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等相关文件,现就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以下简称“企业”)有关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29日《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帷幕。全流通环境下,流通性的获得和同股同价两大转变,改变了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从而使并购重组市场产生深层次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刘涛 《商业科技》2014,(21):87-88
股权激励是解决股东层与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的有效方法之一。股权分置改革消除了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异,建立起股权平等的制度基础;监管机构颁布了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及配套文件,为股权激励在A股上市公司的大规模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引,实现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实践情况,上市公司及激励制度有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4.
第一节, 中国金融行业热点事件 一、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证券市场翘首以盼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5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从股东所有者结构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得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股权集中度高,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流动性低等特征.而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这些不合理特征正在逐步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6.
张天旺  杨洪娜 《消费导刊》2014,(10):229-230
自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实施以来,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股权相对集中和“一股独大”的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普遍存在,以及体制和监管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当前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的行为仍时有发生。本文对大股东如何利用自身权利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这一现象进行揭露,并针对此现象提出些许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29日随着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股市开始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然而由于财政部还没有出台任何与这次改革相关的会计处理的规定,因此会计处理相关问题引起会计界各方人士激烈的争论。本文通过探讨股权分置改革中给付对价的会计处理,提出我们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8.
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困扰我国A股市场近15年之久的最根本性制度缺陷正式破题;2005年9月12日,全面股改正式启动,目前正按每周20家左右的推进速度有条不紊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12月25日财政部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印发。股权分置的直接目的在于使非流通股取得流通权,即与流通股一样的上市交易地位,从而改良资本市场。这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涉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经济利益。但通过对股权分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分析,可以发现《规定》中会计处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股权分置的代价没有及时确认为企业整体资产和权益的减少,使非流通股持有企业所有者不能取得有用的会计信息。《规定》的会计处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股票市场在成立初期就产生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问题,流通股股东由于不具有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使得自身权益难以保障。因此,从2005年5月9日开始,中国开始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解决长久以来困扰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棘手问题。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有关税务问题处置得当与否是事关股权分置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资本利得税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12月25日财政部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印发。股权分置的直接目的在于使非流通股权得流通权,即与流通股一样的上市交易地位,从而改良资本市场。这不仅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涉及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经济利益。但通过对股权分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分析,可以发现《规定》中会计处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股权分置的代价没有及时确认为企业整体资产和权益的减少,使非流通股持有企业所有者不能取得有用的会计信息。《规定》的会计处理值得商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中所涉及到的支付现金、送股、缩股、扩股等对价支付行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笔者结合《暂行规定》,谈谈对股权分置的会计处理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白亚林 《商业会计》2006,(11):31-32
财政部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中所涉及到的支付现金、送股、缩股、扩股等对价支付行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笔者结合《暂行规定》,谈谈对股权分置的会计处理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限售股的存在是我国资本市场独有的一种现象,《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股权分置限售股的会计处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为进一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后的相关制度,《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67号)对限售解禁股转让所得征税,对长期以来模糊不清的股权转让税收问题进行了规范,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外经贸财会》2006,(1):61-63
为贯彻落实《园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市公司金融类国有股股东参与股权分王改革,保证股权分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上市公司金融类固有股股东参与股权分王改革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已经进行了近两年,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市场的很多制度尚在健全和完善之中。本文以上市公司华菱管线为例,从保护社会公众股股东利益的角度商榷股市的停开盘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导刊》2005,(12):38-39
证监会、国资委5月30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试点上市公司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维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采取有效措施,使改革方案具有广泛的股东基础。公众投资者要充分认识到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应当珍视自己的权利,积极参与股权分置改革。《意见》要求,要加快落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化解证券公司风险、扩大合规资金入市渠道、加强资本市场法制诚信建设等各项资本市场治本措施,形成改革的综合配套效应,协调推进股权分置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股权分置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股权分置问题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所形成的制度性缺陷.其结果是,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容易产生"一股独大"、甚至"一股独霸"现象,使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相似文献   

19.
按新闻发生时间顺序排列,当选的十大经济新闻是:一、房地产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措施。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提出了八条措施。5月11日,国办转发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6月1日,国家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短期炒作成本,遏制投机炒作。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有300多家上市公司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股改。中国股市即将进入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股东大会的权力事实上转移到了大股东手中,股东大会基本上体现了大股东的意志。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股份不能流通,其价值由每股净资产体现,大股东这种与中小流通股股东价值相背离的价值观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行为异化的根源。股权分置改革将使得大、小股东的财务冲突得到极大缓解,有利于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