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管新规及其配套制度,构建了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规则体系。产品净值化管理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规则,是推动资管业务回归本源、有序打破资管领域刚性兑付的基石。当前,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社会各界关于买者“自享收益、自担风险”的投资理念正在形成。为推动我国资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坚持资管新规基本方向,考虑宏观变量和市场承受力,继续有序推进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顺利实现资管行业转型升级,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中,资管产品已占据不可忽视的位置。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在新的监管框架下,资管业务转型在去通道、降杠杆、期限匹配、净值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21年是资管新规3年过渡期收官之年,保本理财产品实现清零,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多层嵌套现象得到改善,信托公司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已到达相对均衡的临界点,资管业务迈入规范发展新阶段。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也面临着部分产品打“擦边球”、净值化不彻底、存量产品难消化等后续问题。因此,应不断完善资管制度,合理调整底层资产配置,以净值化管理为核心提升机构资产管理能力,加大投资者教育建立对净值波动和风险承担的意识,有效处理资管业务过渡期结束后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要求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本文就信托产品的净值化管理进行分析,认为"资管新规"颠覆了信托业的传统业务模式,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信托产品实现净值化管理还面临着"非标产品估值+业务转型"的现实困难,下一步信托业要从合规经营、加强管理能力和提升投资者风险意识这三个层次优化业务环境,明晰责任边界。  相似文献   

4.
王丹  赵文 《甘肃金融》2023,(8):54-59+53
自“资管新规”出台以来,监管部门对刚性兑付的要求进行了调整,这对于资产管理行业尤其是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以2010—2019年期间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券为样本,采用公司债信用利差衡量其信用风险的方式,研究打破刚性兑付对公司债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非国有企业,打破刚性兑付对国有企业发行的公司债的信用风险影响更显著;相比于低信用评级主体,打破刚性兑付对高信用评级主体发行的公司债的信用风险影响更显著;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公司债信用风险有所提升,公司债的定价更为准确,效率变高,推动了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成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大助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票据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案例,结果显示:票据资产证券化中破产隔离存在法律障碍,会导致破产隔离无效;以银票和通过商票保贴、商票保证或商票保函形式由金融机构提供增信的商票为基础资产的票据资产证券化违反了资管新规中关于禁止刚性兑付的规定;票据资产证券化不仅没能改善资产的流动性还降低了收益率。对此,本文认为:融资性票据的放开和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是票据资产证券化的前提;条件具备后,商票资产证券化应是未来的重要品种,商票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于形成有效的定价中枢;票交所的建立有利于票据信息的集中,从而形成市场化的定价中枢,提升票据资产及其衍生产品的流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指导票据实务发展以及监管机构对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合理监管和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夕文 《北方金融》2023,(11):95-98
持续三年的“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收官,金融机构在2022年迎来净值化元年。在这一年里,金融机构根据“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运行“净值化”产品,努力营造良好的资产管理业务环境,但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某些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在2022年11月期间出现了市场净值低于理财产品初始净值的情况,被称为“破净”现象,由此进一步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本文以某中小商业银行为例进行分析,找到其问题所在,并从投资者教育、投研能力、资产配置及监管监督四个方面提出相应措施,为今后资管产品业务的蓬勃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2018年4月,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几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从政策上强化了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性要求,明确了统一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而信托行业在业务开展中长期扮演着"影子银行"的角色,资管新规的出台无疑对该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在强监管环境下,信托行业也需积极配合资管新规相关规定,立足自身发展优势,推进业务转型。  相似文献   

8.
资管新规落地一年多,在旧模式基础上野蛮生长的资管行业在资管新规的引导下,新生态正在逐步成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也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转型方向,适应行业新生态的发展。本文通过提出思想、组织、产品、投资、系统、考核、队伍转型七大转型策略,助推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站在新的起点上,顺应形势变革,打造价值创造新动能,实现稳步转型。  相似文献   

