别从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贷款基准利率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基础选择、相关市场及不同期限利率的传导与影响等维度分析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建议通过建立公开市场操作政策指标利率方式,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加强定价授权体系的动态调整,不断扩大自律机制职能,发挥利率定价机制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培芳  徐金才 《浙江金融》2005,(9):54-55,30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可达基准利率的2.3倍,在政策上为商业银行贷款自主定价创造了条件,但实际上基层商业银行由于受市场博弈各方的牵制,银行间贷款同质性严重,贷款利率的价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制度准备,其贷款定价机制面临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在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无疑必将首先经受利率市场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唐壑 《西南金融》2007,(2):44-45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了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的幅度,最高利率上限可为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定价由信用社自主决定。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成为一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对乐山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贷利差是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贷款利率定价在整个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在金融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如何适应外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后所带来的冲击、提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文对贷款利率定价理论基础、主流贷款定价方法、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诏惠 《时代金融》2012,(33):164-165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起步早,市场化程度高,尤其是外币大额存贷款利率已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发钞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为定价基础,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市场走势变化,境内外金融市场本外币利率差异,综合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建立起外币大额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对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增强金融机构的定价水平,本文对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机构的定价机制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市场化背景下农信社利率定价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艺 《南方金融》2007,(5):42-43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农信社实行差别贷款利率服务的自主权也扩大了,这就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的定价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农信社的利率定价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从农信社发展战略入手,探索适应市场化背景下的利率定价机制,对农信社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面对利差收入下降、客户融资渠道多样性以及议价能力提高等挑战,对银行本身利率定价机制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影响,通过介绍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现状,揭示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利率定价机制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润祥 《金融博览》2006,(12):35-35
贷款利率定价始于2004年10月28日央行的利率调整,这次政策调整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的限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仍然实行最高限价,即不超过基准利率的2.3倍。这对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19年8月17日,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要求新发放贷款参照LPR定价。面对贷款利率定价“两轨并一轨”步伐的加快,中小银行能否适应LPR定价要求,实现利率定价体系的市场化值得关注。为此,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中小银行的专题调研,发现当前新旧机制转换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探索解决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为中小银行稳健运营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成员,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相对重要性已不可忽视。如何适应利率市场化发展趋势,建立有效的利率定价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支持“三农”主力军作用,已成为农村信用社当前乃至未来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29日,人民银行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这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彭兴韵 《银行家》2020,(4):54-55
LPR宣告贷款基准利率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来,央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既是管制利率,又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实施的政策意图。但中国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扩大并最终放开了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在利率的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存贷款利率并不直接决定于央行。  相似文献   

14.
目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倍,农村信用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则放宽到基准利率的0.9~2.4倍。放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贴现利率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市场基准利率的缺失以及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不足,使得贴现利率难以准确反映资金供求及市场风险状况,影响了我国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考察天津市各中资金融机构贴现利率定价情况,指出当前贴现定价机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建立与Shibor(上海银行问同业拆放利率)相挂钩的定价新模式,同时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转变和加强贴现利率管理机制,从而推进票据市场的发展,为我国利率市场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邓莺 《金融与经济》2013,(5):64-65,83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2012年初,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要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训市场化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强风险定价能力。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贷款定价开展思考提出方略。  相似文献   

17.
18.
在利率体系中,其准利率处于关键地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式启动之前,理论界普遍将法定利率视为基准利率。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国债利率市场化属性的进一步确认,我们不能再用一种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基准利率去判断和评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资产价值,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为金融创新工具的开发、定价和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震宇 《西南金融》2009,(11):43-44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增强,农村信用社开始逐步建立定价管理运行机制。但农信社利率定价对利率市场化的适应性还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提高利率定价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逐步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及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村信用社“粗放式”的贷款利率定价已难以适应经营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对保定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分析贷款利率定价现状,找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