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运用2005~2009年中国31省份服务业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原因、空间差异与变动趋势进行考察,并将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整体仍表现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落后,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中国及各区域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3-2017年间我国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行业异质性,文化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其次是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与零售业最低;三大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有明显的异质性,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主要依赖技术进步,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则受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共同制约;文化产业的三大子行业表现出不同的区域差异,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东部地区,文化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则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SFA模型评价我国区域物流业整体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物流产业TFP增长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TFP增长率相对较高,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了一定的收敛趋势。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市场化程度以及港口物流有助于提高我国区域物流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服务业FDI技术溢出的机制,接着利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3-2011年14个服务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测算,最后设定面板回归模型就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服务业技术进步在推动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各行业的异质性决定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有所不同;除房地产业外,服务业FDI确实存在着技术溢出效应,其显著地促进了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是非线性特征不明显;服务行业内部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最新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更加细化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分别利用OP和LP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二者进行匹配,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所带来的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制造业生产分割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效益。结果显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对于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国内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创新效应大于国外服务要素投入带来的溢出效应;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更明显;降低制造业投入成本、技术创新和溢出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制造业服务投入结构现状,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效应需要得到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碳交易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从产业集聚角度探讨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同时,阻碍了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且在高层级城市表现的更为明显。分行业看,制造业集聚在碳交易政策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中起到U型调节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及两业协同集聚均能加强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调节效应,且协同集聚的促进效应更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以及大规模城市中碳交易政策的促进效果更好。据此,为加强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本文提出要以技术进步与效率追赶双轮驱动为发展路径,建立城市间绿色发展的协作创新机制,重点加快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进程,继续扩大碳交易试点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率及其变化趋势。我们的分析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率在1980~2005年间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2%,其中技术进步率为4.2%,而相对技术效率则以每年1.9%的速度恶化;从地域上看,东部地区的生产率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要快于中、西部地区。在相对技术效率上,东部地区基本保持稳定,而中、西部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我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缩小农业生产地区差异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现有农业技术推广,遏制技术效率恶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碳交易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从产业集聚角度探讨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同时,阻碍了邻近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且在高层级城市表现的更为明显。分行业看,制造业集聚在碳交易政策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中起到U型调节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及两业协同集聚均能加强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调节效应,且协同集聚的促进效应更大。分地区看,东部地区以及大规模城市中碳交易政策的促进效果更好。据此,为加强碳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本文提出要以技术进步与效率追赶双轮驱动为发展路径,建立城市间绿色发展的协作创新机制,重点加快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进程,继续扩大碳交易试点范围。  相似文献   

9.
王兵  王丽 《南方经济》2010,28(11):3-19
本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方法测算了环境约束下中国1998--2007年各地区工业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和环境规制成本,并对影响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技术效率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并且技术效率越高的地区,环境管制成本越低;考虑环境因素后,中国各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降低,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环境约束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人均GRP、FDI、工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密度对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兵  杨华  朱宁 《南方经济》2011,29(10):12-26
本文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测度了中国31个省份1995-2008年的农业效率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影响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的农业无效率水平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产出无效率、役畜投入无效率和播种面积无效率是中国农业无效率的主要来源。1995-2008年中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5.58%,主要体现于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最高。农业从业人员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机械化的普及有利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效率,本文根据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使用面板数据,采用DEA 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04—2009年间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效率特征,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率和效率的改进两部分,并深入探讨内部主要行业增长效率特征。研究表明,河北省对技术的吸收利用能力较低,而技术的引进成为TFP增长的主要来源;从内部行业来看,传统行业中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具有明显增长优势,而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金融业发展滞后。通过研究找出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为各行业发展指明方向,为有关部门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电网行业的生产率受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使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以9家省电力公司为样本,对电网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间样本电网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3.2%,技术进步的贡献大于技术效率的贡献。技术效率指数表现不优是由于多数样本企业的实际规模与最佳规模之间的偏差较大。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电网企业生产率,关键是提升效率特别是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velop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model that allows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firms to have different pattern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over time. We apply our model to the Malaysian manufacturing sector to decompos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to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and technical progress for different plant size groups (e.g. large and small) in seven industries during 2000–2004. Our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echnical efficiency has worsened across all industries and plant‐size groups. In contrast, we find evidence of substantial technical progress in all industries. In fact, technical progress has been larger than technical efficiency deterioration in most industries and plant‐size groups, leading t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Our analysis identifies the industries and plant‐size groups that lag the most in terms of productivity, and thus have the greatest scope for policies that facilitate productivity growth.  相似文献   

14.
董伟  冯守平 《科技和产业》2010,10(8):1-6,28
以10个省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中东部经济发展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中部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要低于东部,中部对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依存度较大,但中部的效率变化值很大,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大于东部,中东部经济发展差异存在着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0—2016年广东省各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广东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高,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粤北与珠三角、粤西、粤东有较大差距;广东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值大于1,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所在。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注意技术效率,科学调整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科技资源经营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用DEA-BCC模型对我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煤炭效率进行测算,通过DEA-Malmquist指数对工业行业煤炭效率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使用聚类分析将全要素煤炭效率进行划分。结果表明:从2005年到2014年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煤炭效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煤炭生产率平均值为1.076,平均增长了7.6%,科技进步对其的贡献最大。不同的工业行业全要素煤炭生产率增长的原因是不一致的,因此要区别对待。同时全要素煤炭生产率低的行业多为耗能比较高、污染比较高的行业,全要素煤炭生产率高的行业多为耗能比较低、污染比较低的行业。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投入产出角度,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及其分解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2006-2011年间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较低,平均增长率仅为1.5%。增长的源泉主要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技术进步带来的效果。最后从不同类型新能源公司视角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新能源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Financial development might lead to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 we use the Malmquist index to measure China'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and its two components (i.e., efficiency change and technical progress). We find that China has recorded an increase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rom 1993 to 2001, and that productivity growth was mostly attributed to technical progress, rather than to improvement in efficiency. Moreover, using panel dataset covering 29 Chinese provinces over the period from 1993 to 2001 and applying the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 system estimation,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is period,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China's productivity growth, mainly through its favorable effect 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