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迎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剖析红色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根据青年大学生网络环境下思想与行为的新呈现与新特征,借助现代传播学相关学理探寻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传播策略,强化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讲好当代红色文化传承故事。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的内涵特质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是有机统一的,是高校文化育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重要的理论基石。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既提升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又实现了红色文化的良好传承。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山西红色文化浓缩了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三晋大地上涌现的革命故事、英雄模范等丰富内容,凝聚成催人奋进的磅礴力量。将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职院校育人实践中,既增强了红色精神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带动作用,又延伸了红色文化内容的传播路径,以红色文化独有的精神魅力为学生“补钙壮骨”,引领高职院校学子在德技兼修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4.
地方红色文化主题作品对大学生思想工作有着政治思想引领功能、道德教育感化功能与人格品质塑造功能等三重功能。但从目前来看,在地方红色文艺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工作中存在地方红色文艺作品在高校传播力度不够、地方红色文艺作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地方红色文艺作品挖掘层次较浅的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如何优化地方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使其融入大学生思想工作当中,首先阐述其政治思想的引领性的重要,进而分析融入过程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参考策略:打造红色文艺精品,服务学生为中心导向;拓宽作品教育运用,实施多方举措融合;创新作品融合模式,丰富教育宣传模式。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不高,且根据学校、专业、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存在差异性和不均衡性。高校应提高在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传播的关注程度,帮助大学生提高红色文化素养,借助数字网络优化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环境,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双重视角提升高校大学生群体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价值指引和行为示范作用,增强革命文化认同能够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然而调研数据显示,当前高职学生对革命文化认同存在深度认知欠缺、部分学生情感认同仍偏弱、知行存在脱节的现象。为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方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帮助大学生由点及面地学习革命文化;不断创新革命文化教育形式,引导大学生在亲切感中喜欢革命文化;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实践,带领大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感受革命文化,增进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现和挖掘有代表性的地方优秀文化,并努力将其转化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实施"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调研常州高职园区5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建设经验,研究地方文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培育校园文化精神、营造特色人文环境、创新文化育人载体、拓展文化传承思路、提高文化传播效果等方面,提出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改变着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的环境,进而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文化认同的构建。新媒体技术发展对提升大学生的主流文化认同提供良好契机和严峻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转换和创新主流文化的文本体系,增强主流文化的说服力;二是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识别力。  相似文献   

9.
探索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让大学生能够在更好的平台上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对于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质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向着专业化、常态化方向迈进,进一步壮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筑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充分发挥课堂实践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课外校内实践教学氛围;积极构建红色实践基地,广泛利用校外实践教学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文化作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新型载体,具有隐蔽性、娱乐性、生活性等特征,其全新的意识形态传播生态,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消费主义文化通过器物层次、组织层次、价值观层次由浅至深地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新型的意识形态渗透,可以思考总结消费主义文化的弥散化传播带来的问题与启示,引导大学生形成内在的文化自觉,建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文化场域,来消解消费主义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现已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的主力军,他们成长的背景决定了这一群体的社会认同将呈现全新的特点,培养“90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与公民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与要点。“90后”大学生价值认同形成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具有显著特点,要结合公民意识养成的基本策略,端正志愿服务动机,以思想政治教育动能引导服务内容,科学设计服务计划,加强系统化管理的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是高职院校提高“四史”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突破口。针对地方红色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高职院校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加强“四史”教育的路径。建议高职院校积极挖掘地方红色资源的深层历史内涵,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红色资源在“四史”育人中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体育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这是目前高校教育的核心目标。红色文化思想鲜明、功能独特,对拓展当代体育类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体育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做好红色文化教育,就必须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教育保障制度;创造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条件,深化红色文化开发机制;建立科学协调机制,为利用红色文化拓展体育类大学生素质创造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响应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区域文化资源为重要载体,发挥地方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整合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并指导其创业实践,以实现区域文化的传承,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志愿服务也呈现出多样形态。习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社区工作是具体的,摸准居民群众各种需求,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这就对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本文立足国情,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优势入手,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方针政策,颇有新意地指出了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存在的文化意识,从文化的角度体现了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性,为构建新型和谐社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志愿文化建设是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有效路径。志愿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受到高校自身文化、机制以及志愿者队伍自身素质的影响,需要从高校自身文化建设,借助学工平台、借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高校志愿文化建设机制建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地方红色文化具有与众不同的教育价值,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淮安作为江苏红色文化的基础,在淮安地区形成的红色革命精神记录了淮安人民不畏艰难、英勇斗争的革命历程。在高职院校传承弘扬淮安红色基因是一项系统化的协同育人工程。需要认清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融入的现状,把握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融入的内容,创新高职院校红色基因传承融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重要基石。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培育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者,在提升师生文化自信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现状,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传承的有效策略,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有效发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阵地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