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一、中华老字号是品牌集群 1.中华老字号,作为企业,它是众多企业中具有"特殊身份"的企业集群。所谓"特殊身份"主要是指,中华老字号这个名字,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老企业,也不是经过评选、评比授予的荣誉称号,而是依据它的建店年限及其他特定条件,  相似文献   

2.
明洁 《江苏商论》2007,(11):11-13
"中华老字号"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我国民族经济发展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2006年11月,商务部公布了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名单,由此可见国家对"老字号"企业的重视。本文对江苏省宁、苏、锡部分城市"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制约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江苏"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7,(6)
"中华老字号"是中国商业特有的称谓,成为中华民族商业文明的杰出代表,其发展却日渐式微。本研究对商务部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名单中的中华老字号官方微博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老字号官方微博的开通意识普遍不强,多数处在荒置状态。微博内容不仅传播单向性强,且轻视对发布内容的管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华老字号大都未意识到官方微博是企业传播体系中重要的品牌接触点,未意识到每一种媒介都担负着品牌传播的使命。结果同样表明,不同的微博内容,其影响力有显著差异。少数中华老字号企业借助微博的传播特性,提高了企业影响力,中华老字号企业新自媒体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河南老字号企业的经营现状与创新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老字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通常是指:有多年成功的经营经历;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良好声誉的商号;有自己开发的、专属的、消费者认可的原创产品和服务;品牌创立于1956年以前的民族企业。说起"中华老字号"我们通常会想起:品牌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商》2015,(29)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中华老字号面临着生存危机,众多的中华老字号走上了品牌延伸之路。对企业来说,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合适的品牌延伸能够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不合适的品牌延伸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本文从中华老字号的存在的问题、品牌延伸的动机以及当前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适合中华老字号品牌延伸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扬州谢馥春化妆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生产化妆品的企业之一,溯源于清朝道光年间(1830年)创立的谢馥春香粉铺,现为国有控股企业。企业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扬州东关街,集生产、旅游、购物和经营为一体。自2006年二次创业重新起步后,每年倍增发展。2006年被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和"全国300家重点保护品牌";2011年9月谢馥春"香、粉、油"制作技艺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8月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暨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表彰为"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7.
《国际广告》2009,(12):146-147
商务部:外资不得涉入“中华老字号”商务部即将对“中华老字号”的认证进行重新审定,外资一律不得入驻“中华老字号”。上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发生过多起外资恶意收购老字号品牌之后将品牌“雪藏”的事件。商务部作出这样的规定,可能是出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传统品牌的考虑。然而不少老字号企业认为,“老字号”是否能引入外资不应“一刀切”,外资对老字号的发扬光大曾有过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大家关注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问题,以江苏老字号企业研究为背景,主要从江苏老字号企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江苏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华老字号企业市场竞争活力逐渐降低,部分中华老字号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陷入经营困境.中华老字号企业当下的问题是需要激活全体员工的组织活力.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竞争的重要基础需要一个动态的过程,能够有效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组织活力.本文以北京同仁堂为例分析,中华老字号企业当前的绩效管理问题,引入阿米巴模...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老字号是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但如今许多老字号企业的经营发展却陷入了困境。本文通过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以全聚德为例,说明其品牌竞争力提升之路,供其他老字号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徐淼  郭鹏 《江苏商论》2011,(11):7-9
近年来,"中华老字号"品牌大量减少,绝大多数"老字号"在国内外新兴企业的冲击下举步维艰,趋于破产。品牌创新是振兴"老字号"的主要途径,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存同、求异,把继承传统精髓与不断锐意创新合起来,实现"老字号"品牌整体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题,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哈尔滨大众肉联集团有限公司运用系统创新理论,重新塑造哈尔滨肉联这个具有"中华老字号"特色的品牌,先后采取了全面退出国有,实施体制创新;全员缋效管理,实施管理创新;全面提档升级,实施技术创新;壮大基地源头,实施产业创新;扩大市场规模,实施营销创新;挖掘历史内涵.实施文化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措施,使"哈内联"这一老字号真正焕发了青春,迅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3.
寻踪天津“狗不理” 浅析百年老字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狗不理"改制前后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华老字号既要保留传统的精髓,又要勇于创新,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才能使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之路走得越稳越远。  相似文献   

14.
安惠民 《商场现代化》2012,(35):100-102
<正>一、两年来的工作近年来,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在中国商业联合会的领导下,在各地商务部门、老字号协会、老字号企业的支持下,尽其所能,一方面与社会一切关心老字号的组织、人士共同呼吁政府重视支持老字号,呼吁社会关注老字号,呼吁媒体宣传老字号,取得一定效果;一方面履行服务宗旨,反映企业诉求,努力去做有利于促进老字号发展的各项工作。比如,一是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地方政府、商务部门和老字号协会共同主办全国性的博览会、支持地方上办的区域性博览会,  相似文献   

15.
"中华老字号"虽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品牌内涵,但是目前大多数经营状况堪忧。"王老吉"作为老字号品牌营销中的典范,其产品创新、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强势的广告宣传、终端营销手段、成功的危机公关、企业间的精诚合作以及企业家卓越的领导才能,值得老字号企业学习和借鉴。老字号企业应积极实行联盟战略,利用好品牌租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产品创新和差异化定位,争取把"中华老字号"发扬光大,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9,(17)
10月25日,数十位中华老字号的掌门人齐聚故宫博物院,在"中华老字号文化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共同探讨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来自中国茶叶、寿仙谷医药、片仔癀药业、重庆登康、汾酒集团、东方国际、北京稻香村、卫岗乳业、广州医药集团、南京云锦研究所、兰州佛慈制药、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德州扒鸡、东阿阿胶、广誉远国药、恒顺醋业等企业代表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数字     
《华商》2011,(6):21-21
8家 湖南省新增8家“中华老字号” 湖南省商务厅于5月31日举行全省“中华老字号”企业座谈会,并向获得第二批“中华老字号”称号的8家企业授牌。目前湖南共有20家企业荣获了“中华老字号”的称号。  相似文献   

18.
魏雅华 《商界》2004,(4):30-31
今天的“中华老字号”与当年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华老字号”几乎毫无血缘关系,“南京冠生园”之死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中华老字号”面临的种种尴尬。“中华老字号”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9.
正广州市宝生园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下属全资企业,公司是以经营蜂产品、茶叶为主,集种养、加工、科研、贸易于一体的连锁经营企业。下设宝生园蜂产品厂、生茂泰茶厂、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拥有803间专业连锁店及蜂业合作社。属下2个品牌"宝生园"创办于1924年,"生茂泰"创办于1862年,是拥有"中华老字号"、"广东老字号"和"广州老字号"三料老字号品牌。公司先后被评为"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告》2010,(2):82-86
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建国初期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大约有16000家。涉及餐饮、医药、食品、零售、烟酒、服装等行业。1990年以来,由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多家。现在,即使这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也多数经营出现危机,其中70%经营十分困难,20%勉强维持经营,只有10%发展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