9.
截止今年2季度末,国内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9.45万亿元,相比于2009年初的1.22万亿元,短短四年半时间规模增长了近8倍,同业中规模仅次于银行业.然而高速发展的背后,兑付风险、经济下行压力、重点领域调控、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与挑战不断涌现,信托业高度增长的趋势也于今年二季度陡然停顿.本文以国内信托行业转型为出发点,对国内信托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信托行业的管理及泛资管阶段国内信托机构的转型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8年出台的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第19条明确规定了将哪几种情形视为“刚性兑付”及对存在刚性兑付情形的机构如何进行处置。从合同法和信托法的角度来说,现有法律法规和规章针对信托业刚性兑付存在“一刀切”的法律漏洞,而以强监管迅速解决信托刚性兑付多年遗留的问题绝非易事,亦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危机。资管新规对信托业刚性兑付带来了深层次影响,实践中应针对刚性兑付的不同情形限制性打破刚性兑付,由政府居中充当刚性兑付准入许可人的角色,合理引导信托资金朝资金需求方流动;完善受托人责任承担机制;健全信托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范畅 《河北金融》2020,(2):21-23,31
为了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督标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机构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为了确保金融机构能够顺畅调整资管业务,资管新规合理设置了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允许银行续发老产品逐步收回原来的资管业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过渡期内存量业务的清理压力。但是,过渡期的背后仍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给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有必要开展专项调研,提出发展与转型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进入了统一监管的新时代。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地方法人银行,由于在资金实力、系统建设、投研能力、客户培育等方面较全国性银行相对不足,资管新规出台一年来其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情况如何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地方法人银行为例,重点分析资管新政实施以来地方法人银行在流动性、投资配置、净值化转型、风控管理的发展状况,并对如何落实好资管新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影子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理财产品切入,基于2006-2016年我国上市银行理财数据,使用条件在险值(CoVaR)和边际期望损失(MES)模型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基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理财产品的风险溢出情况及其发行量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确实会带来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该效应主要来自于银行业务规模及自身风险,并主要通过理财产品业务的期限错配和刚性兑付进行传导。  相似文献   

14.
陆梨华 《时代金融》2014,(6):128+131
目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包括基金、信托、保险、银行以及券商资管产品在内的各式理财产品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本文分析目前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及券商资管业务的现状,在新政出台放松监管的背景下摸索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迅速成长。截至2016年底,资产管理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16万亿人民币。前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随着养老金入市等政策的放开,资产管理的金额会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效率也会在资管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显著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资管市场的规模及发展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资金来源、资产类别、资管机构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同时提出适当见解。  相似文献   

16.
2021年风雨兼程,中国金融业克服多重挑战和制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21年12月31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迎来过渡期结束,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告别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7月的炎热让人躁动不安,而购买了中诚信托“诚至金开2号”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们更是情绪波动不已,这一切都是为了7月25日到期日,这款产品的信托本金是否能按时兑付。  相似文献   

18.
理财产品业绩受市场波动影响加大,有可能与原有银行间风险传染机制共振、放大银行系统风险。基于此视角,本文将银行理财产品嵌入银行间风险传染模型,研究银行理财产品对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模型假定的条件下,考虑理财产品后,风险传染引发的平均损失增加28.76%。(2)如果考虑破产银行对理财产品的信息传染,平均损失进一步增加17.5%。(3)在投资者敏感性、资产非流动性较高时,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救助可以有效抑制风险传染;但冲击较大时,救助则会造成更大范围的风险传染。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凭借其资金、资源和渠道等优势,十年内从无到有、从粗放到规范,迅速发展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金融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制度红利消失、竞争日趋激烈、资金稀缺和金融需求多样化等问题,轻资本占用的资管业务势必成为其寻求发展转型、谋取差异优势、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重要突破口。资管业务正在深刻改变着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然而短时间内成长起来的银行资管业务在发展中还存在法律障碍、环境制约、管理混乱、创新不足、偏离本质等一系列主、客观问题,大资管时代下银行资管业务的发展转型亟需监管的规范和引导。从完善法制设计、培育金融市场、探究经营模式、加强监管协调、强化行业自律等角度,建立一套规范和引导银行资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监管制度安排,有助于引导银行资管业务成为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的新动力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相继颁布,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重大的变革。2019年,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作为一种全新的资产管理机构,因为体量大、背景深,对整个资管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理财子公司成立于行业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面临着经营模式转型、关系重新定位、人才系统欠缺、能力亟待提升等方面的挑战,但同时也有市场机遇、政策机遇和转型机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面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理财子公司要通过做好自身定位、打造合作共赢生态圈、建设三大体系、构筑四大基础,为客户和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