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1999年至2007年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分布情况的分析,初步探究了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空间分布情况的变化特点,着重分析了2007年武汉市在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空间分布"集中化"和"边缘化"的新特点.结论为,城市经济适用房的合理分布,能够避免"经济适用房阶层"的空间、心理隔离以及社会地位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2.
居住空间分异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住宅市场化的同时,中低收入人群与高收入人群的居住分异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突显出来。本文从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几个方面讨论了居住分异问题,并从土地规划,供给等几个角度探讨了解决的对策,以期实现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协调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区别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空间分异与共生的本质区别是,分异体现了城市居民在居住上的不平等,是支付能力极化和居民社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共生是一种理想的居住空间状态.通过对二者的居住空间内涵和形成过程进行区分,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启示是,要解决我国已经出现的空间分异问题要从其形成机理入手,并最终引导城市居住空间向共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化的社会环境里,逐渐形成农民工聚居区,这是居住空间分异的极端表现,往往会引起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变化。本文对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化、农民工居住空间演变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卓 《科技与企业》2014,(11):174-174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制度逐渐向商品化改革,同时伴随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城市社会空间出现分异现象,特别是居住空间分异十分明显。本文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对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比较、分析,明确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应对策略,为防止居住空间分异极端状况的出现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居住空间分异动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中西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动因不同.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因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同动因.  相似文献   

7.
对失地农民的集中安置模式虽然能够高效地推进安置工作,但其所引发的居住空间分异,却带来了城市内部新的"城乡"分裂以及城市居民与失地农民之间新的隔阂.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大混居、小聚居"的安置模式既能促进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的再构与生长,又能促使各群体共同生活背景的形成,加快失地农民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居住空间结构的合理程度,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整个城市效率的实现。居住空间变化的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了杭州市内具有一定规模住宅片区的信息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住宅片区的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及聚类分析,将杭州市居住空间分成主城区老式小区、经济适用房住区、城区中高档小区、新区中高档小区和新区中低档小区等五类。分别阐述了这五类居住空间的分布范围和特点,揭示正在不断演化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并归纳总结不同阶层区划化居住的特征,思考城市摆脱居住空间分异负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住区规划应对策略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针对当前我国大城市开始出现的不同收入阶层居住空间分异的趋势 ,从理论上分析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产生的机制 ,并对这一现象引发的社会效果进行了分析 ,从城市住区规划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朱静 《城市问题》2011,(4):55-60
随着城市扩展,空间性的社会实践场域的竞争加大,城市的居住空间随之进行了重组。系统地回顾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研究,力求在争论中厘清空间分异的若干形态;在综述中透析居住空间分异的结构与文化动力;在比较中阐释结构和文化解释的异趣及其关系。以期为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扩大的实证研究提供清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经历了逐渐分异的历史变迁过程.如果不对居住分异加以适当的调控就会出现居住空间极化与隔离问题.城市居住空间极化是社会不公正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城市政治经济转变与城市规划、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开发、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商品化是转型过程中城市居住分异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社会自组织力量、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是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浅析我国大都市区的社会分层与居住分异——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收入差距扩大也促使城市居民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迅速的分化。同时,近几年住宅商品化在全国各地的全面推行,使得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费水平和居住分布在空间上发生分离,导致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城市空间上的居住分异。  相似文献   

13.
户口、迁移与居住分异——以武汉为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程度很低.转型期间快速的城市化和住房的市场化导致了大量人口的迁移迁居,使原来相对均质的单位社区转变为多元的、异质的城市空间,各种新型社区如破旧的移民社区和富有的门禁社区也都应运而生.城市的居住分异日益明显,居住区位也日渐成为社会经济地位的标志.根据武汉市2000年人口普查0.1%按户抽样数据,将市区人口分为市内未迁居居民、市内迁居居民、市外永久移民和市外暂时移民,从户口、迁移迁居和居住的关系分析不同人群在城市中的居住区位及分异状况.与西方城市相比,武汉市区目前的居住分异和隔离程度不高,但各分区的居住隔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特定人群在城市某些区位的分畀隔离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各类人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立性.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此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在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过程中,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即:因地制宜建造打工楼、积极利用私有出租房屋、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扶持作用。形成了多种形式、多种成份、多种渠道的解决方法,使解决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从无序的自发的市场行为逐渐上升为有序的规范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外来农民工居住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问题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现实瓶颈。本文以问卷及访谈数据为基础,采用行为地理学方法,从频率、空间距离和方向、决策、效果等维度分析了北京外来农民工迁居特征,兼与西方城市家庭迁居进行比较。结论认为,农民工以务工为目的,受时间和预算约束大、信息渠道少、工作不稳定,迁居决策仓促,因而需要通过居住区位调整来破解约束并适应工作变动,结果上呈现出高频率、短距离、不充分的迁居特征,并且迁居前后居住状况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17.
非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其中胡同街区的居住条件较差,对此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有所成效,但难以解决居住问题。以2017年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选取北京市东城区青龙炮局胡同为例,通过调研基础建筑和人本数据,叠加专项行动揭示的违建数据,综合描述居住空间形态并分析街区、院落、家庭和居住空间形态的关系框架。从人本角度,探讨治理和提升非保护性胡同居住问题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8.
促进居住融和的保障性住房混合建设方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城市普遍出现了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在此过程中,保障性住房所采取的集中建设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为避免低收入群体过度集聚和与其他社会群体隔离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本文提出保障性住房应以促进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居住融和为目标,采用与普通商品住房混合建设的方式,并从土地供给、住宅设计和社区建设方面提出了保障性住房混合建设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演化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中国城市居住分异进行阶段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城市居住分异的特点,认为居住分异在空间上已经由大尺度的分异转向大尺度混合、中等尺度的分异,即在城市尤其大城市的内城或近郊区都呈现各类收入阶层居住社区混合现象,楼盘(小区)成为当今城市新的居住分异单元;同时,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演变与住房供给方式的发展、演变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人口普查等数据,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异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对于广义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外来人口与其他人群混居的程度略高,但接触可能性反而更低,外来人口活动空间的封闭程度和自服务特征更加显著。城乡结合部不同职业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概括而言,职位、技能较高和就业稳定性较强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居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的外来人口则自身群居性较强。10年间,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出现整体外移的同时也在向局部地区集聚,社会融合水平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外来人口作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空间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等应该成为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与治理改造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